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2020-09-10 07:22:44李喆
体育时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李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58-02

摘  要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对于人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个性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于自己的个性养成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个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体育教学也应该尊重和配合学生的个性称重,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认识到自己的差异。本文在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个性  教学改革

独一无二的表现在于我们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性格,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的展示代表着这个人的一些经历,体现的是这个人在不断发展的事件当中形成的性格。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在个性的成长当中受到的影响是众多的,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就是来自于学校课堂的教育,在学生的个性养成方面,文体类课程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内在遗传因素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前提。而教育因素是人格形成的后天条件,是人在不断的生活发展当中能够得到的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其中,教育因素对人的个性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一个人的性格对于这个人之后的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这个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这个人慢慢的向上发展,让这个人的生活和追求得到实现,但是不良的个性发展会让一个人陷入无底深渊,会让人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慢慢的陷入歧途,如果事情发展的更大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

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需要不同个性的人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历史和社会的必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一个优良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性格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也是这个人在不断发展当中的动力体现,在当下的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优秀的人在个性特征的养成上面是一种积极阳光的体现,反之则不然。我们的社会需要发展也就需要更多的积极展现,因此在现在的发展当中更加重要的就是我们个性的良好养成。

马斯洛认为,人类人格发展最完善、最先进的形式是人格。在心理学上面所讲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就是人格的健全。我们的内在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表现,内在的发展和外在的表现是一种生理上面的和谐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富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的就是这种完整的人格,因此想要创造出一种高效率的人格展示就应该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二、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

教学体制改革是当下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中,学生对于个性化的养成有了更多不同的体现,在现在的发展过程当中,学校的教学体制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环境发展有一定的相悖情况的产生,我们的学生在面对社会的发展要求时,现有的教学体制已经不能够完全的适应这种社会发展了。因此学校针对于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文体同时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针对于体育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体育课程本来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本的课程设置,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生理影响在于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魄以保证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有更好的发展。在心理的影响上面,能够保证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

现在的教学发展当中,对于课程的改革标准在于将学生的主要诉求放在第一位,对于各个课程的改革都应该遵守这一个改革原则,现在的课程改革就是在于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的改革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的时候也应该尊重这一改革原则,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应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形成多趣味的体育活动:手段教学方法应是:在体育教学领域,根据课程的需要,为师范教学提供一定的时间,根据场地、设备等条件组织多篇文章供学生选择练习,除了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在老师提供的文章中选择喜欢的练习对象。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的教学活动当中应该注意对于学生的兴趣养成,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意识以及性格个性。

三、在体育教学当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个性

(一)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必须仔细辨认。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展现个性。孤独于外者或者是热闹在世间,文静体会世间的万物发展还是热闹的想要上天入地,这些都是学生鲜明的个性体现,在外在的展示上面,一目了然。对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分析。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引导和教育他们。

(二)承认人格差异的存在。人和人的生长环境是不同的,学生因为家庭成长的环境不同,学生在思维的养成和个性培养上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个性在学生的运动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运动能力和运动负荷上面的差异表现。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有区别的,在教学模式上面应该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一对一的分类教学。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整个个人意识的核心表现,代表着一个人的人格养成和发展的水平。在体育运动的教学活动当中,在学生面对与体育运动的表现上面展示的就是这种核心意识,这种意识渗透着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表现水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影响因素。作为教师的工作职责就是有目的的培养自我意识,将学生内部的个人精神素质作为外在的表现和学习的催动力,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把握自己的体育学习问题,为自己的人格发展形成一个理想的养成环境。

(四)心理训练体现在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心理以及意识的养成应该在每个时间段内体现出来,学生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对于学生心理以及意识的培养。

(五)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尽可能自主地开展活动,提供更多的自由,从而把学生体育活动的被动驱动转变为主动追求。

四、学生个性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硬性

(一)就教育内容而言,有的学生操练得很认真,有的则脱光了衣服。原因在于他们的不同利益。缺乏兴趣会导致智力活动水平下降,无法激活身体运动能力和大脑抑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会导致事故,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二)学生的人格类型也会影响教育效果。人格有两种类型:内向型和敲诈勒索型。延长者活泼开朗,反应快,运动能力强;内向者性格古怪,反应慢,运动能力弱。如果忽视这种人格差异的存在,因此,学生心理不良,影响教育效果。

五、个性发展与体育教育相融合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分组,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物理紧密联系起来。例如,篮球是一项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好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分组学习。学生热爱某项运动,愿意参加。他们的动机是向上的,他们喜欢竞争过程。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

(二)将两者不同个性的学生搭配组合。生活型和内向型可以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相互感染,引导整个活动的氛围。这样,才能相互影响,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加理想的环境,把优质的教育效果与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普通人开始关注学生的人格文化。体育教师应把研究学生个性发展放在体育教學的重要位置,体现当代体育的人性化。

六、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能帮助学生在个性的养成上面能够更加积极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之后面对的困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马永利,刘雨泽,等.瞄准首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二):递进与层面[J].体育教学,2020,40(3):36-39.

[2]张涛.生命哲学视域下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5):5-5.

[3]徐康.论实施休闲体育观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0(6):2-3.

[4]杨德芳.体育舞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3).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初探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8:27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1:50:0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个性的发展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3:48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