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奕州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每个地区也在研究行而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习运动、主动运动和终身运动的体育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培养健康优秀的人才[2]。广州市对初中学生设置了体育考试,涉及到跑、跳、投、游泳、球类等,用来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针对在初三体育加试中部分素质比较差学生,就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进行学习而进行家庭作业的设计和管理。
关键词:家庭作业;设计;管理
一、学情分析,发现问题
广州市初三体育中考是每一位学生的必经之路,经过不断的完善,体育中考的评分标准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全面提高所有考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校中考体育成绩的总分,笔者对以往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行分析,并根据多年初三教学经验,发现差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一、平时上课偷懒,不爱运动;第二、自身身体素质较差,除了上课,回家也不主动进行锻炼;第三,不懂训练的方法。这涉及到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
二、初三体育考试后进生家庭作业的设计
2.1设计的安全性
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时,不安全因素会比在学校上课时增多[4],例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把控、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场地的安全性、器材的安全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所以老师在制定后进生家庭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了解学生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等情况,特别是跑类项目,应禁止学生在城市道路或有机动车通过的地方进行锻炼,要求学生进行运动时必须有人陪同,禁止学生单独在晚上外出进行锻炼,做好运动时间段的登记,确保在安全的时间段内进行锻炼。
2.2设计的针对性
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还需有针对性:第一,以锻炼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三,以提高中考成绩为目的,发展学生专项素质、技能。针对学生体育差的原因,要做到因人而异、单独设计。第四,以减少学生玩游戏时间为目的。使学生在身体疲劳后没有精力玩游戏,家长们都很支持。
2.3设计的有效性
首先,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增设体育家庭作业,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当天的体育课设计,了解女生生理期时间等进行布置,以一个星期的学习计划为最佳。根据学生学情,分别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短期目标要及时进行考核,了解学习的效果,对他们鼓励和激发兴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反馈,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有效的训练方法[5]。
三、初中毕业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后进生家庭作业的管理
3.1学生对自己的管理
其一,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执行制定的时间表,不要轻易改变。其二,坚持每天按质按量高效完成运动量,不给自己找借口。其三,对自己的练习情况做好登记和小结,及时反映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运动量过多或过少、强度是否适中、练习效果等。其四,明确练习的目标更有利于运动计划的实施。其五,摈弃陋习。
3.2家庭对孩子的管理
家庭对学生的管理至关重要,家长是家庭的主要管理者,是学生的监护人。那么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家长们做了什么?有些家长根据学生的训练计划,帮助和监督学生完成练习,有些家长投入到学生的训练中,共同完成训练。其实家长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一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帮助;二是严格要求孩子,在孩子意志下降时及时鼓励孩子,三是协助老师做好家庭作业反馈的登记。
3.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学校作为家庭和学生的纽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是家长最信赖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主要从几方面进行:第一,制定运动计划。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进行分析并调整训练方案。第二,家校互通。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引导。第三,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如家长分享训练的长视频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要求学生带运动手环,下载运动手环中的数据了解运动情况、通过家庭作业反馈表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
第四,制定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训练效果定期进行跟踪,可以每个星期一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结:
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对初三体育后进生的训练方法已经形成模式,并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每年初三考生的体育成绩也在稳步上升。戒掉了学生上课回家后“不动”的坏习惯,解决了差生提高成绩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随着体育中考难度逐步加深,想要提高学生成绩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把体育家庭作业进行全面推广,不仅运用到初三毕业班的差生上,更要从初一开始把它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我们可以制定好阶段计划、学年计划、制定目标,对每个阶段的练习效果进行考核,组织项目比赛。我相信,我们运用前面的方法,加上不断的探索,能让我们的家庭作业方案变得更加完善,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曉强.适当布置体育作业的必要性[N].中国体育报,2008.3.12.
[2]贾天武.关于体育回家作业的几点思考[J].体育世界,2011(3):65-66.
[3]王秀清.浅谈体育课的小帮手—体育家庭作业[J]. 体育师友,2009(11):40-41.
[4]王永发.合理设置家庭“体育作业”五要素[N].中国学校体育,2019.04
[5]蔡景台.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实施与管理[N].中国学校体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