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互联网+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

2020-09-10 07:22樊梁琪云倩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链互联网

樊梁 琪云倩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工农商各行业纷纷转型,其中传统农业也正迈向“互联网+现代农业”时代。本文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走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眉县猕猴桃产业现状并发现产业链在产前农资农机、产中猕猴桃种植以及产后的电商销售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互联网+”对各问题逐一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最后纵观整个猕猴桃产业并结合自身案例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拟构建“F2C”和“基地+合作社+互联网产业园”两种电商模式,并通过剖析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互联网技术,使眉县猕猴桃产业成功转型为“互联网+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

关键词:眉县猕猴桃产业  互联网+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指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以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核心,建立整个农业生产信息化平台,改变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实现各生产要素之间有效连接,提高各环节运作效率。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工业。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环境、生长周期长、客单价低、销售渠道单一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工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建设,所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必然是规模化与集约化。“互联网+现代农业”可以建立整个产业链信息化平台,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和整个产业链可追溯,去中心、降低成本、实现扁平化、提高效率,使得传统农业产业成功转型为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销售的现代农业产业。要实现生产的精准化、集约化,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突破传统农业生产与服务模式的局限,必须探索农业生产经营新思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推动了眉县猕猴桃电商发展,对传统农业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眉县政府也意识到农业电商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基础建设包括水泥硬化道路的“村村通”项目、网络光缆的搭建和4G入户等,还是互联网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及人才培育方面以及各种政府性扶持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研究表明目前眉县猕猴桃产业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电商销售方面,存在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体系不健全、网络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眉县猕猴桃产业要想真正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首先应该结合互联网思维以及技术手段解决传统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次根据现代农业的特点并根据眉县猕猴桃产业现状制定出符合眉县猕猴桃发展的特色电子商务模式。对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案例,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就如何发展眉县“互联网+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然后运用到实践中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推动眉县猕猴桃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目的。

1 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眉县猕猴桃产业从2012—2016年种植面积与产值持续提升(如表1所示)。2014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9.4万亩[1],总产量为42.3万吨,总产值24亿元,猕猴桃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8%、29%,产值已经远超猕猴桃世界强国——新西兰。2016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有30万亩,猕猴桃总产量达46万吨,产值29亿元。

眉县猕猴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得益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包括乡村级宽带提速、物流下乡和7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建立,90%的乡村完成光纤到村,2017年底实现4G城乡全覆盖;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科技园、猕猴桃合作社以及县域物流园的建设也发挥重要作用。以互联网科技园为例,2017年2月24日正式开园,已有120多家猕猴桃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为眉县猕猴桃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交易平台。

目前眉县猕猴桃电商模式主要是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电商发展,以奇峰果业为例,奇峰果业猕猴桃2015年销售总额达1.8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份额占10%,线上成交额仅“双十一”一天就达332万元。运营模式采用O2O厂家直销,符合大中城市市场消费需求,将中高端消费市场和大众消费相结合,在华东五市及广州、北京推广中高端有機猕猴桃产品,在兰州、西宁等地开辟低端市场。

其他渠道是农户自己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网络营销,这也是2015年眉县猕猴桃电商爆发的主要原因。通过走访调查,传统客商批量收购价格为3元/斤(以海沃德品种为例),农户直接利用互联网渠道售价为6元/斤,是客商收购价的2倍,平均每亩地净利润可以提高18000元左右。

2 眉县猕猴桃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前期——农资农机

农资行业多为传统营销方式,供应链过长,一方面多层供应商加价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价格高涨致使农民农资负担增加;另一方面牛鞭效应显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接没有时效性,致使价格波动较大。另外,信用体系不完善是目前农资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农民深受其害[2]。据了解,73%果农表示购买农资,最担心的问题是买到假货。

2.2 生产中期——眉县猕猴桃产业种植存在问题

(1)种植过程缺乏专业技术指导。首先是种植过程果树的修剪和维护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多为种植多年的果农凭经验完成,尤其是对于果树定型的修剪过程,调查显示,仅有26%的果农会请专业人员修剪。对于自己种植的果树过分呵护,留下很多、病伤枝条,挂果量过大,不仅使果树在果期营养不足影响成品,而且会缩短果树生命周期;其次是施肥也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土壤和果树进行检测,施肥前简单通过肥料商家的推荐或者盲目跟随村里种植大户。调查显示,92.3%的果农存在这类困惑;最后是病虫害的防治和施肥也密切相关,不同地形土壤酸碱度(pH值)不同,秦岭北麓从山区到渭河滩地,土壤酸碱度(pH值)不断上升,有的地方甚至达到8以上,土壤中铁的溶解度低,Fe3+不能还原成 Fe2+,则容易发生黄化病[3]。

