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0-09-10 07:22黄锐张昊
体育时空 2020年14期
关键词:战术意识培养研究篮球教学

黄锐 张昊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102-02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时对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主要从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学生战术意识出现的成因,其次是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相关策略,最后结合实际,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篮球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增强攻防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希望本文能够为目前篮球教学训练时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篮球教学   战术意识   培养研究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这项运动不仅要求参与者具有非常过硬的技能,还需要参与者具备一种良好的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参与者在篮球比赛中保证一种协调的行动力,有效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员而言,战术意识不仅可以保证其在比赛中能够发挥良好,还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所以,培养战术意识在篮球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战术意识并不是运动员与生俱来的技能,这种技能需要运动员在后天的篮球生涯中进行持续不断的训练才会得以提升。

一、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篮球训练中的战术意识,主要指的是篮球运动员在进行篮球訓练或者篮球比赛时,能够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来确定出合理的运球方案,并开始有效实行的策略。而这种战术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在进行篮球比赛时针对具体的比赛状况做出的反应和行动[1]。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运动员需要根据篮球比赛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战术反应;第二部分是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应变的过程。把篮球战术意识分开来讲就是进攻战术意识和防守战术意识两个模块。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并不是进行重复训练就可以养成战术意识。而学生战术训练的养成需要经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长期的训练才有可鞥会逐渐形成。

二、影响学生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

教师在进行篮球技能训练时,对象是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他们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运动基础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都会对他们战术意识的形成造成影响。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篮球非常热爱,而有部分学生就对学生没那么热爱[2]。对篮球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相应的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比较高,战术意识的羊城也会相对较简单;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对篮球兴趣缺缺,所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较弱,他们养成战术意识的过程也较为艰难。另外,学生的运动素养也会影响到学生战术意识的提高,运动素养,主要是由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两部分组成。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术和运动知识越多,其养成战术意识的可能就越高。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影响学生战术意识形成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的体能挤出基础,学生的体能基础越高,形成战术意识的过程就越简单;反之学生体能基础越低,战术意识形成的就越困难。

三、培养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且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又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仅靠教师短暂的训练而形成[3]。对于篮球教学而言,战术意识的重要性不亚于篮球技术,甚至比篮球技能更加的重要。因为对于篮球运动员而言,篮球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而提高的技能;而篮球比赛中的战术意识却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走势,运动员如果缺乏战术意识,即使有着再精湛的技术,也不会运用。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时一定要对学生展开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培训,提高对战术意识的重视,将其与战术技巧和战术训练统一进行训练。

(一)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培训

与其他运动不同的是,篮球运动是一项拥有着完整理论体系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之余一定要加以对学生进行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能够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明确篮球的运动规律、特点以及原理。只有学生足够的了解篮球,才能在实践中有一个更好地发挥[4]。值得一提的是,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会严重影响到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但是,教师也不能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篮球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

(二)掌握战术配合的基本规律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篮球运动中要求战术配合要具有机动性和应变性。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训练教学中帮助学生熟悉战术配合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养成一种配合意识[5]。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明确学生的每一个战术位置和相应的跑位节奏、跑位路线以及篮球的角度。最后,教师需要促使学生由战术行动深入到战术配合,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最终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在篮球比赛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全队队员做好配合,自始至终全队都是一个整体。在进行篮球比赛时,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一个队员准备进攻时,会低头持球或者运球,这时有队友有了好的得分机会,而持球队员由于低头,并没有把握住最佳的传球机会,影响到比赛得分;其次还会有一种状况就是,有的队员在进行防守时由于无法权衡队友、球、区域以及篮筐之间的位置,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状态,导致漏球,也影响到了比赛的胜利[6]。以上两种情况,都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所以导致运动员在比赛时是处于一个思维混乱的阶段的。基于这种状况的发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一定要是学生养成正确的攻守技术动作,使学生保持一种标准的攻守站姿,通过对学生动作的强化来培养出学生的观察意识,最终使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提升篮球战术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篮球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应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样可以通过教学训练获得。想要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篮球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技术的训练,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经过了周而复始的训练,学生就会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当学生拥有了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中自然会得心应手,学生在赛场上也拥有了灵活的应变能力。

(五)强调篮球意识,注重结合技术

篮球运动是一项强调技术的运动,无论是篮球功底的训练还是篮球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一个好的篮球运动员必然是技术方面的高手,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应当在强调篮球战术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篮球技术的培养,让技术成为篮球意识的好帮手,帮助球员更好的在实战中实现进攻和防守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比赛。

(六)通过实战培养学生篮球意识

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最好途径是实战。在平时的篮球课堂上,老师总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打教学比赛,很少去刻意地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思想。在篮球比赛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意识都起着主导作用,而实战能非常好地体现篮球比赛中的对抗性。所以,在平时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暂停来讲解比赛,使学生能更好地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改正。在瞬息万变的篮球赛场上,游刃有余地发挥攻防战术。

四、结语

高校的篮球教学训练,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战术意识对一场球赛的输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篮球训练和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训练和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上,不断钻研、大胆创新,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并帮助学生将战术意识运用于比赛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篮球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战术培养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篮球教育事业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国家培养出更多专业的篮球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汉,任春香,祝振军.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9):96-97.

[2]郑汉,任春香,祝振军.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8):100-101.

[3]陈想红.浅谈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201-201.

[4]薛来何.高校篮球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611,614.

[5]卢适,黄宏.论中学篮球教学训练对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4):66-68.

[6]李辉.如何训练中学生篮球队之我见[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335-336.

猜你喜欢
战术意识培养研究篮球教学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中战术意识培养的研究
浅谈手球训练基本方法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