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丹
摘 要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认同”研究的文献的统计整理,归纳总结出体育视角下认同研究的进展与动态,。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对于球迷认同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个人认同上,缺乏将球迷作为群体进行的群体认同研究。在对球迷身份的研究中,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并且多数的研究集中在球迷對俱乐部、球队、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等方面,对于赛事认同的研究较少,并且较少将体育迷认同、赛事、以及体育迷的消费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 体育 认同 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由于体育是一种与他人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等为特征的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接触、交流、互动,进而人们会产生一种认同或是排斥等的心理行为。体育作为一个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消费等多领域融合的学科,学者们在认同方面的研究贡献主要有哪些?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将通过体育研究中关于“认同”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分析体育视域下认同研究的视角、内容以及方法的运用,从而反映体育视角下关于认同研究的进展和学术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
二、文献统计
英文文献主要来自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在web of science中以“identity”为主题,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再以“sport identity”进行筛选,共检索出与sport identity主题相关的文献1784篇。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体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企业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中文文献的查找主要在中国期刊网(CNKI)进行搜集,以“体育认同”进行搜索,共检索到342篇文章。其中期刊248篇、硕博士论文68篇、国内外会议26篇。国内关于体育认同的学科主要在体育、教育、新闻传播、社会学等领域。从国内外关于认同的研究以及发文数量来看,国内相较于国外明显落后,但国内近几年该类文章的发表相较于之前有所提升。
三、体育迷认同研究的主题、内容及研究方法
以上国内外的文献反映了在体育视角下对于认同研究的状况与趋向。为了探析学者在体育认同研究中的主题、内容、方法等,本文作者又从所检索到的文献中进行筛选,去掉了一些与该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强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与归纳,发现目前在体育视角下对于认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个人认同、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体育文化认同、体育认同与行为的关系五个方面。
(一)体育视角下自我认同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认同可以被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阅读关于自我认同的文献发现,在体育视角下,自我认同表现为运动员的自我认同以及球迷自身身份的认同两类研究。
1.运动员自我认同
运动员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为运动员角色的认同程度”,即是个人觉察自己是一位运动员,是在其所拥有的自我概念当中有关自我认同的部分。闫静(2014)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的女运动员的状况,指出当时的女运动员通过重塑自我形象与重建自我认同来应对外界的干扰与批评,女运动员通过自我认同与自我形象的重塑,逐渐提升了女性在体育领域的地位。王翩(2016)将355名和21名运动员分别通过外显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来对运动员的身份结构进行验证,认为运动员自我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六个维度:身份适应、身份探索、身份归属感、身份评估、身份自主选择行为和社会认同。并通过对其模型的不断修订,形成了六因素一阶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高,对于测量运动员身份的认同较为理想。
2.体育迷自身身份认同
体育迷作为体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Wann D(2001)指出体育迷是对一个运动项目、球队、运动员感兴趣并愿意追随的个体。体育迷的自我身份认同对压抑、异化等不良情绪具有缓冲作用,同时也可以提升自我尊重和群体价值感。冯瑞(2014)从体育迷身份认同划分的不同维度出发,从概念划分这一视角分析了体育迷的构成、属性、特征以及作为体育迷在不同维度下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件与问题。通过梳理,冯瑞从认同程度的大小、倾向性和认同之间的反差、认同样态三个维度对体育迷的身份认同进行了划分。通过对体育迷理论层面的划分,对于之后在体育迷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一些球迷等的突发、暴力事件提供的分类的标准。
3.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对于自我认同的研究大多基于认同理论,小部分文章中提到了镜我理论。对于自我认同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多样,主要为: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实验法、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
(二)体育视角下职业认同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体育视角下的职业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体育记者、体育组织从业人员、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以及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Meyer等通过研究提出职业认同的三维模型,即提出职业认同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耿家先等(2017)对上海、河南、安徽、山东、江西五个省市的校园足球教师进行调查,在借鉴职业认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基础上,通过分析最终形成了校园足球教师的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包含五个维度:情感认同、效能感认同、目标认同、信念认同和持续认同,通过以上五个维度,共计形成21个题项。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对于体育视角下职业认同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模型等。
(三)体育视角下组织认同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笔者认为在体育视角下,组织认同主要体现在体育迷对于俱乐部(球队)的认同、体育迷对于体育赛事的认同。
1.体育迷对于俱乐部(球队)的认同
体育粉丝对于俱乐部、球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对于体育粉丝、俱乐部、球队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加。翁志强等(2012)在CBA赛事中球迷参与度、球队认同感及广告态度对赞助效益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球迷的认同感主要体现在自己喜爱的球队上,其次将其媒体传播效果增强,或是提高球队与该支球队球迷之间的互动,均能提高球迷对自己所支持球队的认同感。同时现场观赛球迷的参与度越高,对于赞助球队的企业活动存在较高的兴趣,同时也会增强对于球迷对于球队的认同感。Dimmock等在社会认同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球队认同量表,该量表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团队认同的认知/情感维度、个人评价维度以及其他评价。其中团队认同的认知/情感维度是群体间偏见最强的因子。马淑琼等(2014)对中超足球俱乐部的观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球迷认同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迷对俱乐部的认同感对其购买行为存在影响,球迷的俱乐部参与行为以及对俱乐部的认知意识对其观赛频率、购买球票观赛具有显著影响。
