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瑟 · 米勒(Arthur Miller)是世界著名的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剧作家,是易卜生式的戏剧家,其作品多描写推销员、装卸工、小职员、农夫等小人物,他曾经树立过一个重要的观点:普通人也可以登上历史舞台。而《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作,同样是美国戏剧史上最经典的剧作之一。本文选择了《推销员之死》英若诚和陈良廷的译本,并且在这两种译文和翻译方法对比基础上进行了分析。陈良廷的译文致力于文学研究,所以他的译文符合文学标准,更加偏向于具有忠实和再现特征的直译法。英若诚则是注重舞台效果,所以他跳出了原文的束缚,更偏向于口语表达的处理方式、台词的即时性和语言的动作性。因此,在目的论的角度下,两个译文都达到了各自期望效果的翻译目的,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关键词】 目的论;戏剧翻译;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0-0095-02
作为古老的舞台艺术和民族艺术,戏剧经常受到极大的关注。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戏剧的二元性常常被混淆,即戏剧作为阅读文本和戏剧作为舞台表演。前者作为文学作品存在于文学的体系当中,后者作为在舞台上表演的戏剧,存在着戏剧性的体系。任晓飞对此提出过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戏剧可以指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的文学风格,通常表现为戏剧文学和剧本两种不同的形式。”因此,戏剧翻译到底是集中在文学性还是舞台性或两者上兼有,是译者能否翻译成功前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一、《推销员之死》作品简介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戏剧首次上演的时候,它就给美国的戏剧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这部剧进行过742场非常成功的表演,还获得了年度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和普利策戏剧奖。此后,米勒的作品在全世界内被翻译和表演。
剧中的主人公名叫威利·洛曼,他在汽车制造公司中是一名尽职尽责的高龄销售员。他年轻的时候热情幽默,也很擅长交友。他两个儿子也让他感到骄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威利变老了。他已经不能开长途汽车和卖商品了。他每周都要向他的好朋友查理借钱,假装他自己挣到了钱,都给了他的妻子琳达。他的长子只专注于体育而不用功,没能上大学,好几次从家里逃了出来。而小儿子整天撒谎。在重压下,威利开始失去理智,甚至为了保险而自杀。另一方面,他被他死去的兄弟的记忆困扰。琳达深爱着她的丈夫,她试图激励两个儿子为事业而奋斗。兄弟俩从之前的雇主那里借了钱,讨论如何开始他们的生意。当天晚上为他父亲准备了晚餐。而就在他们见面时,双方带来的都是不幸的消息:比夫没有借到钱,威利也被公司开除了,他们见面后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威利为了给家人留下一笔保险费,他选择车祸自杀了。
二、目的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
戏剧具有双重性,可以分为两种文本:作为阅读文本的戏剧文学和作为舞台表演的戏剧。前者以阅读作品为表现形式存在于文学体系中,后者以舞台表演的戏剧形式存在于戏剧体系中。这种复杂性导致了翻译中的矛盾。翻译最终是应该更加文学化还是更具戏剧性,这成了一个问题。
目的论可以解释这一矛盾,因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的选择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不同的翻译目下应当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就像两个不同版本的《推销员之死》中所反映的现象一样。这可以归因于两位译者的目的不同。陈良廷热衷于向中国读者介绍美国的文化和习俗,增进大众对美国社会和历史的了解,而英若诚则想把这部剧用舞台表现出来。戏剧翻译和其他翻译一样,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是两种文化交流的媒介。戏剧翻译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动摇的重要作用。
戏剧的二元性决定了戏剧翻译可以同时为读者和观众服务。显然,这两种戏剧翻译需要不同种类的语言。在面向读者的戏剧翻译中,译者应该遵循文学翻译的标准,即他们必须忠实地再现原始文本(特别是文化因素)。只要能被读者阅读和理解,翻译就能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以表演为导向的戏剧翻译,译者必须针对目标观众做出必要的改编。翻译需要听到演员的语言。戏剧语言的戏剧化和可说性是严格要求的。戏剧的表演剧本通过演员传递给观众。因此,翻译的时候要将语言尽可能地口语化,以及对文化差异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德国翻译理论家瑞斯还认为,有必要根据戏剧翻译的目的来进行区别对待:目的到底是服务读者还是服务观众。
三、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
陈良廷在译本的后记中谈到,米勒的戏剧在中国尚未正式推出,如果他的翻译可以使中国读者认识到这位世界著名的剧作家以及美国社会,并引起更多的人關注和研究米勒的作品,以促进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是译者最大的希望。因此,能够看出陈良廷翻译这部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把它搬上舞台,而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和理解这部剧。它的传播方式是书籍交流,因此,在陈良廷的译本中更倾向于文学阅读而非表演。
出于想将《推销员之死》搬上舞台,英若诚翻译了这部著作。1983年,米勒接受邀请来到北京,与英先生一起指导表演。英若诚发现现有的翻译不适合舞台表演,于是花了6周时间翻译出了更适合舞台表演的版本。不难看出他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表演而翻译的,即表演性是最先要考虑的因素。此外,当时这一译本并未公开发行,直到1999年才出现了他的正式译本。
四、对比分析两个中译本
