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贵
摘要: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采取传统的培养模式,教师照本宣科,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极少将生活实践和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因此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和创业精神薄弱,大大削弱了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民办高校须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站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觉上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很多传统企业未来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对企业在招人、用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溯源而上,这就导致了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人才市场的饱满,部分专业学生将难以找到理想或专业对口的工作。鉴于这一背景,为营造一个全民关注创新创业和鼓励大众创新的社会环境,我国顺势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该理念的问世,为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和大批毕业上去向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因此很多高校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觉开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工商管理专业同样如此,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道路,但从当前获得成效观察,其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其本质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用人需要以及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发展背景下而提出来的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其强调的是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最终达到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目的。高校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普遍肯定,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双创教育”其驱动力是创新和创业,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可有效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探索并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将来走出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全过程贯穿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让更多前途迷茫的学生从应聘者、无所事事者转变为有志向、敢作为的创业者,以此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有效解决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平衡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择业难和去向难的严峻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重要参与者和我国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此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挖掘内在潜力及提高整体素质。尽管,创业道路并非易事,不仅需要资金实力、社会人脉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极其考验个人毅力、决心和勇气,但不论成功与失败,都将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现状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显著不足
创新创业型人才与研究型或理论型人才不尽相同。理论知识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固然重要,但学生技能操作、动手能力和精神意志力的培养同样不可忽略,甚至实践教学才是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民办高校在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不要局限于书面知识、理论知识,而是更要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走进实验实训室、走进图书馆和走进社会,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二)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尽管,很多民办高校设置有创新创业教育课,并且将其设定为必修课和占有一定的学分,凸显了该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原因,多数民办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如部分民办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但在课程体系中尚未明确的目标定位,也没有与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或相关的基础课程作为支撑。此外,在工作开展上也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多数是停留在形式上或口头上。还有,多数民办高校缺乏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的课程缺乏实用型与针对性,过度强调“文字艺术”,这些问题都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效果。
(三)创新创业型专业教师存在不足
教师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一切教育资源的核心,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尤为突出。只有具备专业、优质和足量的创新创业型教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然而,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实力参次不齐,多数高校采用专业课程教师或教辅人员填补这一空缺。这部分教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实战经验和相关技能,上课时多数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难以深刻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因此人才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四)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然而,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尚未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标准或评价机制。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或课程设置上并未能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难以抓住创新创业人才的本质进行人才培养,最终多数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上人才目标基本一致,人才培养出现模板化、同一化和雷同化现象,这恰恰是反映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优势和特色。
四、改进对策
(一)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民办高校要加快协调好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夯实良好的基础。其次,找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点,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和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学校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学校领导作为学院的领导班子,鼓励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二)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特色
民办高校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创新课程体系,凸显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打造科学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此外,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时间生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民办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积累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和增强自身实战能力;此外,加大工商管理专业和创新创业方面技能培训力度,定期邀请资历丰富的企业高管、成功创业人士或行业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主题的讲座;最后,教师自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升实践技能。
(四)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当前,民办高效普遍缺乏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因此,为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需要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必须强调的是,教师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过程评价。因此,教师除了通过评价传统的作业完成情況、考试结果和出勤等情况,还应该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