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
摘 要:“史料实证”素养是指让学生对获得的史料进行分析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将史料植入导入、授课和反思环节,能够让学生持续性地对史料进行分析,从而落实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核心素养
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指出了“史料实证”的要求,既指向历史课程的教育诉求,也指向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植入史料,能够让学生通过论证的方式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得出历史结论,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所以,在目前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史料的使用,基于恰当的史料,丰富学生的历史信息,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不断追逐真相中,摸索历史规律,强化历史意识。
一、植入导入环节,点燃学生兴致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端,在导入中,教师会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认知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注意力从课下的娱乐项目转移到课堂中,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而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动力,所以,在创建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悬疑性的史料资源,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便主动透过这些史料的分析,自主将目光放在课堂上,产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使用图片史料,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主动性。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张《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你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吗?它的产生对后世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呢?”等问题,迅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纷纷猜测这本书的名字。随后,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猜测出这本书的名字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其他《共产党宣言》的版本,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本书流传的广泛性。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你是否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呢?”的问题,让学生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引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题目,完成导入的目的。
显而易见,当教师使用图片等史料资源开展导入环节时,教师能够基于图片向学生进行设疑,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对这些图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辨别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历史课堂,奠定学习的基础。
二、植入教授环节,活跃教育氛围
课堂教授环节一般由多种多样的活动进行组成,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逐步完成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当教师将史料资源植入教授环节,并组织学生围绕史料开展辨析和讨论时,能够有效地彰显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知识认知经验,完成对史料的分析,发展史料实证的素养。同时,自由围绕史料讨论的过程,也能够塑造历史课堂中的自由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以便更加确切地掌握课堂中的话语权。
以《古代的经济政策》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开展合作活动的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植入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我国的土地制度。在开展教学任务中,教师先为学生出示《诗经》和《礼记·王制》等文字史料,并让学生结合这些史料当中反应的内容,进行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归纳。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结构开展归纳活动,使得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由讨论时,能够逐步基于文字史料中的内容,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整理,加强对古代土地制度的认知。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其他的史料资源告知他人,从而佐证自己的归纳成果,让学生在丰富历史信息的同时,完成对历史课程的学习。
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授课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入史料资源,能够填充活动中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从而在针对史料进行分析后,提升学习的效能。
三、植入反思环节,深化学生认知
教育反思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环节,有效的反思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当历史教师在教育反思的环节中引入史料资源,能够检验学生对历史课程中知识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基于自身的历史知识经验进行史料的分析中,进一步发展综合素质。所以,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也应当在反思环节中重视史料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的分析来完成反思,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比如,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1972年国务院批准香港招商局在大陆建立出口加工工业区的史料引入课堂中,并让学生分析创建这一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在学生针对这一史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历程等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效果。随后,教师对学生分析的成果进行验收,从而基于学生的回答,认识到学生对本节课历史知识认知上存在的問题,在对学生进行弥补中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可见,当教师在反思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史料时,学生能够整合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史料的分析,真正地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分析中检验自己对历史课堂中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在弥补中提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史料的植入是符合历史学科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历史课堂中,当教师根据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融入史料资源时,学生能够基于史料产生认知的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所以,在之后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继续为史料找准课堂的切入点,让史料在与历史课程相融合中,提升学习的实效。
课题编号:RGSwkt19036
参考文献
[1]苗李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53.
[2]樊颖.史学前沿进课堂——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初探[J].高考,2020(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