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足以代表整个时代的名词,教育领域也有意识地追求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也诞生出一类兼具课程教学特征和浓厚互联网气息的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本文主要在分析现阶段各个学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情况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之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思路,希望以此为学校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过程;应用思考
在线开放课程,是指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在线”(可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观看)和“开放”(作为一种优质教学资源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类型及课程教学模式[1]。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各个学校的关注,认识在线开放课程之建设现状、应用优势与科学应用思路,也因此尤为必要。
一、现阶段在线开放课程在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
(一)思维固化,准备不充分
当前,许多学校都未能与时俱进实现观念更新,没自建立起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全面认知,仍然以一种固化思维对待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没有为建设信息时代所催生的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资源做好充分准备,导致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水平均处于较低层次[2]。具体而言,学校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时所存在的思维固化和准备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许多学校的教师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理解存在较大误区,他们认为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课程之间并无太大差别,在线开放课程只不过是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对传统课程进行简单复制,导致他们仍然以传统课时与教学思路去制作在线开放课程,没有把握住在线开放课程的本质及内在特征,造成其所制作的在线开放课程过度冗长、缺乏特色、过分追求面面俱到而忽略对重难点进行突出;(2)许多学校的教师对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缺乏积极性,态度比较消极,认为课程建设不如科研工作重要,主体性不足;(3)学校未能给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有重视,既没有进行统一建设规划,又没有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在线开放课程开发规范,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认知偏差和消极态度。
(二)课程杂乱,质量一般
现阶段,许多学校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时,仍然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错误倾向[3]。这些学校虽然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在线开放课程,但这些在线开放课程既没有形成完整、有层次性的体系,又无法反映出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质量非常一般[4]。由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因此这种一味追求在线开放课程数量的做法,对于学校各方面教育资源而言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消耗,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在引进在线开放课程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考虑自身实际课程建设需求、课程教学需求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而仅仅将知名度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引进标准。由于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上皆存在差异,因此这类随意引进的在线开放课程,不仅无法发挥效果,而且还进一步加剧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杂乱,影响课程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企业涉足,课程过于商业
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些互联网企业从在线开放课程中看到了商机,纷纷涉足此领域,也推出了两种相应的商业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其一,互联网企业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以市场方式来运作在线开放课程,将这些在线开放课程出售给各个学校;其二,成为学校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的赞助商,为学校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资金及相应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现阶段,这两种商业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弊端都比较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线开放课程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最重要的建设目标并不是企业的商业利益,而是辅助教学、改善课程教学质量。商业化模式下,对于商业利益的强调与追求永远是企业摆在第一位的内容,这就导致一方面企业自身无法打造出完全契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在线开放课程,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会使学校的在线开放课程染上过重的商业气息,偏离其教育教学资源本质。
二、在线课程应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体现
(一)符合教育部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及管理的主体,符合教育部在2015年所出台的相关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之理念与精神,是学校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实现自身课程教学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校综合竞争力加强。目前,教育部十分重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正着力推动各个学校成为这三方面工作之主体,并己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项目。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提高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和应用水平,显然与教育部要求相符[5]。
(二)促进教学转型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还能够促进学校教学实现转型和创新发展[6]。由于在线开放课程具备与传统课程相异的一系列特征(时长更短、内容重难点更突出且层次性更强、内容丰富度高、形象生动趣味性强、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参与学习者的学习主体作用可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学校势必不能以传统教学理念和
作者简介:仇新红,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电子商务教学。教学模式去对待在线开放课程,而必须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及学生之间互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而有利于学校探索一条全新的教学发展道路,实现教学水平提高与质量改善,与时代发展同步。
三、教学过程中应用在线课程的具体思路
(一)建设特色课程,明确建设方式
要想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各个学校必须提高对于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重视力度,扭转存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中“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趋势,将质量作为衡量在线開放课程建设水平的首要标准,力求打造出充分反映本校办学特色及学科教学优势的特色在线开放课程,让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学校文化晶牌的重要内容[7]。为此,各个学校应全面了解本校各个学科的发展状况,明确自身优势学科及优势学科下的优势专业课程,以其作为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建设的核心与重点,集中本校优秀师资力量、全面整合本校优质教学资源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来进行特色课程建设,充分保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切实解决课程杂乱之不足。与此同时,各个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人负责领导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明确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方式,并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教师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从而有效保障其所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此外,各个学校还应制定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标准,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课程质量评估小组,负责在建设小组完成课程开发后,对其所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质量评估,并给出合理建议,推动建设小组对课程进行多次完善和优化,从而切实提高本校开发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水平。
(二)更新落后理念,提高建设能力
针对当前存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中的思维固化及观念落后问题,各个学校应着力推动教师实现理念更新,促使他们充分认识课程建设之重要性,让他们将课程建设摆在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8]。为有效提高本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能力,各个学校一方面应引入专业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及专业摄影人才,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保证在线网络课程顺利开发,另一方面则应面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小组的诸位教师开展主题培训工作,帮助建设小组的教师形成对于教育部相关要求以及在线开放课程标准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掌握在线开放课程应具备的特征、具体的开发建设方法以及使在线开放课程内容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具体措施,切实强化他们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校际合作,邀请其他学校负责开发建设在线网络课程的教师走入本校开展讲座活动,分享相关心得体会,借鉴率先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已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的其他高校在建设开发方面的经验和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教学需求对其模式和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得到最适合自身的建设模式和方法,有效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
(三)完成资源整合,促进平台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在线开放课程,除重视开发特色课程、提高建设课程能力之外,还必须重视将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主体——学生调动起来,促使他们主动按计划及时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学习[9]。如果不能充分保证学生自觉学习在线开放课程,那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就会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发挥其对于课程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为此,各个学校必须以“平台思维”取代盲目引进其他学校所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的做法,即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平台上以学科为主题,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让学生得以在网络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学校可以打造“必修+选修”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模式,其中必修课程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确定,选修课程则由学生根据学分计划和个人兴趣爱好自主搭配选择,以此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有效地完成這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学生学习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便利,各个学校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保证平台的稳定性,防止平台出现崩溃情况。除建设网页版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建设之外,各个学校还应开发与移动智能设备相匹配的在线开放课程APP,以此把握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之机遇,进一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po7在资源整合方面,各个学校同样需要加强校际合作,除在平台上引入其他学校的在线课程之外,还需要推动其他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互动,及时在平台上为本校学生答疑解惑,从而保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个学校将在线开放课程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既是符合教育改革趋势的正确做法,又是推动自身教学质量改善和教学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个学校必须正视当前存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中的思维固化、理解不到位、应用准备不充分、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重数量而轻质量、商业气息过重等一系列不足,并通过落实建设反映自身办学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提高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能力并在全面整合各方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平台等科学思路,来切实增强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在线开放课程:内涵、模式、设计与建设--兼及智能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8(4):71-80.
[2]刘志明,王砥,梁大鑫.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思考[J].广东化工,2018(6):252-253.
[3]张臻.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模式变革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1):21-26.
[4]春晖.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4):92-93.
[5]苗琰.高校如何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J].文教资料,2018(13):194-195.
[6]倪燕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思考闭.大学物理实验,2018(5):130-132
[7]殷秀梅.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学园,2018(28):84-85.
[8]彭勇,董崇杰.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J].计算机时代,2018(7):86-88
[9]尤佳.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界,2017(18):155-156.
[10]张宇鹏,辛红,云广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实践[J].智库时代,2019(07):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