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帆
摘要: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环境及氛围是重要因素之一,可称之为教學的“场”。场的经营,我们的策略是变无政府主义为思想赋能,引入学习共同体理论和互联网思维,为教学插上思想的翅膀。
关键词:等距离的爱;自主学习;互帮互助
传统课堂教师高高在上,可是孩子们的感受如何?你关注过吗?有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答案“正中下怀”,使得教学过程异常顺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生了真实的学习?经常在一些赛课现场,看到孩子们在热闹讨论,听课老师感觉课堂气氛挺好,可是孩子们真的在深入交流吗?
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实验,在营造教学环境及氛围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这就是“走下来”、“慢下来”和“静下来”。与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研究的学习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
1 U型座位
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给弟子传道授惑时就采取U型座位排列。现在,我们废除了秧田式座位,将座位按U字形排成三大部分,U字开口面对讲台。表面上看这是座位形式的变化,实质上是教学形态及教学文化的变革,目的在于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倾听、对话与合作。U型座位,不是一种固定的座位形式,会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2 走下来,给你“等距离的爱”
教师站在教室中央,改变以往站在讲台上权威地讲授和监控的局面。U型座位的中间通道也是教师的“高速通道”,便于快速出现在需要指导的学生面前,为协同学习做个别指导。而当学生发言时,老师站在学生的斜对面,而不是对面。这样不仅增强了交往深度,更能催生“等距离的爱”。
3 慢下来,才能真正搅动学生的思维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预留与所提问题的难度相匹配的候答时间,待学生在短暂思考后得出更丰富的逻辑、更深刻的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而是多运用“二次开发式”的追问和“踢足球”式的回问与转问,扩大课堂参与面,即使学生有短暂沉默,教师也给予适度的等待或引导启发,营造润泽安全的课堂环境。
画面一:你能给凌乱的图形分类吗?
教师出示问题后不着急让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学具大胆尝试操作。
学生朱某,首先通过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开始探究。探究过程中有疑惑:为什么我的做法和别人的不一样?于是向旁边的同学请教,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最终明白了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有多种分类方法。
画面二:怎样摆放图形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哪种图形多?哪种图形少?
教师巡视发现有不少学生遇到了困难,并不急于全班发表,而是鼓励大家主动求助同学。
朱某不明白学习要求,主动向同桌请教,同桌也不清楚,继续请教下一个同学,直到弄清楚为止。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主动帮助同桌,最终大家一起进步。
本节课教师以问题驱动,创设了和谐的协同学习环境,让课堂“静下来”,给学生创造小组内同伴互助的机会。
曾经,笔者参加课堂教学评比,执教《认识人民币》荣获一等奖,评委评价教师上课有激情,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一节难得的好课!如今,投身教学变革的洪流,再次执教《认识人民币》,但教学设计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授环节
曾经: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让学生逐一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基本上是优生抢到发言的机会,学生回答很合老师“心意”。
如今: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学,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遇到不认识的人民币,向同学求助,和同学说一说,你怎样认人民币的?
曾经,学生全班性的公共发表较多,学习貌似积极性很高,实际上认真思考的学生少。如今,学生协同学习时用一级音量交流,课堂安静有序,每个孩子基本上都参与学习活动。
拓展运用
曾经:教师当售货员,邀请个别学生上台购物,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得到老师的邀请上台购物。
如今:模拟超市购物活动,一部分学生当商场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顾客购物,活动过程中,适时交换角色。
曾经,课堂很热闹,好像气氛很好,实际上能参与购物活动的学生少。如今,购物活动秩序井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在真实发生。
相同的课题,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带给学生什么呢?曾经,教师“戏份”很多,课堂热闹,看似气氛很好,实际上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大多是优生,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如今,课堂“静下来”了,教师把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创造亲历探究与协同的机会。
在培育深度课堂的道路上,“走下来”,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教师会有很多惊喜;“慢下来”,给孩子们创设充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会看到许多精彩生成;“静下来”,让孩子们亲历探究与协同,教师会收获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黄丹.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J].西南大学,2016.
[2] 王勇.小学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初探[J].教育,2015(02).
[3] 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