2.体育迷对赛事的认同
杜江(2016)从赛事认同角度出发探析了足球球迷、认同、体育赛事以及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球迷个体自我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球迷群体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有着负向作用,赛事价值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文化情境认同是球迷认同过程与消费行为的重要前置变量。在问卷的设置上主要包含三个维度:赛事认同、消费行为、基本心理需要。最终结果显示球迷赛事认同和基本心理需要对消费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在球迷赛事认同对消费行为中有部分中介效果。
3.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对于球队/俱乐部、赛事的认同研究中,学者采用的理论和量表为:社会认同理论、不确定度理论、自我分类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行为理论、最优显著性理论、个人需求结构量表、自我理解量表等,其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等。
(四)体育视角下文化认同
从体育视角下研究文化认同的文献较多,但大部分主要视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以及某类运动文化认同的研究。张娜(2012)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指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通过传统体育活动来对民族文化共同性的一种确认。田世昌等(2019)通过研究云南地区群众对于云南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指出云南傈僳族当地居民对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态度体现在三个方面:整合模式为主、其次为分离模式、同化模式。杨闯(2017)从武术传承的视域出发,指出文化认同对当代武术文化思维构建及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可见相较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认同,文化认同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运动项目的发展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对于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其主要理论为文化认同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
(五)体育认同与行为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迷或是其他消费者通过对于某体育品牌服饰、球队、赛事在认同的基础上会增加投入自己的时间、金钱等,从而引发一些消费行为。韩振波(2017)指出体育品牌认同和体育服装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并提出大学生对于体育品牌的认同主要体现在:认同这一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认同这一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人认同这一品牌的个性形象同自我个性形象相符三个维度。杜江在赛事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影响研究—基于辽宁足球球迷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验证了球迷个体认同、球迷群体认同、赛事价值认同以及赛事文化情境认同四个维度对于球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这四个维度对于球迷消费行为均有正向的影响。其中赛事价值认同、球迷群体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也证明赛事认同是影响球迷消费行为的重要前置变量。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在体育认同与行为的研究中做运用的理论主要有:品牌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消费行为理论等。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以及线性回归复相关分析法等。
四、结语
本文在体育视角下通过对认同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目前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体育认同、体育职业认同、体育组织认同、体育文化认同以及体育认同与行为五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与理论运用上,多数文章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少部分采用了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运用的理论主要是:社会认同理论、文化认同理论、消费行为理论等。由此可见,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方法较为多样,但是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球迷认同、需求,本文认为应在增强访谈法、实验法等的运用。在理论选择上适当选取一些心理领域的相关理论,从心理层面对球迷等进行研究,以得到球迷最本质的需求。
目前对于球迷认同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个人认同上,缺乏将球迷作为群体进行的群体认同研究。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球迷社群也开始活跃,在体育视域下,对于该类群体的研究对于球队、俱乐部以及赛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球迷身份的研究中,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并且多数的研究集中在球迷对俱乐部/球队的认同、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等方面,对于赛事认同的研究较少,并且较少将体育迷认同、赛事、以及体育迷的消费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闫静.民国时期女运动员的媒介形象与自我认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88-190.
[2]王翾.运动员的身份认同[D].北京体育大学,2016.
[3]冯瑞.体育迷的身份认同维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1):50-55.
[4]周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0:6.
[5]耿家先,吴瑛,孟繁莹,田蕊,邢聪.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教育学术月刊,2017(06):60-66.
[6]翁志强,张军.CBA赛事中球迷参与度、球队認同感及广告态度对赞助效益的影响——基于江、浙、沪现场观众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01):22-25.
[7]马淑琼,陈锡尧,刘雷.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球迷认同及其购买行为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03):122-125.
[8]杜江.赛事认同对球迷消费行为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9]王建.球迷赛事认同与消费行为关系的重构——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04):91-96.
[10]杨闯.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思考[J].武术研究,2017,2(06):30-32+36.
[11]韩振波.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服装的品牌认同与消费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