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后习题 落实语文要素+

2020-09-10 07:22骆素红万国顺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事例要素习题

骆素红 万国顺

统编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实行双线来组织编排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地在教材的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这也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认真解读统编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会发现它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课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课文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过去,很多教师对于课文的重视远远胜过课文后习题。现在我们有必要认真钻研“课后练习”,了解编者的意图,重新审视课后习题自身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其重要性,并紧抓课后习题,有效地使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课堂活力,从而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积极了解课后习题,运用语文要素助力阅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起步,是阅读教学的手段,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中,结合课后习题的要求,恰当运用语文要素来助力阅读,就能让“好教”的教材发挥作用,实现“教好”的目标。如在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说出所列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色或事物,想象诗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进一步将想象到的画面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在学生正确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如在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想象战士们在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数次奋勇拼杀的场景,想象他们身上的盔甲已经被塞外风沙磨得破旧不堪的样子,而就在此时此地,战士们仍能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又该是多么震撼人心、令人感佩,进而体会诗人对边关将士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歌颂和赞美。朗读本诗时,前两句可以读得低沉、缓慢一些,读出荒凉、肃杀的感觉;后两句语速可稍稍加快,语调也可转为高昂,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和豪情。

再如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泪尽”二字,想象泪水都流尽了的痛苦,感受其中复杂的情绪。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年事渐高的诗人此时正身在南方,进而引导学生明白,诗中所写的“遗民”的所思所想,是诗人的一一种想象,其实年复一年地盼望王师北伐的,正是诗人自己。然后,结合诗题和插图,让学生想象一位老者在秋夜将尽的黎明时分步出篱门、面向北方叹息落泪的场景,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满腔悲愤与热切期盼。朗读本诗时,前两句可读得稳重有力,语速不要太快,读出中原山水的开阔、森严之感;后两句可用一种沉痛的语气来读,“尽”和“又”可稍稍加重语气,充分表达出诗中深沉的感情。

为更好完成“诗句是怎样表达诗人怎样情感”这个课后习题,在处理第三首古诗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先让学生结合“青春”的注释,说说诗句意思。再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和谁“作伴"?诗人现在已经还乡了吗?进而让学生明白这句诗说的是正好可以趁着春天返回故乡。接着,让学生交流读了这两句诗后的感受,从“放歌”“纵酒”“作伴”“还乡”中体会诗人愉快、幸福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明白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喜欲狂”的具体表现。本诗篇幅较长,指导朗读时,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读得平稳、流畅,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读到“愁何在"时语调可上揚,读出“喜欲狂”之感;读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时,可以读得丽畅淋漓些;最后两句则要读出其中的轻快、迅疾,表达出诗人的迫切心情。

通过紧扣课后习题,理解诗句、想象画面的教学环节,在把握诗句意思和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也有效解决了课后习题一的要求背诵课文,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也落实了本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语文要素。

二、巧用课后习题,梳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这是新《课标》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目标,应在每一篇课文中予以落实。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道课后习题: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本文是六年级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对学生而言,议论文还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可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介绍或不作介绍,重要的是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理清内部逻辑关系。在教学时,我先围绕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些内容,再让学生思考这些内容与课题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了解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后,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造词用语的准确严谨,并借助相关阅读资料进步领会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又借助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吴瑛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表达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不舍。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是因为他一生勤勤恳恳,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和张思德同志一样,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借助课后的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周总理,还是张思德,抑或是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刻理解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观点,深化了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和体会,也落实了该单元“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

三、整合运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写作技能

语文教材中的大量课文,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知识的广度,牢固掌握字词;另一方面是为了传授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每个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和姿态万千的段落安排手法,可以给予学生无尽的灵感,升华他们的写作认知和水平。如在学习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之后,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课后的小练笔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通过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正是对本课学习的巩固和运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确立自已想要说明的观点,如,“有志者事竞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然后围绕观点初步选取事例,组织学生同桌交流,互相评对方所选取的事例是否能够说明观点。在交流过程中,我适时加以指导,还注意提示学生,在不同的事例之间加上过渡语,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写完之后进行交流评议,评议的重点放在审视具体事例是否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例的叙述是否有一定的顺序上。通过这个回顾课文写法进行仿写练习的环节,达到了提升学生写作技能的目的。而统编教材课后还有很多这样的写作练习,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要重点练习外,拓展一些课后创作,让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不知不觉提升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语文要素积累奠下基础。

课后习题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入研读编排意图,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把它作为我们教学的风向标,认真备课上课,将课后习题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使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使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事例要素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例”后有“析”方可取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