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捷
摘 要: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中西文化方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明显不同。从文化观层次看,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政府和市场观差别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本文从中西方不同文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中,研究如何处理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并提出从政府和市场的“和”与“合”,“为公”的社会组织,政府运行体制机制的量才修身几个方面来实现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赢共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政府与市场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西文化;意识形态;政府市场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38-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话语对二语学习者阅读能力影响机制研究”(JS2015AJRW0264)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政府和市场相互交融,并对两者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下政府和市场观原本是世界两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两者的碰撞与交汇愈发明显。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观视角出发,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以找到处理当代政府与市场关系内生性依据,为推动我国政府與市场关系治理现代化提供文化滋养和理论支撑。
一、西方文化观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一)个人至上说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是首要和受到人们首肯的价值观念[2]。 在他们看来,人不是被动接受改造的客体,而是主动、能动发展着的主体,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些主张充分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对“人的独特个性、生命和本能”[3]进行强调。人作为认知主体,只有具备独立性和思想性,才能受到关注和尊重。
自由主义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几百年来一直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将传统的自由主义推向极端化,对政府干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了批判,并认为政治和经济生活都应该体现个人自由和个人创造性。政府是由公民立约建立,其职能仅限与对公民的保护[4]。而个人权利是天赋的,政府无权剥夺。同样,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虽然认为市场经济是不稳定的,但相信市场的有效性,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创新、专业研发的作用,表现为创造性毁灭和技术更替,包含着中长期的波动和结构性变化,类似有机体不断演化,而政府未必比市场更有效率,政府干预市场运行可能会解决部分问题,但会产生新的问题,并最终影响市场的运行与发挥作用。
(二)自由与市场经济
作为一种交换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平等交换为基础。交换活动的各方必须是自由独立的个人或团体,从而可以在追逐利润的前提下,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人本主义思想中的自由、个人权利、能动创造和追求自我实现等成为市场经济的思想前提。市场经济强调人的主体性,要求人享有独立自主、自由选择的权力。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根据市场行情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参与竞争,优胜劣汰[5]。只有这样,市场主体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形成公平、公正、有益的竞争环境,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新自由主义从实现自由的角度,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其认为政府虽然必不可少,但是不应成为社会的主宰。政府会过度束缚个体自由,计划经济会造成国家权利的过度集中,人民无法享受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要求经济自由,让个人自由地从事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家对经济生活过多干涉最终会损害公民的自由,而在市场安排中的自由会对社会的政治自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限政府论
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是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虽然政府存在有所必要,但不应让政府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宰。据此,自由主义者提出最小意义上政府理论,指引个人对万能的政府保持警惕。他们认为政府只需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只能充当“守夜人”角色,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听凭市场机制潮起潮落。市场竞争通过价格机制,自然会将资源配置到最优状态。同时,由于市场存在外部性,即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才能进行必要的适当干预。自由主义主张保留一个最低限度的小政府,这种政府的职责仅限于维护内部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并严格区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这种思想从产生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于政府职能的论题上。关注的是限制国家政府行动的范围,使政府对其行为作出解释,给出合法性依据,并对自身的行为负责任。
新古典经济学接受斯密定理中政府作为“守夜人”的作用,把市场供求平衡、价格体系作为微观经济运行的基础。从方法论上说,均衡经济学抽象掉了政府与市场等因素的互动过程,关注于建立理想市场、完全竞争和优化行为的均衡模型,认为供求平衡具有自我修复的机制,并发展成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完全理想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是稳定的,这一理论可以描述理想状态下经济的静态微观运行过程。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证明了这一均衡是帕累托最优,即市场是有效的,并通过初始的资源配置后,“看不见的手”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流行的科斯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核心观点是明晰产权,通过价格信号和市场交易制度,最终市场会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实际上,新古典理论框架不但需要完全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还需要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等前提条件,可以近似描述工业化以前接近静态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无法描述我国文化观下政府与市场关系。
凯恩斯经济学提出了“有效需求”概念,试图扩大政府作用空间,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不存在利用所有储蓄而保持某个足够程度有效需求以确保充分投资的自动机制,政府应该降低利率、扩大财政赤字,以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投资中发挥直接作用,这意味着政府职能在经济领域的大范围延伸。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投资是以私人企业为主导,凯恩斯大幅扩张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其经济基本制度本质上是矛盾的,其思想是革命性的,但实际上与西方主流文化不相容。
二、中国文化观下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现代大儒梁漱溟认为,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6]。这源自于中国哲人对伦理问题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在他们看来,伦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密不可分。在社会价值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里居核心地位的一些道德原则与社会规范一直影响至今,并因适应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一)集体主义观
在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关系上,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这源于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本位以及家国一体制。中国文化通过“公”“私”这一对范畴来表现[7]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及宋明理学中“公私之辩”和“破私立公”着眼的都是个体与群体社会的根本关系,即以群体为本位,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儒家和墨家的思想成分中的“天下大同”“人人皆公”也反映了古人对“为公”的肯定与赞美。这和西方文化中私有观念基础上滋养的个人主义观念完全不同,反映的是一种大公无私、先己后人的集体主义的伦理思维。这种群体本位的价值观,有利于减少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膨胀,维护集体、社会的团结,促进人民群众追求群体和谐、稳定的文化心理。