(2)种植结构不够丰富。眉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徐香和海沃德,其成熟季节一般为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均属于晚熟品种,徐香占比80%、秦美海沃德均占比50%以上,红阳、亚特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少,占比均小于10%,软枣猕猴桃以及各种猕猴桃新品种仍处于实验阶段。而四川省的猕猴桃本身就比其他地區要早熟一周左右,这样不利于抢占市场先机。

(3)猕猴桃品质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缺乏第三方监督。滥用果实膨大剂、保鲜剂等,库存过程中使用硫磺熏库,抢时上市现象比较严重。

(4)劳动力不足,一方面猕猴桃生产种植过程周期性强,且机械化程度低;另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带来农村力结构、劳动人口的变化使农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劳动力多为中老年,老龄化问题严重、结构性短缺现象凸显,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调查,近三年雇工工价的涨幅较大,廉价劳动力优势开始下降[4]。比如5月份授粉时期,开花时间短暂,花期平均为一周时间。由于机械化收粉(收集雄花花粉)效果不佳,基本人工完成,这就导致该时期劳动力急剧短缺,工价大幅上涨。平时一个女性劳动力价格为50元,此时期平均为80~100元,涨幅为37.5%~50%,三年前此时期劳动力价格为60元,2020年平均90元,涨幅33%。

2.3 生产后期——眉县猕猴桃电商发展存在问题

首先是标准化程度低。农户通过微信、淘宝等电商平台自己售卖,规格与质量问题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农户品牌意识薄弱,只看重眼前利益,缺货或者故意将残次品、低档品种冒充优质产品卖给客户,而且微商没有第三方的管控,不能受到官方的制约,从而会影响眉县猕猴桃品牌在市场的口碑,不利于地标性品牌的建立。

其次,物流体系不健全。目前眉县整个县域有3个配送中心,有90多家快递公司,虽然各大物流公司如顺丰、“四通一达”等,已经在各乡镇设点,但是也仅集中在输出量较高以及交通道路设施较好的几个乡镇,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

最后,网络销售渠道单一。受经济、文化程度的制约,加之缺少电商专业人才,没有品牌化运营的基础和专业的电商运营知识,所以系统性的包装和营销实施困难。

3 “互联网+”对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绝不是农民在朋友圈发布自家农产品进行扩散销售那么简单。在未来的“互联网+农业”将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逐步扩展规模直至渗透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打造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农业产业链有机完整的“互联网+农业”的互联网农业生态圈。“互联网+农业”生态圈在生产期间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首先,在前期有育种、农药、肥料、机具等准备性生产活动;其次,进行果蔬种植、林业种植、采摘的中期活动;最后在后期活动中解决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和销售的问题。在整个生态过程中流通、交易、仓储、物流始终贯穿其中,带动了农业金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衍生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融合程度、发展速度和融合的范畴不断冲击着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刷新人们对传统农业的想象。“互联网+农业”对于人们吃、喝、游、玩、购等一系列活动都可以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满足所有人本真的需求。

3.1 生产前期——农资

解决眉县猕猴桃农资方面的问题,可以与现在相对成熟的各大农资平台对接,如“农集网”“云农场”“田田圈”等,农民与厂家直接沟通,自主采购各农资农机,包括农药、化肥和农机等,去掉层层中间商从而实现真正扁平化、降低牛鞭效应,提高时效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价格。而且在此平台农民可以体验多种增值服务,特别是农业技术指导,其中包括病虫害检测、测土配肥等各种农技服务。

3.2 生产中期——种植管理

对于眉县猕猴桃产业链的中间部分问题分析,不难发现其主要特点:信息闭塞、缺乏专业性、宏观性、长远性。对此“互联网+”的出现对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建立整个县域猕猴桃信息网络监测体系,进行线上实时的信息流通、解决技术问题,大数据分析也有利于政府对整个产业的把控和宏观调节。

(1)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果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与专业人员远程视频请教沟通,及时、便捷、低成本地解决。同时加强乡镇农技所的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将农技工作落实到村组,具体到每户果农。构建园区农业物联网体系,做到定期对每户果园的土壤养分及墒情、果树生长状况及病情等进行监测与展示,将实时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总结和分析[5],最后提出具有可行性处置方案,及时帮助果农作出有效决策。同时还可以在阶段性施肥前期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将农资种类需求信息反映给生产厂家,加大供给从而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解决了农资供应链信息流滞后问题,降低牛鞭效应稳定了市场结构。

