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黄琳斐
中图分类号:G81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6-022-02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强。我国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可充分突出文化价值,但是,从民族体育文化运转的现状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滞后性。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绣球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壮族绣球运动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现状,绣球运动作为民族体育运动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采取与旅游业相结合、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以及加强建设理论体系的措施更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少数民族体育;绣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强。我国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凸显文化价值。传统和现代的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和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传统文化是文化,重建道德教化和资源和社会团结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更形成了世界文明的价值元素。随着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壮族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绣球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增进壮族人民身体健康、加强民族团结、满足壮族人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主要措施之一。广大壮族人民热爱绣球运动的激情在党的民族政策和人民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被重新激发出来,千百年来形成深厚的绣球历史文化底蕴正在转化成能量释放出来。
一、研究意义
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试图找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为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思路。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与沿线国家体育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机,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外交,服务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广西地处三南的东盟国家相交的优势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广西体育交流新局面。
二、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强。我国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凸显文化价值。传统和现代的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和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传统文化是文化,重建道德教化和資源和社会团结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更形成了世界文明的价值元素。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选择壮族传统运动项目—绣球作为其单项项目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绣球运动文化传播分析
绣球作为民族项目,普遍分布于云南、广西等边境地区,而边境地区国内国外的文化差异较小,在民族文化交流上也较为频繁,在“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边境地区的人们通过民族特色体育运动促进国家之间和谐发展以及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贸易等合作。 在中国与边境国家的广泛合作中,绣球运动对于广西、云南边境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如:缅甸,中缅边境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通过绣球运动等民族传统运动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丰富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生活文化需求,丰富促进民族团结,拓宽中缅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交流,对建设和谐边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过绣球运动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参与我国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与其他赛事不同,少数民族运动会具有趣味性、民族性、社会性、竞技性的特点。绣球作为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是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赛事,众多民族和运动员的参加。
在近几年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体育发展也逐渐被国家政府所重视,也受到社会各族人民的关注和参与,各民族特色项目逐渐标准化。在广西壮族地区民族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背景下依靠广西壮族地区与东盟国家相邻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绣球运动吸引东盟国家参与到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来。
四、措施
(一)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渗透力强、区域性明显的、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在广西地区绣球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运动之一,具有艺术性、区域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等特点。体育产业被认为是现代的新兴产业,而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通过绣球运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业相结合的道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绣球体育运动与旅游产业产生具有强烈的关联效应,利用民族运动会和旅游旺季,采取与绣球运动结合的方式,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优质的绣球项目,与国外游客拉近距离,给予他们更对参与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拉动经济发展,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民族体育的传播。
(二)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
高校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精英部分,它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同样利用高校资源直接服务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对绣球运动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三)有效运用大众传播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绣球这种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性强的体育项目更应该扩大传播来增加熟知度,通过运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对绣球运动相关的民俗活动或国际交流活动进行广泛传播,如:民族运动会、壮族“三月三”等活动进行传播,通过对赛事或活动传播让跟多人了解绣球运动,尤其是广西沿边国家,宣传绣球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主动参与民族运动会和民俗节日中,对绣球运动实现国际化有着积极地作用。
五、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追赶政治风向标,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重视民族固有的世界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充分凸显文化价值,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来看,人们的绣球运动对保护和传承强度不足,以至于在中国-东盟系列赛事中没有能够发挥它的风采,为能弘扬绣球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应秉承国际化的理念,以绣球为契机提高民族自信,立足于绣球自身的民族特点,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加大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力度,利用民族运动会项目多样化的特点,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绣球运动得发扬光大,得到世界的认可,受世界所喜爱。
参考文献:
[1]陈立生.“一带一路”视域下文化“走出去”的逻辑理路——基于广西文化“走东盟”的实践思考[J].学术论坛,2019,42(06):1-7.
[2]陈悦柏.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广西学校东盟大众体育多元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9(25):10-12.
[3]徐英微.“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06):56-60.
[4]薛宏波,程文广.“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74-80.
[5]刘扶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J].体育科学,2019,39(10):3-10.
[6]王成科,宋晓宇.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以左江流域靖西绣球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42-45.
[7]董国荣. 民族体育文化跨境交融对中缅边境地区和谐发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