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0-09-10 04:23洪莹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其探索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提出:应加强整合部门力量,发挥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完善需求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并重;引入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建设。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018年12月17日,《江西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强调要“补齐服务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近年来,九江市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品牌示范,H镇所辖乡村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具有比较充分的代表性,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站位于乡村振兴的背景,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江西省H镇3个村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和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情况、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面向H镇各村村民发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调查问卷”231份,回收229份,回收率99.13%,其中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96.1%。同时,对3位政府及乡镇工作人员及7位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

1.江西省H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情况

1.1财政投入:总体呈增长趋势

根据江西省文化厅《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2017年,江西省文化事业经费总投入为15.26亿元,较上年增幅达15.5%。2018年,H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约为54万元,较上年增长约35%。

1.2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H镇下辖的12个村,共建有文体广场12个,均配备有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等设备;图书室(农家书屋)12个;文体活动室12个,内设有棋牌等文娱设施;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电子阅览室)10个;此外,还建有戏台或舞台、全民健身器材、音响设备、广播系统等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达500户。

1.3活动开展:民间自发性居多

江西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百姓大舞台”公益展演、赣鄱“群星奖”、“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行等品牌活动为抓手,近年来每年组织送戏下乡90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26万余场、群众性文化活动1.2万余场。H镇有民间文化团体17支,如客家艺术团、采茶戏协会,群众性、自发性文化活动较多,每月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辅导,每季度不定期进行村级文化专干及业余文艺骨干培训。

1.4人员配备:专职志愿相结合

H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关工作的人员以聘用的专职人员为主,负责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志愿队伍为辅,由当地居民自发组成,自愿协助开展文体活动。

2.江西省H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

2.1供需脱节:回应群众期盼“失语”

我国农村文化产品整体上供给较为单一,且未能有效回应群众期盼。调查结果显示,H镇村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与数量”“公共文化活动的种类与次数”“文化场馆与设施的环境与质量”的评价均较低,分别为2.74、2.92、2.91(总分为5)。作为群众呼声最高的三项服务,图书阅览、教育培训、文艺演出实际供给有限,图书阅览类服务与设施的闲置空壳化现象严重;相关培训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对农村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与生产指导不强。

2.2传承缺位:未充分彰显地方特色

历史悠久的采茶戏是H镇独特的一种表演方式,本应是文化建设中的可以利用的优势禀赋。但是H镇未给予足够重视,文化品牌传承与管理未做到位。群众对于当地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总体满意度不高, 74.09%的村民认为“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提供较少”。

2.3整合欠缺:资源统筹利用不到位

H鎮各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模式是村委会主导型,村委会全权负责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但是其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权责没有作明确界定和划分,导致分工不明、服务缺位、效率低下。同时,镇政府部门与村委会之间缺乏沟通,镇政府对于各村的实际情况调研不足,了解不深,造成信息不对称,使得各村之间的资源调配与统筹可能存在偏差。一方面,H镇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建设前期选址与布局随意,建设中后期反馈滞后,缺乏动态调整。另一方面,部门间协调不到位,宣传、卫生、组织系统等不同部门力量协同不足,不同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依附于不同的部门,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2.4参与不足:公众与社会力量发挥有限

在H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村民参与不足,社会力量发挥有限。体健设施与宣传栏、图书室、活动室等知晓度相对较低,均在30%以下。电影放映、读书活动、文化技能培训知晓人数分别仅占比20%、12%、8%。

对于市场及社会力量的引入仍然比较有限。一方面,对于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事实上,农村存在一批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在村民圈子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乡域中还存在一批业余的文化爱好者或文化工作精通者,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与经验,且同样是本乡本土人,引入这些力量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H镇忽略了乡贤的作用,也缺乏与外部企业的合作意识。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径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供给效能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应从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需求反馈、传承与创新并重、引入市场与社会力量等方面予以优化。

3.1加强整合部门力量,发挥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

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一部分、每一环节的工作都是紧密联系着的,需要上级政府的统筹与各部门力量之間的协调合力。

首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育整合意识。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布局与建设过程中,注重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采取差异化协作模式,由涉及不同工作的部门组成临时性专项小组,具有不同权限或资源优势的部门在相关项目中分别发挥主要作用,使部门优势得以最大化利用。其次,构建资源梳理与核实机制。对不同部门所参与的同一领域项目进行比照,避免重复建设,对已经建设投入使用的文化设施或服务产品进行不定期效果检验,避免因空置、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3.2完善需求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农村群众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中的核心位置,其需求的满足是政府相关工作与服务的评价标准。第一,从培养村民的需求表达意识、提供需求表达渠道等方面入手,让村民的意见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过程。第二,开展需求预调查,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双向互动。第三,对于需求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从中筛选出合理的、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需求列入考虑范围,以此作为服务开展的依据之一。

3.3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并重

地方文化传统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宝贵资源。政府要深入调研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了解不同农村的优势与特色,发现和挖掘可以为其中有价值的地方,并将其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去,突出地方特色,改善服务质量与效果。

首先在传统地方特色的彰显上,要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对本地特色的农村文化作深入调研,将其纳入后续的项目规划中。结合地方公共文化产品,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衍生文化服务。其次,善于发现当地潜在特色,如不少农村实际上存在许多民间演艺团体,有不少民间文化,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部分,警惕文化服务替代品的快速发展与超越。第三,培育传承与创新并重意识,在善用农村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模式或引入新时代新文化元素,建设新时代新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3.4引入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吸引各类企业、社团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探索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新途径。一方面,引入外部市场资源。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企业,相比于政府部门而言,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为雄厚的资金基础、更为规范化的操作工序等。更重要的是,企业有着打造声誉、建立品牌、扩大消费市场的需求,引入市场力量可以在弥补政府不足的同时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某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参与到相关设施建设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树立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消费人群,而政府则可以节省人力与物力等资源,群众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一举三得”。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搭建与学校、民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吸引文化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新乡贤的加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同时,从民间及社会志愿团队的组建、规范化管理、培训等方面切入,完善农村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助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作者简介:洪莹(1996-),女,江西九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