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20-09-10 07:22王晨曦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题核心学科

王晨曦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的确立及推行,教师对培养地理实践力也开始重视。我们力图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地理实践力的落地。

关键词:课题研究;地理实践力;培养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日益重要。我们为此开展课题研究,力图促使本县教师去落实地理实践力。

一、找理论寻问题

1.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必要性

1.1顺应课程改革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教学改革就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在学科教学中就显得很重要。

1.2符合新一轮考试改革的素养立意要求

高考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由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对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探究性和开放性成了高考命题的增强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成为考查突出点,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作为顺应考试改革的要求,行动迫在眉睫。

1.3符合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实践性很强,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是学科的特点,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与问题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去理解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存在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是课程的基本理念,校内外课程资源需要重视去开发和利用。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1.4促进学校地理学科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顺应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在地理学习中,地理实践力作为基本活动经验和学习方式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特点,要合理准确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

2.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

在实际地理教学活动中,受升学率和分数论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视教材,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践活动不够关注,忽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落实在考试中,存在学生的想象当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确立及推行,教师对培养地理实践力也开始重视。但在实施贯彻过程中,由于课时并没增加,教师在处理新教材中的“活动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加上社会实践活动觉得课时不夠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增加一些校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游览等活动需要外出,又有存在学生安全隐患问题,让老师们顾虑重重;另外也有老师自身时间、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等,使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难以开展。

二、定目标明方向

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我们主要从理论到实证到对策去研究。具体可概括为:理论学习,了解地理实践力的研究现状、内涵和主要内容;调查全县部分师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与实践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影响因素,为解决问题对策的寻找提供事实依据;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对当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原则,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归纳并整理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与方法途径;进行校际教研,在不同学校进行推广应用,进行适用性研究。

三、理思路促行动

1.理清思路明确方法

我们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形式。主要的方法有:

1.1文献资料法。归纳、梳理相关文献,从总体上把握地理实践力的研究状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1.2调查访谈法。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前期调查本县不同学段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和教师关于地理实践力教学现状。中后期调查了解通过不同途径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实践,师生的接受程度及落实效果。

1.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以实际教学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实验,在教学应用中开展策略和模式研究,探索形成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各种活动模式和方法途径,并应用于教与学的具体实践中。

1.4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与横向的宏观对比的研究方法。

2.确定步骤行动促研

1.1学习与调查

①理论学习:学习课程改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资料分析,从理论上了解地理实践力的内涵、研究现状等,为研究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②问卷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本县初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

③研讨、分析、整理初高中不同学段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不同要求。

1.2实践与交流

①实验校和实验班的选定:在县范围内,拟选择高中2所、初中2所等四所不同性质的学校为实验基地校。

②实施教学实践研究:在实验班级开展行动研究,摸索研究针对不同学段的实践力培养的不同活动方式,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可操作性的活动途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培养有效性。

③深化教学实践研究。在全县范围内的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中开展展示研讨活动,检验研究得出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的应用情况。

④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将成果及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结合县地理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送培下乡活动,收集其他同行的建议,不断修改、补充与完善,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推广程度,促进培养全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3总结与提升

将研究过程中搜集、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特别是实证材料和典型案例。撰写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报告、教学论文、活动教学案、案例等,整理汇编成册。

总之,在目前地理教学现状下,顺应地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结合当地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社会地理课程资源,我们利用课题研究去寻找培养地理实践力的策略,能够有利于推动学科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落地。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ZPKTY1907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题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