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
摘要:五环践学教学模式是将一轮完整的生物教学活动划分为五个环节,即“自学质疑、讨论领悟、展示分享、检测巩固、评价提升”,由此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动思考,由此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五环践学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重构教学互动,促使课堂生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本文将按照五环践学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程序进行理论分析与实例举证,希望可对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生物;五环践学模式;落实策略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受到高考的严重影响,长期存在“灌输式”教学问题,教师会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全面讲解、梳理生物知识,再以“题海战术”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扫除学生的知识盲区,却出现了反效果,即高中生无法积累有效的生物探究经验,难以稳步提升个人学习能力,无法实现长远发展。对此,高中生物教师便要切实落实五环践学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结构,让学生自主建构、生成生物知识。
一、自学质疑,调动思维
践行五环教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便是要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积极迁移已有认知经验,由此更新学生的思维认知,由此创设认知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其进入活跃的思考状态。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则可开发多种导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就如在“伴性遗传”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整理了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起源史知识,由此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使其结合教材所展示的生物概念分析伴性遗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能够及时展开生物探究。通过资料调查与自主学习,本班有不少学生质疑:“为何道尔顿的兄弟都没有红绿色盲?”由此,笔者便顺利引导本班学生探究了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利用遗传图解释了相关问题。
二、讨论领悟,完善结论
在五环教学教学模式中,平等的师生、生生讨论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顺利建构生物知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生物知识,使其合理分工、平等探讨,由此归纳出有效的生物结论,构建生成性生物课堂。
就如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4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其综合整理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切片的制作方法等重要技术问题,由此引导各小组展开了生物实验,使其认真观察了各类细胞的具体结构,由此归纳出了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特点。如此,高中生则可通过实验现象记录有效数据,自主生成生物知识,很好地改善了本班学生被动接受现有结论的不良学习行为。
三、展示分享,提高效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展示分享环节可以有效训练高中生的表达能力,也可进一步拓展生生讨论范围,全面发散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由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因此,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也明确列出了“展示分享”环节,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切实解放学生,及时丰富课堂展示与分享活动。
在上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实验教学活动中,笔者就待各小组完成实验操作任务之后,直接组织了组际展示活动,由一组综合汇总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其余小组要认真倾听,及时补充与完善。如此,则可进一步发散学生的生物思维,使其在全班范围内参加科学讨论活动,而这就可进一步激发出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切实完善生物探究活动。
四、检测巩固,深化记忆
当堂检测教学活动可以实时巩固高中生的知识记忆,使其快速内化生物知识,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检测现阶段的知识盲区,使其及时查漏补缺。对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以精讲精练的原则来组织习题检测活动,切实训练高中生的解题能力,通过解题探究不断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就如在“人类遗传病”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生物课上展现了经典习题,包括人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规避方法等,由此检测了本班学生的知识盲区,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生物认识以理论知识为主,难以根据各类疾病的遗传规律来分析减少疾病遗传概率的可行方法。对此,笔者就重新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人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知识,重点分析了规避疾病遗传可行策略。
五、评价提升,完善反思
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因素,五环教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要设计“评价提升”环节也是为了切实发挥评价活动的导学、激励等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及时组织丰富的课堂评价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学习得失,由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就如在“染色体变异”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待学生完成了自主质疑任务、合作讨论、探究展示与当堂检测任务之后,组织了丰富的生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活动,以便及时优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使其归纳有效的生物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落实五环践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生物学习状态,使其自主建构生物知识,由此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主动落实五环践学教学模式,切实打造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计春娟.加强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8(12):35-36.
[2]茅柳燕.小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8(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