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没有很大增长,加上很多高校毕业大学生没有一技之长,使得在招聘会上出现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尬尴场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了当代的一个社会矛盾。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了解并分析他们的就业问题,找到与之对应并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大学的就业难题,提高他们的就业效率,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愈加严峻。第一、大学的扩招使得毕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让企业有了更多的人才挑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二、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数减少,然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却有增无减,在公务员考试上几百甚至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学而优则仕这条路也变得难走。现如今,每年都有近千万的毕业生要面对就业这个难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学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这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本文将从分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为高校对推动就业和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本身素质问题
第一点,不可否认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的进入门槛降低。过去的高校升学率不到百分之十,当时的高校学生可谓是十里挑一,优中选优。可现在大部分学校本科上线率都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成倍增加的升学率使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二,刚毕业的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没有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低,实践能力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缺乏竞争优势。加上很多毕业大学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好高骛远,很多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期望过高,也没有做好面对严峻就业形式的准备。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轻而易举,在毕业时未能做好职业规划提前准备,导致在就业碰壁时惊慌失措,丧失信心。
(二)高校人才培养体制问题
在利益的驱使下,近年来许多高校盲目跟风增设热门专业,导致许多年后此专业毕业生大量增加超出了市场需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是问题。高校的培养理念也未和市场市场实际需要相符合,我国高校一直以来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机制下,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弱达不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另外现如今许多高校没有及时跟新教材内容,还传授过时老旧的知识,不能跟上社会的进步,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工作。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只局限于校内培养,很少给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这种密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社会能力,以致于他们毕业后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缺乏竞争力。此外,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就业指导课缺乏专业的老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严重不足。
(三)社会和家庭对毕业生期望过高问题
由于每年毕业学生人数的增长,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导致了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极为苛刻,名牌大学毕业,四六级证书,学生干部经验等都成为了基本条件。过高的就业门槛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而且许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在岗位招聘时根本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这无疑又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第二,很多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找到高薪高待遇的工作。一些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存在错误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往往做出的岗位待遇预期脱离现实条件。由于对自身的评估存在偏差,很多大学生对于中小企业的就业岗位不屑一顾,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一)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
首先,就业岗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想要在就业时战胜对手获得企业的offer就必须从发展自身着手,需注意平时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让自己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首先大学生应有就业准备,要对自我和就业形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准确实现自我定位,并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规划。然后根据期望岗位的一些必备要求调整学习内容,提高竞争能力。第二,大学生除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注意补齐实践能力差的短板。大学生本身除了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外,还应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兼职,在兼职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还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第三,除了要补齐短板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外,大学生还需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压力。懂得在就业失利时,调整心态,做到不气馁,不放弃,摆正态度迎难而上为再次就业做准备。
(二)强化学校培养体制改革
高校新增专业时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而且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要立足长远合理设置专业。另外,高校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还应根据社会需要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培养人,要让学生走出去,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然后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良好的就业指导可以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高校还应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课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三)降低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高是情有可原的。企业在招聘时对于应届大学生应给与相应的照顾,给与一定的锻炼机会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家庭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做出合理的就业指导,引导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鼓励孩子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结束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本身,还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单靠某一方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学生应该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应提前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补短板完善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应该强化培养体制的改革,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社会的关心,给应届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志业.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D].南京:南京大学,2014.
[2]高增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9, 388 (02) :81-82.
[3]鲍婷;方争勇.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4) :236-237.
[4]谭晓兰.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 (09).
[5]阮文斌;刘黎明.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现代交际,2019 (02) :186-187
作者简介:刘森,男,汉族,江西,在读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