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柳明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实验共选取了110例实验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所有患者经临床CT、MRI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均明确为急性脑梗死,在实验患者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出血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效果
【中圖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前言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具有较大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旦发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可以实施溶栓治疗的措施,其预后效果也比较理想。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110例实验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所有患者经临床CT、MRI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均明确为急性脑梗死,在实验患者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55例。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8例和27例,年龄区间49~75岁,平均年龄为(53.72±1.43)岁;观察组55例患者中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0例和25例,年龄区间48~76岁,平均年龄为(58.41±2.1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实验对比。
1.2方法
1.2.1溶栓方法
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肺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的治疗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支持疗法,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使用剂量为50㎎,需在2小时内滴完。同时,在静脉溶栓过程中,需要每隔4个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当APTT的值低于80秒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抗凝治疗。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溶栓后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即包括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溶栓前:溶栓前需要将溶栓的目的、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告知给患者,获取患者的配合,并指导患者做好溶栓前的准备措施,以确保溶栓的顺利进行。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将其中一条作为溶栓的专用通道。
溶栓中:在进行静脉溶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标准进行操作,将滴注速度调节至规定范围内,并全程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和心肌酶、肌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需要观察患者在溶栓期间是否有出血倾向[1]。
溶栓后:指导患者在溶栓后进行适当的休息,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严格记录溶栓后24小时内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入量变化情况,并对溶栓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避免患者在溶栓后出现再次梗死。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溶栓预后情况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处理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实验结果使用t值和x2值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7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之一,主要是通过与纤维蛋白的结合来起到溶栓的作用,与第一代溶栓药物相比较,阿替普酶的安全性更高,能够降低患者在溶栓后出现出血的发生率,且该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更高,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2]。但是,在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时会对机体的循环血液系统造成影响,存在一定的出血几率,所以在溶栓时需要做好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实现更加规范、全面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在溶栓治疗后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住院时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在溶栓后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溶栓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杜艳丽,陈霞,韩宗利. 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88-90.
[2]方海霞. 临床护理路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6):226-228.
作者单位: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