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对其焦虑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

2020-09-10 03:24:49王红川王银萍廖玲英秦艳玲
康颐 2020年5期
关键词:颅脑外伤优质护理服务

王红川 王银萍 廖玲英 秦艳玲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对其焦虑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内,我院颅脑外伤患者共50例,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每组各25例,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颅脑外伤;焦虑评分;生活能力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前言

临床中,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其发病机制主要受外界暴力直接所致,主要包括颅骨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颅内组织损伤等,而随着患者病情的持续发展,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就此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情况重点探讨,正文内容叙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筛选自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共50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受伤原因主要有:重物砸伤13例,高处坠落15例,车祸16例,跌伤6例。

对照组(25例)男:女=16:9例,年龄在22~58岁,平均年龄(40±1.20)岁。

观察组(25例)男:女=18:7例,年龄在24~60岁,平均年龄(42±1.26)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外伤的诊断,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数据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急诊阶段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了解面对突发情况或身体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问题;若患者有脉搏细弱、血压持续降低等症状,则表示患者肾脏有严重的损伤,应及时检查并诊断;若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应观察其有无脑病先兆,确定瞳孔变化情况,如果患者的单侧瞳孔或双侧瞳孔未有光放射现象,但出现针尖状缩小,意识有障碍等现象,将其确定为早期脑病,应及时处理。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導,稳定好情绪,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意识恢复阶段护理:①患者由昏迷转至苏醒期间,其处在高敏状态,一点点的刺激或是生理上的不适均会产生躁动。因而,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一个治疗环境。②加强基础护理。医护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和清洁,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正常;及时更换患者衣物、床单被褥等,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多用温水擦拭身体,从而避免压疮发生。③长期昏迷的患者,其吞咽、咳痰等功能的反射程度均呈现减弱状态,加剧分泌物阻塞气道风险,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气道管理,吸痰同时进行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等治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④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依据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工作特点等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通过讲解疾病相关治疗措施、预后效果,例举成功案例等方式,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此外,相关医护人员可多询问患者所需,及时解决,让患者在这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关爱。

病情稳定阶段:待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后,会出现不同程度语言、肢体功能等障碍,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回复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逐项写在实行的卡片上,放置其床头位置,帮助患者完成训练项目,并逐项登记,医师依据患者训练的情况逐次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焦虑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

焦虑评分判定标准:采用焦虑自评定量表(SAS),临界值在5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焦虑的情况越重。

生活能力评分判定标准:采用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穿衣、如厕、修饰等内容,分数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ADL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SA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颅脑外伤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情复杂多样,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休克等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征[3]。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易诱发患者脑血流灌注不足,继而产生继发性脑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坚持以人性化护理作为准则,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在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充分感受到重视和尊重,有效提升护理的效果。本文护理中,通过对患者急诊、意识恢复和病情稳定这三个阶段内,实施具体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内容,减少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生活质量[4]。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肯定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俊杰. 优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探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6(1):144-145.

[2]姚小红, 石焕阶.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06):778-779.

[3]洪瑞莲. 院前优质急救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24):3870-3873.

[4]高玉娟. 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6):240-241.

作者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A区,四川南充  637000

猜你喜欢
颅脑外伤优质护理服务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29:49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李荣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9:34
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8:47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意外妊娠的影响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6:06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8期)2016-10-28 23:04:24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