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凤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面临着教材固化、学生不重视等各种困境,而解决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创新。具体来说,高中美术教学的创新,可以从明确教学原则、扩展教学视野、实现多元化教学形式等方面来进行。本文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美术教学创新的对策作了分析,阐述了美育功能与审美视野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创新
素质教育改革如一缕春风,吹淡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硬性、呆板的气息,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工作稍有起色,但前景不甚明朗,依旧存在难以根除的“残留症结”,制约了高中美术课程的发展步伐。总的来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处于一条向前迈进的道路上,但路途中无处不在的阻碍,使得教学工作的面临着重重考验。
1 现状分析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的现状,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唯有从现状出发,才能发现问题,找出方向。具体来说,高中美术课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美术教学的课程目标如何落实于课堂?如何与其他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尚未能得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在高考压力下,很多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置在备考科目上,而忽视了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够,画笔、画板、颜料等基本作画工具短缺,这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题。不少学生都将美术课视为一门“放松课”,对美术的认识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而未能深入到这种艺术形式的内涵之中。由于各方都没有给予美术课程足够的重视,美术教学工作极易陷入“形式化”的怪圈,难以彰显其教育职能。
1.2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艺术是一块没有疆域的畅想世界,任何限制都会使得艺术本身丧失纯粹性。然而,高中美术教学却总是受到教材的束缚,成为“照本宣科”的典范。教材成为模仿的“范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之中。事实上,高中美术教材的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囊括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内容,很容易与学生的接受心态相偏离。再加上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探究精神,美术教学形式往往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一对多”的格局,这样就造成了高中美术教学工作“一潭死水”的困境。
1.3 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师生之间的交流并非“灌输知识”的过程。一味地将教学内容“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甚至还有可能触发他们的消极抵触心理。高中美术课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为缺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美术教学便成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单向行为,其教学成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当教师成为教学互动中的主导角色,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能力便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教师不能切实地了解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状态,所规划出的教学设计自然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值,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创新对策
針对种种现实问题,高中美术课程亟待找寻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创新是一切事物谋求发展的动力,是扭转颓势、奔向未来的一条“康庄大道”。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若想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就必须要用创新性的思维来规划对策,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调动起一切协调因素,让美术课程得以继续扬帆前行。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创新行径,以期能促动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发展。
2.1 重申美术教育的美育职能,明确教学原则
观念总是要走在行动的前一步,成为行动的“灯塔”。让高中美术课程置于混沌之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对美术教育职能认知不清,以至于未能发扬出美术课程的教学意义。事实上,美术课程不仅仅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美术基础知识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美、接近美、认识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素质。明确了高中美术教学的方向之后,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美育”这一核心目标。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将“美育”精神纳入到各项基本教学进程之中,彰显出美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基本原则的指引下,高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群体特征等现实因素,一步步规划教学流程,致力于创建一个宽松有度、和谐有序的美术学习氛围。此外,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大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关注力度,为美术教学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培养一支专业的美术教育人才队伍,力图让高中美术教学达到软、硬件兼修的良好状态。
2.2 扩展教学视野,重视美术鉴赏教学
高中美术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之中,而要扩展到更为宽广的区域。
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千万不可忽视鉴赏教学这一部分。鉴赏是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们的审美心态和价值取向。因此,高中美术课程应当重视鉴赏教学,多给予学生们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规划出一定时间,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评论。如展现伦勃朗画派的一些作品,就可以在鉴赏过程中认识这个画派的特点,达到升华理论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鉴赏活动,如带领同学们参加美术展、博物馆,亲身地感知到美术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因子,增加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与激情。所以,无论是日常的美术教学还是鉴赏教学,教师都应当破除美术世界的壁垒,让学生可以徜徉于其中,自由地发扬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2.3 凸显学生主体性,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真正走向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断尝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师生之间知识纽带不能够局限于“单向、线性”的模式,而要实现交互性融合,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灵活,让两者的情感纽带更为坚韧。在科技力量日益磅礴的今天,教师可以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进入到课堂之中来,成为美术教学的辅助力量。通过网络技术这一载体,教师可以多角度地展现某一建筑的全貌,也可以通过细节的定格与放大,充分地鉴赏某一绘画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兴趣小组、课外写生等形式,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导权,可以大胆地表达看法,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创作。通过诸如此类的美术教学形式,学生将走出不对等的被动位置,成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显著的因素。
赫伯特·斯宾塞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会失掉一半。”艺术赐予人类丰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不仅仅带给我们感官上的愉悦,而且潜移默化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促成身心的和谐。美术依靠线条、色彩、明暗等各种因素,创造出一个内涵深厚、外延丰富的视觉艺术世界,其社会意义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 卢毅斌.高中美术教学“三基本”[J].广东教育·教研版,2019(01).
[2] 林晓.让高中美术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7(05).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