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社会课教学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020-09-10 20:25周锦山
南北桥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初中

周锦山

【摘    要】新课程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与此相适应,初中社会课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学艺术——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展现教育智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等。

【关键词】初中  社会课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03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初中社会课教学课堂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已经成为每一个社会课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堂精彩的、高效的社会课教学,应该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是一场师生合演的“双簧戏”,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社会课教学质量,才能真正适应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那么,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知识教学中,老师单纯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主体性受到了漠视和排斥。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不厌其烦的讲解,学生在台下一味的聆听,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分析哪些为重点知识、哪些是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内容,反而直接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容器,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1]。要想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意识到自己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社会课可读性较强,很多内容学生只要阅读即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教材,对于一些内容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与思考,这样就能让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同时也能节约不必要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发挥教学艺术——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初中社会课教学中,要想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轻松且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且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及看法,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为此,社会课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多了解、关注学生,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并以此来改进自身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课堂氛围中表达自己、激活学生思维,进而真正有效实现初中社会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社会课教学课堂之上的话,就能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作用,从而真正有效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展现教育智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发挥学生主体能力

囿于学生在学习时的个体差异性,初中社会课教学中要想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展现高度的教育智慧。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升。为此,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善于发言的学生,同时也需要关注那些不愿意表达自己、较为内向的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与问题,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合作探究问题,同时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层次划分,不同层次小组探究不同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与探讨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

四、创新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

初中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拘泥于傳统,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自身“责任人”这一角色,从而真正有效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责任人,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为此,在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出自身指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结果与掌握学习过程的方法有机统一在一起,尽可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在社会课堂上为学生开设“讨论课”,让学生在这一课上尽情的表达与思考,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来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主体性就能得到有效发挥[3]。例如,在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群众道德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提出讨论问题:“年轻的张华献出自己的生命救老农值不值得?”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这样学生整个主体性自然会在课堂讨论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上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综上所述,初中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借助有效手段来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时时刻刻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够真实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之中。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课堂之上主动获得知识、有效发展思维,从而有效保障社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汉平.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J].新课程(上),2008(6):46-46.

[2]叶信孝.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6):171-172.

[3]周加胜.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考试周刊,2018(44).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初中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