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理综科目,是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相互促进的科目典型。在化学教学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化学实验同样重要。本文将围绕化学实验讨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9
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动手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概念和原理等。实验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化学的知识点多且零碎,有些知识看似容易,实际理解其本质却十分困难,尤其是进入高中以来,化学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很难产生兴趣。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纯性的知识授课形式,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也就失去了兴趣。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接触的是一些具体的实验器材,不再是单调的教科书,学习的是生动、鲜活和动态的实验,不再是死板、静态的知识性传输。这样,学生当然会对实验、对化学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动手去做。并且学生为了完成、做好一个实验,肯定会认真地研究学习教材,广泛地翻阅资料并积极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观察也是一种好的习惯,它能够让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学生要善于观察,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在化学实验中,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拓展思维和创造力。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任务以及注意事项等,告诉应该观察哪些方面,这样就避免学生的观察有很大的盲目性,以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尽量做到全面,比如认真观察熟悉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的全过程,特别要注意短暂出现的化学现象,及时对实验进行记录。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精神,如认真、仔细、严谨等。
3.拓展学生的思维。实验都是围绕某个化学原理或者知识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受挫,这正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好时机,因为受挫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尽量先不要参与,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都是为了证明或者发现某个原理,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用探究的眼光对待实验,并由此获取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
实验是学校化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与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有关。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差,所以提高实验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实践,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转变教学理念。化学教学长期以来采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教材中的实验部分。许多教师觉得让学生做实验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把实验用“讲”而不是“做”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结果就造成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方法不能完全掌握,甚至只在课本上见到过实验器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思想带入课堂,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讓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还要在课堂上减少理论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发现本质。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授课的地点由“教室”转向“实验室”,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对化学产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了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在实验中要彻底改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动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只是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另外,学生也要减轻对教师的依赖性,在实验中能够独立、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立足教材,优化设计。化学中的实验是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所以教师要从教材出发,让实验充分体现出教材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学会教材知识,学好教材知识。教师的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教材中的知识点注重基础,实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进一步拓展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多次实验后能够对化学进行知识建构,找到化学的基本规律。教师要根据教材对实验进行优化设计,理清思路,循序渐进,还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准确高效以及环节之间的衔接,让整个实验过程有序开展。
3.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增加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带着探索发现的眼光认真学习、研究教材,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大胆质疑,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自己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由教师做示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和规律,然后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提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不管提出的问题有没有价值,都要给予表扬,以保持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另外,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还要注意形式的灵活性,不再用类似课堂教学的方式限制学生的行为,而是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最后进行结论的分析和分享,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资源。
关于教育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对实验教学也要用发展的眼看待。教师在实验教学推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探寻教学规律,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实验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符合化学教育的需要,从而切实起到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水平,培养各种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世明,杨香涛.浅谈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理化学习,2013(3):75.
[2]徐琴.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