农村小学美术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2020-09-10 12:24王斌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持久性美育农村小学

王斌

摘要: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首先应该从小抓起,从课堂抓起,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兴趣,并结合农村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联系,并利用直观教学加强美术兴趣的持久性。本文试从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兴趣培养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育;兴趣;培养;持久性

美术教育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将来的生活或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许多美术教師都是兼职的非专业教师,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1 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培养其用画画表达描述的能力,激发其热情。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教学所需要的效果。

1.1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自己的思维,不要妄加否定打击。

1.2 给学生创作自由,多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些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养过的小动物,讲讲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用心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范画。但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循序渐进。另外学生的兴趣性往往没有持久性,在过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便会持下降趋势,作为美术教师这时便要在兴趣的持久保持上多下功夫。多用积极的态度肯定表扬学生,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有自信,那么学生的兴趣和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也自然随之高涨。

2 结合农村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2.1 根据学生掌握的学习经验,灵活运用教材

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经验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环境所积累的经验是学生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又不了解,那么学生在进入新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茫然,也就更谈不上兴趣,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什么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好教材。

2.2 根据“教学装备”的条件,适当调整教材与教法

“教学装备”这里是指教师实施教学的硬件装备、资料和学生学习所需的工具教材,是制约实施教学手段和完成教学任务的瓶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教”和“学”的装备,必须考虑到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装备”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更便于教学手段的实施,使美术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农村教师我们都知道,课本上的有些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本是无法实施的,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会做些调整。

2.3 灵活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农村我们没有许多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但农村的自然风貌、人文文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民间工艺美术品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为受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苏教版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墙》,农村学生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让他们更多观察农村生活中各种有时间沉淀感觉的墙,课上由老师引导,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然在设计和应用课程中的动手课,更可以鼓励学生用其他的综合材料来表现,同时又培养了创新能力。这就迎合了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上,而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

3 密切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维持兴趣的持久性

美术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象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象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教育。另外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五年级下册《弯弯的小路》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从而更好的理解透视规律来完成美术作品。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特别是欣赏课更加体现了媒体介入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欣赏了大师们的作品,从而产生共鸣。

4 总结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和欣赏能力。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而现在许多学校没有遵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规律来开展日常教学行为,仍然只重视对成绩的追求,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小学,更应该全力创设有利条件注重培养孩子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教育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朝华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持久性美育农村小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钢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研究
浅议城市照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美育教师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组织身份:概念、测量及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