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20-09-10 20:23刘淑娟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

刘淑娟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同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针对我院妇产科2019年5月到2020年7月间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106例患者进行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参考临床专家意见,明确出现静脉血栓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提出防治措施。结果:本研究回顾分析的106例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在临床治疗5-10天后症状消失,7-18天后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形成往往和患者自身生理病理因素、恶性肿瘤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等有关,为了提升防治效果,需要重点围绕着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过程临床优化干预。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

在当前我国妇产科手术治疗中,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其对于患者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如果应对不及时或者防治措施不当,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死亡隐患。基于此,针对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探讨相应防治措施,成为当前妇产科临床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即以我院妇产科2019年5月到2020年7月间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10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进行了回顾性病例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5月到2020年7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总共为3287例,其中在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有106例患者。在该106例患者中,年龄分布在22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29±8.2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21±0.35)小时,主要包括经产妇、初产妇、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经腹子宫切除术以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等。

(二)方法

针对该106例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汇总其中存在的共性因素,同时参考临床医生以及专家意见,总结造成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围绕着整个手术过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该106例患者在临床中均采用了综合性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将患者存在问题的下肢抬高并且固定,避免患者下床,利用高弹性的袜子,实现患部控制;同时利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治疗4天后增加华法林3天,然后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药物应用量调整;静脉血栓状况如果较为严重,则需要借助于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案,利用取栓术以及抗凝术等及时处理溶栓。

二、结果

本研究中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106例患者,在临床治疗5-10天后症状消失,7-18天后痊愈出院。

三、讨论

(一)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结合本研究涉及到的106份临床病历资料,参考以往研究成果以及专家意见,妇产科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患者自身生理病理因素。因为妇产科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各个生理病理因素各不相同,进而也就会造成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不同。结合病历资料的系统性分析,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主要生理病理因素有年龄较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存在静脉曲张现象以及长期制动等。其中既有静脉血栓病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106例换这种有31例均存在静脉血栓病史。

其次,恶性肿瘤因素。以往诸多研究以及临床专家均认为,恶性肿瘤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伴随着恶性肿瘤炎性反应的出现,患者体内会出现更多的炎性因子,进而也就会极容易呈现出静脉血栓症状。另外,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因为相应肿瘤组织自身相应肿瘤细胞的凝血性能以及随之出现的凝血活酶,同样也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血栓现象,导致其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增高。

另外,手术相关因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问题形成中,手术方面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比如患者在手术前禁食水就会造成后续血液浓度提高,水电解质出现紊乱现象,增加了血液瘀滞的可能性,容易产生静脉血栓现象;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失血过多,也会造成血业浓缩,进而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术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必要的活动,也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围手术期针对患者进行输血时,因为库存血质量下降,也容易造成患者出现静脉血栓问题。

(二)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防治措施

针对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进行有效防治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各个因素,并且能够遵循全过程防治理念,最大程度上规避可能出现的静脉血栓问题,同时采取最为合理的措施,将静脉血栓带来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首先,术前应该采取积极预防干预方案。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健康宣教,要求患者及其家属明确静脉血栓的危害,调查分析患者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干扰因素,进而协同治疗医生,提供可行的预防方案。针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重点化验血三脂,以此评估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提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应对。针对患者进行必要补水,尤其是在清洁灌肠操作后,补水操作成为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

其次,術中积极预防干预。在手术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电凝应用,避免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压迫。与此同时,重点观察患者实时表现,了解其下肢静脉运行状况,及时改善患者存在的缺血症状,在输血时予以严格控制,保障输血质量,确保输血量充足;有效增加晶体输入量,解决患者机体脱水问题。

另外,手术后的临床干预。在妇产科患者手术完成后,应该积极观察患者的下肢状况,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静脉血栓现象,一旦出现相应倾向,则需要及时通知医生,以便最短时间内采取恰当措施,将静脉血栓的危害控制到最小范围内。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症状的治疗可以采取上述方案,本研究证实了该治疗方案具备良好的临床成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静脉血栓症状,尽快促使患者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曹晓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250-251.

[2]乔艳,张龑.妇产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临床与检验指标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03):149-151.

[3]何彩丽.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153-154.

[4]王秀.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措施[J].当代医学,2015,21(29):101-102.

作者单位: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妇产科围手术期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观察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