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及相关实践

2020-09-10 07:22刘阿玲蔡昱灿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训内容课程

刘阿玲 蔡昱灿

摘要:要想切实推动PLC课程改革进程,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深化改革内容,从而通过优化教学途径和方法的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和针对性。PLC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教师只有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本文结合PLC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探析PLC的实践内容,教学优化、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及评价机制等改革实践策略。

关键词:PLC课程;实践教学

引言

PLC课程是职业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优化PLC课程的教学改革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专业技能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PLC课程改革的目标

首先是素质目标,即通过情景构建模拟岗位实践,提升学生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积极主动、文明守法的精神和安全生产的理念。其次是能力目标,根据装备制造、化学化工、纺织产业等支柱行业对管理员、技术员及维修工的岗位要求,努力培养拥有职业素养、可以调试安装自动生产线和机电设备,可以排除、诊断、分析生产线和机电设备的专业人才。最后是知识目标。PLC在灯光控制、电机控制、机电设备及模拟量等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掌握PLC系统的调试安装及设计等知识。

二、PLC课程的实践内容

根据PLC课程的素质、知识及能力目标,机电专业需要保障实践内容的使用性和针对性,明确教学项目,凸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效性,并从社会实践中选取出较为典型的项目,重点研究PLC在机电设备、灯光设备、电机设备及网络通信等层面的应用。首先,PLC课程衔接了“控制和电机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课程,整合了触摸屏、检测仪表、变频器等设备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PLC的调试、安装及设计知识。其次,PLC课程能够为后续的“设备维修”和“机电设备检测、维修路、应用”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学生通过提升PLC应用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设备的调试和维修能力。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PLC实践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教学方法

在PLC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现代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教法和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现阶段,能够有效提升PLC实践教学的方法有“项目驱动”、“现场教学”、“情境体验”、“练、教、学、做法”、课外创新、案例教学等方法。其中项目驱动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教法,主要以任务为核心,将“教学做”、“任务分散”、“产品策划”有机融合起来,通过项目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理解能力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而现场教学,主要指教师在生产线和实训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将实践和理论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PLC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则指课程教师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选取相应的案例进行讲授和剖析,从而将较难理解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途径

而在实践教学途径上,主要包括定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两种方式,其中订单培养,主要指学校和企业根据岗位和职业的标准,通过研制教学计划,从而实现零距离、量身适材、因需施教的培养目标。而顶岗实训,则是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订单培养和定岗实训相融合,弥补不同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点。

(三)实践环节

在明确PLC课程的实践方法和途径后,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明确实践教学的环节及内容。首先,教师需要做好PLC实践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根据实践内容和培养目标,撰写相应的实践计划。其次,在时间安排上,教师应确定不同实践途径和方法的特征及特点,明确实践内容,并根据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确定不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尽量实现针对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PLC课程的教学大纲,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譬如“测试成绩”、“报告编写”、“作用发挥”、“协调能力”、“出勤”、“专业能力”、“主动性、责任心、实习态度”等。

(四)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提升并优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强化现代教育理念,使学校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而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因提升自身的项目经验,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项目落实能力,使教师在做好台账建设、设备管理、项目开发、教学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次,院校应积极吸纳优秀的青年教师,将其安排到实训岗位中磨练,从而培养教师的工程背景、教学能力及岗位实践经验。

(五)实训基地

为切实地提升PLC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院校应构建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种基地。首先是校内实训,院校应在严格遵循筹资多样化、运行市场化、主体多元化原则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資源成为企业构建和发展“校中厂”的依托,从而向企业融入设备、师资等资源,提升基地的教育功能。而在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中,院校和企业应设计出能够统筹学生实训活动的任务书,并由现代企业提供指导人员、设备设施及实训场地,进而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帮助下,指导青年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提升能力,掌握知识。

结语

PLC课程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满足学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发展需求,能够切实地推动专业人才的建设,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实践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将注意力放在宏观的角度上,更需要从实践目标、实践内容的层面出发,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和途径,明确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流程,进而在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构建中,提升课程改革的成效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三秀,蒋胜韬. 应用型本科《电气基础与PLC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视界,2016(04):167+199.

[2]陈志红.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71-75.

作者简介:刘阿玲,1972年12月生,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硕士,副教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研究方向,工作单位为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实训内容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