在传统集体观关照下,中国政府一直注重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具有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悠久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政府观。历史上比较繁荣昌盛的朝代都与强势有为的执政集团相关,而如果执政集团不强势有为,国家就会走向衰败和分裂。近代以来,我国任何一个政府的合法性除来源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外,还在于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并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基础上,争取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权,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是陷入西方话语“陷阱”,以一人一票和“选举制”为合法性前提。因此,与西方部分利益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全体人民利益,通过选贤任能的制度安排,是一种相对强势、有为的政治力量,本质上是我国源远流长的统一执政集团在工业经济赶超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中,党的作用是“领导核心”,负责“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决定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在党的领导下,政府起着核心和领导作用,并通过把经济发展指标列为评价官员和各方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有效激励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择务而治”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注重于实用效果,充满了务实精神。在先秦诸派中,墨学“尚贤”“兼爱”等主张,对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提出了建构方略,体现了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科学精神。基于对理性思辨和实践的重视,以上述十论为中心,墨子提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8]
“择务而治”是对提升国家治理统筹能力的理性认知,突出和强调了治理国家应从实际情况入手,在处理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问题。多数情况下,国家治理并非简单应对单一治理困境。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就需要统筹处理好整体与专项治理,宏观政策与具体政策的关系[9]。可以看出,墨家的治国思路便是应当基于国家实际情况进行统筹治理。这也是现代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依据。
“择务而治”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实事求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脉相承。在对市场经济的目标和实现路径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虽然西方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对我们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中国自身的国情决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认为现实必须适应理论的教条观点,而是审慎对待试错的成本,从“试验”开始,研究制定“试验”方案,在明确底线思维的前提下,进行小范围试点,并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后,再进行大范围推广,这种“小步快跑”和“快速迭代”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试错”的过程,难免也会出现失误,但“实践理性”类似工程建设中的模拟试验和工业品生产中试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纠偏机制,从整体上避免了休克疗法、私有化、经济自由化陷阱。
(三)合和观
“合和”是中华文化观念系统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体系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和谐”“贵和”的观念。在伦理道德层面上,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论语》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做人原则,表现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在治国方略上,儒家推崇“仁政”,倡导施恩泽与民,“政通人和”即是国家治理上追求的最高理想。墨家的“兼爱”主张构建了墨家治国在文化领域的方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道家推崇“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哲学,反映了道家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为最终的形上学追求。儒家、道家和墨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原始最终极的根据,其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社会的整体和谐,强调矛盾事物中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使社会安定团结,建立良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秩序。
三、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赢共荣
(一)政府和市场的“和”与“合”
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应用西方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理想的市场经济应是同质的,并存在稳定的均衡最优状态,甚至把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最终的理想目标是市场完全取代政府进行资源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其实,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的问题在于,国家和市场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如何进行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分工,才能确保市场在竞争和激励作用下成为有效市场;即使在需要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如何与市场进行互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二)“为公”的社会组织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企沟通存在客观的困难,这就是相对有限的政府资源,如何与无数分散、处于瞬息万变市场环境中的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的问题。实际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大量的社会组织,充当政府和企业,即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沟通的桥梁和中介。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需要在政府和企业间建立一个具有强大沟通能力的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非政府组织等,为双方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一方面,社会组织更了解企业的情况,更方便把企业的诉求集中起来向政府反馈,帮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经济长远、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不是政府,而是依据法律成立的社团法人组织,因而能够在政府目标和企业利益诉求之间更好地進行平衡和协调。并且,社会组织大多实行行业自律,实现自我管理,既能规范自身的行为,也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符合国际上的发展方向。
(三)政府运行体制机制的量才修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造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政府内部落实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机构职能权限及程序责任的透明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府运作体系。在5G时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快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减少不同级别、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明确政策预期,避免给市场不确定政策信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与西方文化观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小政府”,自由放任主义文化传统截然不同,自秦汉以来中国文化观下政府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在中国文化观下,政府显然不是越小越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有为、有效。但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发挥作用要以尊重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作为前提,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也是我国政府未来的转型的方向。着眼于中西方文化观的视角,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将对我们揭示我国政府和市场关系变化的内在逻辑,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体系做出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秦彦士.墨子与墨家学派[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2]张来仪.关于西方文化与中国市场经济关系的断想[J].发展,1998(3):16-17.
[3]黄见德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6.
[4]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简新华,余江.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吗?——兼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J].经济研究,2016(12):6.
[6]柴文华,赵菲菲.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中西文化观[J].江淮论坛,2019(5):32-36.
[7]张玉存.中国古代“为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集体观之比较[J].理论学刊,2002(6):113-115.
[8]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475.
[9]金小方.墨家治国理念与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J].河南社会科学,2016(6):78-83.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