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明
董老師:“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句话是雨果先生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四年后,他创作《巴黎圣母院》时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原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详细谈谈“美丑对照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李恩泽:对照,就是将两种对立、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雨果先生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生动地刻画了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众多人物形象,让读者在强烈的对比中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物。
李俊仪:作品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卡西莫多外表的丑陋与艾丝美拉达容貌的美丽的对照。对于卡西莫多的“丑”,首先从选举“丑大王”活动中群众的反应可见一斑——“他从花瓣格窗洞里探出头来,奇丑无比的相貌使全场喝彩”。其次,借助艾丝美拉达的眼睛来折射卡西莫多的“丑”——“她的眼中则是陋形鬼面。姑娘在卡西莫多身上随时都能发现新的畸形。她简直不能理解天下怎么能长出这样奇形怪状的人来”。写艾丝美拉达的美貌,小说通过流浪诗人格兰古瓦的眼睛告诉我们——“她那纯洁的红唇半含着微笑;她那明朗而宁静的额头,有时蒙上思虑的阴影,如同镜子呵上了水汽;她那低垂的长长的黑睫毛,不时透出难以描绘的光芒,给她的形貌平添了温馨甜美的色彩”。让丑与美强烈对照,凸显了卡西莫多的奇丑无比,突出了艾丝美拉达的光艳照人,同时也为后面反衬卡西莫多心灵的高尚埋设伏笔。
钟雯雯:雨果先生对美神艾丝美拉达的美的描写,除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外,还借用她的歌唱来加以衬托,可谓笔触独特、恰到好处。比如:“她的歌喉犹如她的容貌,又如她的舞蹈,极为迷人,却又难以捉摸。”这里以视觉上能感受到的“容貌”“舞蹈”来描述她的歌声,突出了歌声的美妙、迷人,化无形为有形,富有诗意美。
符倩骅:李俊仪和钟雯雯两位同学从人物外形上谈了“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我要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谈一下我的理解。作品中既有艾丝美拉达心地善良与主教代理弗罗洛为人狠毒的对照,又有艾丝美拉达的专一、痴情与浮比斯的轻浮、忘恩负义的对照。小说中,艾丝美拉达富于同情心,大胆救下流浪诗人格兰古瓦,不计前嫌地给受刑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送水喝,这是她纯洁、善良的写照。而弗罗洛披着宗教的外衣,道貌岸然,垂涎于艾丝美拉达的美貌,对她威逼利诱,还嫁祸于人,干尽龌龊、肮脏的勾当。艾丝美拉达忠于爱情,知恩图报,痴情于浮比斯;可浮比斯竟是一个负心之人,他不仅抛弃了艾丝美拉达,还带人逮捕她。这些情节安排都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的成功运用。
董老师:大家从人物外貌和性格两方面,深入剖析了不同人物之间 “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就某个人物前后的变化而言,是不是也运用了这种对照的手法呢?请同学们继续来谈一谈。
邢益亮:是的。以敲钟人卡西莫多为例,对他的形象塑造,雨果先生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卡西莫多起初助纣为虐,帮助弗罗洛绑架艾丝美拉达,这是他人性丑陋的一面。后来他阻止了弗罗洛对艾丝美拉达的劫持,意味着他人性的苏醒。一旦他认清真相,就出手搭救可怜的艾丝美拉达,并对她关照有加。最后他把罪恶累累的弗罗洛推下钟楼。卡西莫多这个人物自身的美丑对照,彰显了他人性的蜕变。作品歌颂了这个“丑大王”蜕变后心灵的崇高与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陈才娇:后来,卡西莫多神秘地失踪,几年后,人们在鹰山地窟中发现了他与艾丝美拉达搂抱在一起的尸骸。这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彰显了“丑大王”对美神的挚爱,是他人性美的再度升华。
吴煜辉:我补充一点。小说中对敲钟人卡西莫多敲钟的描写值得细品,比如把八度音比作“一只在枝丫间跳跃的小鸟”,借助想象、联想,道出了这个“丑大王”第一次救出艾丝美拉达后内心的兴奋与愉悦,体现了他善良品质的复苏。
霍永强:由此可见,小说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塑造人物,在对比中凸显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身上的人性之光,彰显了真善美的释放。
董老师:通过《巴黎圣母院》的阅读分享,我们对雨果先生的“美丑对照原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手法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愿同学们亲近文学名著,汲取它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在文学的殿堂里收获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