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永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而数学这门学科与生俱来的逻辑性与灵活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基于此,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2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提升学生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動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享受数学学习中带来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让数学成绩得到提升。本文就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想要学习好数学其重要一步便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不应该操之过急,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生的好胜心是比较强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主动学习数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之美,从而喜爱数学。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住这个特点,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引入到课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轻松地掌握教学知识,而且能够使其记忆更加深刻,简化了抽象的知识,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如果学生总是感觉到挫败感,那也很难提升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相信学生也会渴望着下一次的成功,从而自主地增加了对学习的渴望,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教师要多进行口头表扬,用“你真棒”、“你比上次更加进步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这样的话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这项任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比如,在授课过程中,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来讲授知识点,这样在面临新的知识时,学生能快速地明白新知识的大概框架和体系,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让学生自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布置有关实践操作类的家庭作业,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知识时,我们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用纸质木板,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另外,我们在讲解球体体积问题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苹果,向学生抛出疑问,它的体积是多少?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引导学生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都在疑惑用什么方法求解时,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个高40厘米,底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然后我们可以提示学生们将苹果放入水中就可以求得它的体积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已经被充分调动,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可以抽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来亲自实践,动手操作,往玻璃缸中注入适量蓝墨水,再将苹果放进去,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苹果的体积就是上升了的那部分水的体积,结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神奇的美丽,原来数学这么简单,这么有趣!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也逐渐培养起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让学生乐意去思考问题
如何让学生主动愿意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创造一个丰富的情景,在这个背景之下抛出一个疑问,这个问题立马就击中了思维的燃点,快速地将学生的认知体系唤醒,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一种巧妙的刺激,在原本枯燥的学习课堂中,萌发了对学习的兴趣,迫切的想要了解新知识,从而极大提高了注意力,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述“比较分数大小”这一知识点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情境:我这里有一个苹果,我分1/4给小红,再分1/2给小明,结果小红很委屈,她说我这样分,太不公平了,那么我来请你们评评理,你说我这样分合不合理呀?这时学生们都开始纷纷议论,这个小故事就激起了学生们心里的疑团,纷纷踊跃举手发言,这种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将学生也便成了课堂的主人,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的质量,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实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实施过生活化教学行为,比如我们在教学“5”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少给学生讲“这是一个比4多1,比6少1的数字”,我们通常会说:“这就是我们一只手手指的数量”,这就是生活化教学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就有使用,而且往往效果不错,因为对于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4”、“6”和“5”一样,只是个意义不明的符号,他们不理解其代表了什么,但相比来说,一只手手指的数量就很明确了。我们将书本上的,抽象的“5”,化为了生活中的,具象的“5个手指”,达成了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的目标,这是非常漂亮的一个做法,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必要方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这种教学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之充分地利用起来,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改进和使用,那么无疑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能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我们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当在遇到了更深奥,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渴望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提升学习的能力和效率。相信在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师的细心教导之下,最终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尤炎海.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217-217.
[2]朱国锋.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