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五四新青年的历史特质及其时代价值

2020-09-10 22:41:38陈诗淼
今古文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摘要】 五四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着先锋作用,在中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中,青年特性与时代特征相交融,形成了五四青年鲜明的历史特质,这些特质生成了中国新青年的群体基因。中国新青年正是继承了这些特质的合理内核,新时期青年运动才成为了民族复兴的有生力量,五四青年的历史特质彰显着时代价值。

【关键词】 五四青年;历史特质; 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1-0060-02

五四运动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孕育了五四青年。经过中华民族救亡与复兴历史征程的世代洗礼,五四青年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质,这些特质在与时代的交融和积淀中形成了中国新青年的基因,引领着百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走向。

一、“五四精神”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学生运动领袖罗家伦就在《“五四运动”的精神》中指出,“五四精神”是三种精神,即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判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 ① ;陈独秀在“五·四”一周年后刊文认为,“五四运动重要的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精神” ②;李大钊把五四精神则概括为“爱国”“直接行动”“人类自由”。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人们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刻和丰满,“五四运动”更具时代意义的精神内涵被不断挖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中认为,五四运动“表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进到一个转变点了……不是再来一次失败,而是要转变到胜利的方面去了” ③。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 ④。在五四运动10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二、五四青年的历史特质

五四精神引领中国青年成长,在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形成了中国青年“责任担当、唤醒启蒙、勇立潮头、开放自觉、科学理性、实践行动”的历史特质。

(一)责任担当。“五四运动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此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运动”,他们强调“牺牲精神”和“民众自决” ⑤。毛泽东同志认为“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⑥,他对青年学生在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中所表现出的先锋作用和社会担当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唤醒启蒙。近代以来,垒卵中的中国从各个层面探索出路,最早是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接着是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还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旧式农民抗争,几乎所有社会变革的可能都进行了尝试,失败后,人们将视野转向了文化层面。“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五四运动正是从文化层面进行反思,求新求变的伟大运动。在各种新思潮的激荡中,五四一代青年的中坚力量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从爱国主义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三)勇立潮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开创性毋庸置疑。运动中的青年“直接行动”,勇立潮头,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五四青年的作用,他说“‘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⑦。五四青年这种勇立潮头,勇于开创的精神对后世青年影响深远。抗战中的“一二九”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二一”“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等,青年学生都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打头阵、当先锋,被毛泽东称为是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四)开放自觉。五四时期,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放眼全球,将开放与思想文化革新结合了起来,把“赛先生”和“德先生”请进了中国,并最先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须要“民族自知”与“民族自觉”。几千年的封建桎梏,一旦找到出口,便呈井喷式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倡导者们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家族文化,“全盘西化”曾一度一呼百应。但针对新文学过分年轻、稚拙,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并认为这种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离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根基,简单模仿西方文化只能是牙牙学语。

(五)科学理性。坚持科学理性,是五四精神镌刻在近现代中国青年身上的又一特质。爱国激愤背后的治制寻思是理性的。就在五四运动席卷全国之际,一场关于五四示威游行事件涉及的法律与道德的辩论掀起了。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中,指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为成立时……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加暴行于他”,不能“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 ⑧。这個主张当时看似荒唐迂腐,但却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强调了法治精神,体现了一个思想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思考。

(六)实践品格。五四运动孕育了青年的实践品格。五四青年们不再坐而论道,而是振臂高呼,并始终站在运动的前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斗争气概,在救国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践与行动是近代以来中国新青年人格模式转变的关键因素。实践中,五四青年们打破了封建礼教下保守、依附工具型人格模式,实现了向开拓、追求民主型人格模式的转型。

三、五四青年历史特质的时代价值

五四青年的历史特质在五四运动后100年的青年运动中延续升华。改革开放一代青年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建设精神是这一代青年人对五四精神的继承,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时代品质。五四青年的历史特质是中国新青年的基因,是民族复兴时期青年运动发展的基本因素。理性爱国、肩担大义、积极行动和坚定自信是复兴一代青年运动的时代内容。

(一)理性爱国。爱国是理性和具体的。改革开放之初,有人鼓吹所谓“蓝色文明”,与真正的爱国背道而驰;我们要将狭隘民族主义与理性爱国主义区分开来,一方面,既要反对借“理性”,把爱国指责为“狭隘民族主义”,也要防止以爱国之名,行“狭隘民族主义”之实。

(二)肩担大义。今天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正处在一个矛盾多发、变动加剧的发展阶段。当前局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社会危机。面对时代的召唤,历史的要求,广大青年更要认清时代赋予“复兴一代”的使命,毅然担起民族复兴的重担。

(三)积极行动。弘扬五四青年“直接行动”的精神,行动起来,不空谈。首先要有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其次是要找准实践的方向,要积极利用各种志愿服务的机会,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提高观察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萌生群众感情。

(四)坚定自信。五四青年通过不懈的探索,寻求到了共产主义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则是当代青年追随的真理。我们没有理由籍借时代变迁,而改变被历史证实了的选择。回首这些年,正是始终坚持这一道路、理论和制度,我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坚定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征程上青年运动的根本遵循。

四、结论

五四运动及其所孕育的五四精神的内涵与性质决定了五四青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这与五四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先锋作用紧密相连,也与青年特性、时代特征和民族发展进步要求相契合。这种契合与交融滋长出了中国新青年“责任担当、唤醒启蒙、勇立潮头、开放自觉、科学理性、实践品格”的历史特质,这些特质厚实而凝重,渐成为中国新青年的群体基因。因循这样的基因,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时期,五四青年的历史特质更具时代价值,理性爱国、肩担大义、积极行动和坚定自信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要方向。

注释:

①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8页。

②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0页。

③毛泽东:《五四运动》,发表于1939年5月1日。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2月8日。

⑤倪邦文:《五四精神与青年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⑥毛泽东:《五四运动》,发表于1939年5月1日。

⑦毛泽东:《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延安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39年5月4日。

⑧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3页。

参考文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宿迁: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袁偉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王东.五四精神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6]郭贵儒.青年运动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张玉虎.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运动观[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作者简介:

陈诗淼,男,福建南安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青年研究。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价值工程(2016年35期)2017-01-23 17:01:20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青年时代(2016年31期)2017-01-20 00:12:19
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法制博览(2016年12期)2016-12-28 13:44:03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 17:35:50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1:35:28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13:48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31:51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07:07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