(2)调整品种结构。品种应该以海沃德和徐香为主,适度压缩哑特品种种植面积,鼓励红阳、金华等品种种植,使得早中晚品种科学搭配合理布局,形成绿红黄彩色猕猴桃产业。对于品种结构的调整要根据土壤环境分析划定适宜各品种种植区域,对还未种植或者已经老龄化果园给出建议种植品种,科学管理和调控。

(3)大力扶持有机无公害猕猴桃园地。进一步加大猕猴桃质量安全宣传与执法力度,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机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种植园要以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基地为行业标准,使该基地产品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机认证,占领市场的硬性条件便是高品质。制定猕猴桃合理采收期,严禁为了抢时上市,早采生摘,将糖分、营养物质不达标的果实上市,影响口感,严重破坏“眉县猕猴桃”的品牌形象。对不同的品种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不同品系猕猴桃储运保险技术。

3.3 生产后期——电子商务发展

(1)注重品牌管理。首先培育眉县猕猴桃原产地地域标志等公用品牌,再以此为基础培育以各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品牌。眉县政府建立“眉县猕猴桃”地标性品牌,果农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其质量必须有监管部门的监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故意以次充好,采取严格惩罚措施。

(2)健全基础设施。首先,对整个县区有规划地设立物流快递点,加强集约化。以村组为单位,定时上门揽件,降低物流和人工成本,使得利润最大化。其次,增加互联网的覆盖面积,加大电脑普及率,提高农户电子商务意识,推动眉县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农村电商规模。

(3)扩大和优化现有营销方式。不仅局限于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充分利用在线社区和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等社交媒体。进行口碑营销,鼓励消费者把眉县猕猴桃的视频和书面资料传播给网络上的其他人[6],为眉县猕猴桃品牌建立好的形象。

4 “互联网+”眉县猕猴桃产业的电商模式建议

建议眉县大力推广农民到消费者(Farmer to customer,F2C)模式,即指农民直接将农产品通过微商、店铺等电商销售渠道卖给消费者。

(1)实现扁平化,避免产业链分割,降低成本。网络营销的意义就是去中间商,农户直接将猕猴桃销售给消费者,售价提高成本降低,净利润上涨。以笔者为例,徐香猕猴桃批量出售,其价格为4元/斤,综合成本为1元/斤,2019年微商出售一部分,价格为10/斤,去掉出售综合成本4元,平均价格为6元/斤,如果均为微商出售,净利润为48000元,高出传统50%。

(2)小而美,可以个性化订单,做极致单品。工业时代主张的是“木桶理论”,即企业的成就取决于其中的短板;但在“互联网+”时代更注重“长板理论”,也就是说长板反倒起决定性的作用[7]。果农可以根据顾客需求个性化订单,适当调整生产结构。比如,顾客需要体验种植或者希望有几棵树的生态无公害是在自己实时关注下进行的,果农可以将果树生产种植各阶段通过直播或者小视频发送给顾客,提高顾客参与感和认同感。

(3)良好的信任体系。比如微信营销,微信的本质为社交,其特点是多双向闭环交流,从而提高信息消化率,卖家的口碑是通过朋友之间可靠的信息交流建立的,消费者对于满意度高的产品自发推荐而产生病毒式营销,减少广告投入,并能有效提高客户转化率,良好的信用能够减少买家对购买风险的顾虑,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8]。

5 结语

目前眉县猕猴桃产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电商模式已经趋于成熟,眉县在猕猴桃种植地域的独特优势和互联网基础建设完善的基础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条件,所以笔者所拟建F2C电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即便有不足之处,其优点也更加凸显。“基地+合作社+互联网产业园”模式恰恰能解决这类问题,眉县政府对整个县域电商作宏观调控,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整个信息网络监测体系,对于整个产业链前、中、后期的各数据进行整合,保证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垂直集成,降低牛鞭效应[9],做到产供销一体化,同时通过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品追溯系统,严格监管品控问题。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将其结合运用,取长补短,加速眉县猕猴桃产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高志雄.以试验站为依托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李宁,潘晓,徐英淇.互联网+农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赵晓伟,屈学农.秦岭北麓猕猴桃黄化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山西果树,2016(01).

刘志,耿凡,徐健剑.互联网+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王新伟,龙毅.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贵州农业冲上“云”端[J].农业工程技术,2015(24).

菲利普·科特勒,凱文·莱恩·凯勒. 科特勒营销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李善友.产品型社群:互联网思维的本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谷婧,张丽颖.朋友圈生鲜农产品销售影响因素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05).

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10).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互联网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