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本塘
摘 要: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内容,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重要范本。教师要注意在素材搜集、主旨设计、结构创建、表达个性塑造等角度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深入到教材文本之中,通过多重阅读思考,汲取更多作文营养,形成崭新作文学习启迪。
关键词:中学语文;依托教材;作文训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们对读写关系有更科学的认知,也为我们作文教学带来更多启迪,唯有依托教材文本解读,才能给作文思维训练带来更多启迪,让学生在素材整合、主旨建立、结构创建、表达创新等方面有更多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引导,为学生做文本解读辅助,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实践方向,对作文训练提供强力支持。
一、深潜教材,整合作文素材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展开深度解析,这是最为典型的读写教学实践。教材文本的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自然能够成为学生作文学习的重要范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析,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写作素材,或者给学生带来更多素材整合启示,让学生学习素材搜集整合方法,为学生习作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对作者选择的细枝末节的生活小事不是很在意,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给学生做出更提醒:这些生活小事,正是对支撑叶圣陶先生伟大人格的重要素材作证,梳理课文主要列举了哪些实例,并将这些小事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明白作者的用心。学生开始深入阅读讨论,很快就获得一些阅读感知体验。教师做延伸启迪:如果让你写相似的题目,你准备写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呢?学生展开热议,对自己的素材搜集路线进行规划。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展开启发引导,给学生习作素材搜集带来更多帮助。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从这个例子中有更多借鉴,这才是阅读学习需要建立的认知意识。
二、解析立意,丰富作文主旨角度
文本都有鲜明的主题,这是学生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学生写作常常缺少立意的意识,或者立意时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在教材文本阅读学习时,通过对文本主旨的发掘,可以学习作者精湛的点题技巧。学生作文主题树立大多要靠生硬的点题实现,而教材内容大多是在字里行间就呈现出了主旨,这是最值得学生学习的学法应用。
《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其主题是极为鲜明的,教师先让学生展开阅读,对主题进行归结。学生手中有大量教辅材料,自然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答案。教师给出引导:这部小说有爱国大主题可以树立,如果让你写最平常的一节课,你会从哪些角度展开立意呢?学生开始了讨论,有学生建议从学习态度方面思考,也有学生从方法归结方向展开操作。教师对学生创意想法给出积极评价。由教材小说主题解读引申到平常课堂教学,学生习作立意跟随教师引导路线展开,获得更多启迪,让学生对习作立意有了全新认知。立意是习作的灵魂,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给学生传递更确切的信息。
三、体悟构思,构建作文主体框架
习作需要对结构进行精巧构建,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整体性不够,缺少观照性,更谈不上照应、伏笔、铺垫等特点的呈现。教师在教材文本解读中,要给学生做出更多引导,让学生体会教材文本的构思方式,从中获得更多启迪和借鉴。学生作文很容易落入“记流水账”惯性思维之中,教师让学生对教材文本结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自然能够产生更多心理触动。
教学《老王》这篇散文时,教师从散文特点角度展开梳理: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形”是指选材、表达等方面有更多自由性,而这里的“神”是指主题,这个主题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围绕主题展开作文构建,形成“一线串珠”的结构形式。学生开始对文本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很快就掌握了结构特点。教师展开写作引导:如果让你来写一个人,你会如何构建结构呢?学生快速给出自己的理解:围绕这个主要人物展开材料搜集,对人物性格进行多元塑造。还有学生补充:习作构建需要体现完整性,题目、开头、过渡、结尾等都要精心设计,而且要体现观照性,这些结构内容相互之间都需要有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作文体系。教师对学生创意构想给出积极评价,对作文构思进行创新启迪:作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更多创意设计。如倒叙手法运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借鉴语言,发展作文表达个性
教材文本语言对学生来说都属于经典,学习借鉴价值更高。教师要注意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仿写训练,让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语言鉴赏操作,从深入研讨中建立语言表达个性。阅读属于个性学习行为,其实习作更是一种个性学习,追求语言个性,这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具体引导时,不能要求学生死板模仿,要注意创新实践,凸显自己的语言个性,这对全面提升学生习作品质有重要帮助。
学习教材语言,这是最常规的阅读学习任务。教师在具体引导时,不能只是分析欣赏,而是要读写结合,让学生有更多写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良好学习成效。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欣赏性阅读,找出一些经典描写片段,并进行语言鉴赏学习。学生对语言鉴赏学习并不陌生,很快就找到一些鉴赏角度,对表达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很快就建立了语言认知基础。为让学生内化这样学习认知,教师发动了仿写训练任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精美的景色,挑选一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学习课文写法,展开仿写训练,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拿到这个习作任务后,再度进入教材展开深入阅读,感受景色语言特色,然后开始构思,顺利展开读写操作。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习作表现进行跟踪指导。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对学生读写操作情况进行专业点评,给学生提出更多学习建议,让学生在具体训练之中建立语言表达个性。
语文教材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具有极高文学鉴赏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解读,可以获得丰富阅读感知和体验,对提升作文思维品质有重要帮助。学生在素材搜集、主旨确定、结构建设、表达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认知短板,教师让学生展开对应阅读鉴赏,自然能够获得丰富作文启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晓斌.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分析[J].教师,2017(05):36-38.
[2]官秀平.深入解读教材建构个性课程[J].名师在线,2018(06):55-57.
[3]周志强.中学语文教学强化学生联想思维训练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