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途径

2020-09-10 07:22何其孝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高中数学

何其孝

【摘    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数学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革命。说起融合与创新,“融合”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应用,而是有利于快速教育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更高效;“创新”不是变一个花样,而是有利于快速教育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更高效。

【关键词】教育教学  融合与创新  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62

一、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背景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牢固基石的需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而过上有质量的生活需要。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同时提出了八大理念、七项原则、十大战略任务和三项保障措施;并提出了“融合发展”的发展方向。因此,2019年3月19日,人教数字出版工作会在贵阳举行,人教社历来重视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数字出版工作,以中小学数字教材为核心的优质数字内容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社会、服务全国教师和学生为职责,目前中等教育教学资源和产品体系初具规模,并在数字出版研究和数字产品市场开拓方面不断加强。人教社将继续坚持“以内容建设为基础的融合发展战略”。这样的背景下,我作为一名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融合与创新理念或思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让他们具备创新意识,更好的服务或适应社会;同时让祖国的高中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一)更新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踏上信息技术领域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因此理念是保障。今天,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的动向和潮流。

我校教室有电子白板,微型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掌握使用这些设备是必需的,还应加强同行之间的学习,借助网络学习。另外,学习并积累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如实时传输QQ、课件PPT、几何画板、录课软件等。只有掌握这些教育类信息技术,才能顺利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融合。

(二)强化制度保障,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保障教师信技提升工程落到实处,惠及每位教师

近几年,我国举行了全国信技提升工程学习,旨在让每位教师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机会和平台。我觉得教育部门或学校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的力度,让这件事成为制度。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所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创新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各级部门提供培训的平台和加大培训考核的力度,促进教师自动参与信息化学习,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要尽可能顺利实现融合与创新,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我们若对教学设备的功能只有表层认识,知之甚少,不能熟练操作就有“拿着令箭当鸡毛——重器小用了”,所以大力提升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迫在眉睫。教师必须具有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育的整体素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深刻了解数学学科教育的根本要求,知道教学中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知道以前教学的好处和不足,清楚信息技术的好处和不足,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获得切切实实的效果,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行政部门或学校探索组建高信息素样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实力

近年来,各地新进许多教师,这支队伍中,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学校现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教育部门或学校,积极主动打造或探索组建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让“教育航母”永葆青春,教育强国梦尽早实现。教师组织教学,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学习,操作。教师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所以,我们要时刻学习和提升自己,实时更新教育理念,当然“传道授业解惑”也必不可少。教师通过学习提升信息素养,并将先进的信息素养手段与教学融合与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另外,学校和各级部门从制度、评优和培训费用等角度为教师提供保证。新老师笔试或面试也要考虑测试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当然在职教师也要多参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培训,同时学校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督促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学习,从而提升整体教师教育教学实力,为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融合与创新

高中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那么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必须与生活融合与创新,才能摆脱学生认为“学习高中数学无用论”的困境;才能尽早实现教育强国梦。我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数学与生活的融合与创新。如必修四向量数量积教学时,种群的指数增长与指数爆炸问题、变力做功等问题,很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融合与创新;教学“任意角”时,教师可以让生从起床、上学和睡觉等生活行为联想该时刻钟表盘上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学会感受到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融合与创新。

四、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与数学建模的融合与创新

高中数学推理具有严谨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这不得不谈到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与数学建模的融合。1.重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这是数学建模的关键基础,同时数学建模的学习,促进理论的应用,达到建模与中学数学的融合;2.创新情景教学,构建数学模型。3.生活实例与数学模型融合,如过椭圆焦点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必过椭圆的另一焦点;农村,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关键零件,为什么那样放置?构造数学模型,可以提高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4.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培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或潜力。5.教师综合素养高低决定数学教育教学与数学建模的融合与创新是否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葛万红.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8-2019学年第18期.

[2]杲玉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J].广西教育,2016,(22).

[3]杨光泉.课堂教学评价艺术-《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J].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12.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高中数学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