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86-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2017-2018年参加NBA与CBA季后赛的核心后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形态上,CBA核心后卫的身高与NBA没有太大的差距,但队员体重偏轻,CBA队员平均年龄偏小。进攻能力上,与NBA相比,CBA本土核心后卫的投篮命中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出手次数相差较大,助攻能力较差。防守能力上,CBA后卫争抢篮板球能力较差,争抢意识不够。
关键词 NBA CBA 本土核心后卫 身体形态 攻防能力
一、文献综述
金慧娟在《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1]说明中国队后卫运动员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对抗能力与其他球队后卫运动员比较略处劣势。
胡茂全在《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2]中指出我国后卫的视野不够开阔,传球时机不到位,助攻和进攻能力较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7-2018赛季季后赛NBA16支球队的4名本土核心后卫和CBA10支球队的4位本土核心后卫球员的身体形态和技术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CBA后卫4人分别为郭艾伦、西热力江、方硕、赵睿,NBA分别为布拉德利·比尔,维克托·奥拉迪波与詹姆斯·哈登,斯蒂芬·库里)。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网络资源进行了文献检索,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文献,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对比分析法
运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取95%为置信区间,即P>0.05说明对比双方存在差异的可靠性偏小,P<0.05说明双方存在差异可靠性较大,P<0.01说明双方具有差异可靠性很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CBA与NBA核心后卫的身体形态、克托莱指数和年龄特征对比分析
1.身体形态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后卫在身高上没有表现出差异。在体重上,CBA的四个后卫与NBA的四个后卫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6.75kg的体重差距从侧面反映出CBA四个后卫在身体对抗方面会相对弱一些。
2.克托莱指数
克托莱指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运动员肌肉质量和肌力的优劣。表1可以看出CBA四个后卫和NBA四个后卫在克托莱指数上没有差异,但是差距还是相对较大。
3.年龄特征分析
根据表1可知在年龄方面CBA的四个后卫与NBA的四个后卫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非常小。
(二)CBA與NBA核心后卫的进攻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1.得分、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对比分析
从表2可看出在得分方面CBA后卫与NBA后卫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在场均出手次数上,CBA四个核心后卫与NBA有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命中率上, CBA四个后卫与NBA存在差异可能性非常小。
2.三分球能力对比分析
一个敢于投三分,并有着高三分命中率的后卫,往往会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表2说明在三分命中率方面CBA核心后卫与NBA核心后卫存在差异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场均三分出手上相差了几乎三个三分,从侧面反应了我国后卫在组织进攻创造出手条件和心理素质上与NBA有所差距。
3.罚球能力对比分析
如表2所得CBA四个后卫与NBA四个后卫的平均罚球命中率相等,没有差异。
4.进攻篮板球、助攻以及失误数据对比分析
由表3可知在进攻篮板球方面,CBA的四个核心后卫与NBA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非常小。在助攻防方面,存在差异可能性也非常小。在失误上NBA四个后卫与CBA四个后卫有存在差异的可能。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NBA联赛中激烈的身体对抗和快节奏的进攻防守造成了后卫的失误比CBA多。
(三)CBA与NBA核心后卫的防守技术特征分析
1.防守篮板球能力
表4的对比分析得出在后场篮板球方面,CBA后卫与NBA后卫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差距却是不能忽略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后卫在判断篮板球和身体条件方面与NBA后卫有一定的差距。
2.抢断、盖帽以及犯规能力
由表4可见在抢断方面差异的可靠性偏大。在盖帽方面,CBA四个核心后卫与NBA相比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身体条件上的差异。在犯规方面CBA后卫与NBA存在差异的可靠性偏小。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身体形态上,CBA与NBA本土核心后卫相比主要表现在体重上差距比较大。日常生活训练中CBA核心后卫队员应遵循营养师和体能教练的安排,注意补充营养、合理膳食,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围度与身体对抗能力。
(二)在进攻能力上,CBA与NBA本土核心后卫相比,但是主动创造进攻得分能力与组织串联球队能力差。平时的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后卫队员的助攻和得分能力加强练习 ,在比赛中敢于进攻;加强三分投篮的训练提高命中率、增加得分;加强后卫的突破、传球和助攻能力。
(三)在防守能力上,CBA与NBA本土核心后卫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篮板球的争夺和盖帽能力上。教练员要督促球员在比赛中要积极的拼抢篮板球,注意卡位;加强弹跳能力的训练,注意把握盖帽的时机,在比赛中积极寻找身体对抗。
参考文献:
[1]金慧娟,吕荷莉,陈志强.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3:25-29.
[2]胡茂全,孙庆祝,荣华.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01:34-39.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