从以上可以看出,英若诚和陈良廷的翻译目的大不相同。因此,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必然是不同的。本文从文化负载词的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具体以习语和典故为例。
首先,习语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精华。习语有广泛的意义,指的是通常一起使用的短语,具有特定形式的意义,不能从短语中个别单词的意义推断出来。
陈的译本倾向于直译,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将原成语中的形象翻译成目的语,同时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这样既能保留习语在原文中的文化特征,又能让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变得饱满。反之,在英若诚的译本中,中文习语则被大量运用。因为中国观众对习语十分了解,不光能够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字面意思,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一:
原文:Biff: All right, phony! Then let's lay it on the line.
陈译:比夫:好吧,骗子!那就摊开来谈吧。
英译:比夫:好吧,你这个两面派!那咱们就打幵天窗说亮话吧!
“lay it on The line”这个词据说起源于赌场。在赌场里,人们把一大笔钱放在桌子上,让赌徒倾囊而出。或者按照The Free Dictionary上的解释是“使某事非常清楚、对某事非常明确”。陈良廷的版本仍然试图保持与原文的接近,用“booth”这个词来保留这个词的动作,“spread out to say”也是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英若诚的版本中的“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说法的起源是在古代,人们在屋顶上有一个天窗,以防止房间在白天变得太黑。它的实际意思是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
其次,典故作为文化的产物,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与中国文化相似,在外国文化中同样也存在着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等典故。它们同时也是英语中一些词汇的源头。因此,翻译时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对其进行处理。
例二:
原文:Willy: Like a young god. Hercules-something like that. And the sun, the sun all around him.
陈译:威利:他就像尊年轻的神。大力神赫尔克里士啊什么的。还有太阳,太阳照遍他全身。
英译:威利:像个朝气蓬勃的天神。希腊的大力神——真是那个意思。还有阳光,他浑身上下都是阳光。
在这两个译文当中,陈良廷另外添加了注释,“赫尔克里士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大神宙斯之子,他力大无穷,曾完成十二项英雄事迹”。事实上,根据陈良廷的翻译方法,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对话,因为他添加的“大力神”这一注释。也正如陈良廷在结语中指出的,希望通过翻译促进文化交流,他更详细地描述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克里士,确实会加深读者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而英若诚的译文以服务于舞台表演为目的,把赫尔克力士的名字译成“希腊的大力神”。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观众的思考时间,并且增加良好的观看体验。在舞台效果上,英若诚的译文就十分容易被观众所接纳。
五、总结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陈良廷和英若诚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其进行了翻译。本文从文化负载表达的翻译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读者可以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推銷员之死》的两个不同的译本。陈良廷希望他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米勒的作品,促进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然而,英若诚的译本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演出导向的戏剧翻译树立了榜样。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两位译者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目的论使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戏剧翻译。最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摆脱了戏剧翻译评价的困境。而在目的论中,只要翻译能最好地满足翻译活动的目的,就算是成功的翻译。
参考文献:
[1]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296.
[2]袁凝忆.英若诚戏剧翻译风格的译者行为批评——以英若诚汉译《推销员之死》为例[J].文教资料,2019,(34):31-33.
[3]任晓霏.登场的译者——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6.
[4]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陈良廷.阿瑟·密勒剧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7]英若诚.推销员之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8]汪美芳.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D].武汉大学,2019.
[9]宋璇.戏剧翻译中文学性与可表演性的再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肖子阳,女,汉,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