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园冶》作为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被欧美学者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在生態文明已经全面到来的当代社会,《园冶》及其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构建宜居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园冶》中关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解读,分析古代造园家对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认知,从《园冶》的生态审美观、生态审美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着手,将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与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相结合,为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的构建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美学;《园冶》;园林景观;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64-03
1972年斯德哥尔摩国际“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而这一全新时代到来的前提和背景,却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发展而造成的面目全非的全球生态环境。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地球生态环境恢复的压力,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立足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不断恶化的背景,试图从人的思想本源出发,把人们对生态美、环境美的追求作为改善生存环境的最高价值,重新构建人类的生态审美观和生态审美思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以最少的人工干预达到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目的。中国明代造园家计成,以其著作《园冶》流芳百世,用一个造园家的工匠精神和唯美意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妙绝伦,同时集成了中国传统宜居思想的精华,书中一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道出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精髓。
一、《园冶》的生态观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不同的见解。儒家推崇“和合”思想,“认为‘和合’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不自觉的合理状态,只有当人与万物的关系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的时候,才会和谐”。①老庄之道则以“道法自然”为指导思想,倡导人类摒弃杂念、回归自然本性,以“无为”为前提随着自然与生态的发展而发展。而佛家理念则以“善”字为先,如星云大师所言“唯有人类持有生态保育的观念,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我们的地球才能活的长久……” ②儒道释作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三个流派,虽然对待这一问题有各自不同的出发点,但却得到较为相似的结果——人与自然之间一定是共生关系,这正是中国传统生态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
《园冶》一书的作者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年间。其好友郑元勋在《园冶》的题词中说“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认为规模太小的园林营建不足以使计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计成造园能力可见一斑。无论多宏大的场地、多么破败的条件,计成都能够手到擒来,将其中的花草树木、层山叠嶂、鸟兽鱼虫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重新布置和修整,最终“使大地焕然改观”,然而这种改观必须建立在对原有自然要素的利用上。“然则无否能大而不能小乎?是又不然……略为区画,别现灵幽”,正是因为计成在造园中始终坚持从宏观层面的大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至于小型庭院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利用自然景观的方法营造咫尺园林的意境之美。而计成所认为的园林的意境之美,需“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需“景到随机”“意随人活”,需“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计成将自己的造园实践加以总结和思考,并逐步上升为一套特有的园林美学理论,这套理论中蕴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生态和居住环境之间的辩证思考,将居住环境完全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其美学标准亦是以欣赏原始美、自然美、意境美为主,反而把园林中的人工要素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例如建筑应做到“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这是对中国古代“生态宜居”思想的最佳诠释。
因此《园冶》一书中所蕴含和秉持的生态观,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盘根嵌石”“依水而上”的生态审美观
美学要解决的是人类对美的看法和选择问题,生态学要解决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怎样保持健康长久的问题,而“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③。受传统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对“风景”的审美总是建立在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化审美上,是一种友好的自然化生态审美观,这与西方古典园林严谨几何化形态的追求完全不同。
在古代中国,计成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造园家,首先需要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且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这在其好友阮大铖和郑元勋为《园冶》做的序以及题词中均有所提及,计成自序中亦有表述。“盘根嵌石”与“依水而上”出自《园冶 · 自序》,原文“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该语意为将高大乔木错落有致的栽植在山腰上,树木之间布置奇岩怪石,使树石之间相互交错;同时将原有水系和池塘稍加整理,沿水建造亭台楼阁,形成水系蜿蜒而倒影错落的画面。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计成对园林的营建,几乎完全建立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对“风景”的审美标准上,意图假借人工之力,模仿山林野间的天然状态,将本应该联系在一起的元素布置在一起,构建一幅颇具意境之美的“中国画”,而非完全依照人类审美规律,盲目堆砌设计要素且添加过多人工干预。
同时,在《园冶 · 相地 · 山林地》中,计成指出园林景观应达到“好鸟要朋,群麋偕侣”的效果,即鸟兽鱼虫均应合理的出现在园林中,如此则可达到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境地,与自然要素共存、与世间万物共生,这体现出中国古人在人居环境改造中对自然元素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园冶》生态审美观的体现。
(二)“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生态发展观
生态环境的美是与生俱来的,也理应是长久存在的,但是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美便走向消亡。“为自然万物营造良好栖居环境的最终旨归在本质上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美学——在规划与建造过程中提供审美上的指导。” ④
《园冶》所追求的园林营建不是“一次性”“快餐式”的人居环境建造,而是一个能够借助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回归到“原始”状态的整体环境,这是对生态“原始美”的追求。正如《园冶 · 山林地》所言“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将翠绿的山峰和涓涓细流作为最佳居住环境的基本配置。纵观近年来城市及城郊自然环境,山体退化、溪流干涸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我们所有人都尝到了环境恶化带来的恶果,却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浮躁社会中,把“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沦为一种美好的希冀。
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美的生态环境应该有的发展方向呢?《园冶 · 园说》中写道:“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萍红蓼,鸥盟同结矶边……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这是一位造园艺术家对人居环境的美好向往,而如果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园冶》中的这一论述,计成所言正是一个健康生态栖居地本来应有的面貌。人类最能保持健康的方式就是置身自然、远离污染,而目前却仍然在相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紫气青霞”被雾霾遮挡,“白萍红蓼”被污水吞噬,“鹤声”“鸥盟”被噪声覆盖,无奈之下只能用空调代替“清气”,为逐名利将自己置身“凡尘”,而这些对生态环境几乎不可逆的改造,最终导致地球生态的畸形发展,彼时的城市也许将会变为埋葬人类的墓地。
(三)“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生态节制观
人工环境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向来是一对难以调和矛盾,既想无限提高生活质量,又碍于过度改造造成环境破坏,因此需要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生态节制观的内涵即人类为优化栖居地而进行的改造活动中,始终将改造活动限制在一定限度内,以达到不违背自然规律、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改造和保护的“双赢平衡”。但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改造的日益频繁和猖獗,生态节制观已经变成“在双赢平衡的前提下向自然利益倾斜的生态观” ⑤,如此才能保证地球生态的自我修复机制能够平稳运行。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出自《园冶 · 相地 · 山林地》,意为园林营建应该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不必过多的进行人工改造,以达到最少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目的。亦可用《园冶 · 相地》中“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一语加以理解,这句话是说地形较高的地方就建设亭台建筑,地势较低的地方就疏浚引流形成池塘。在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理论中,亭台等观景建筑一般建于高地之上以便于俯瞰全景、畅抒胸怀,水则由于重力作用更易于在低洼的地方汇集以形成水面。所以对环境的改造,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避免费尽人力却难以达到预想效果,反而由于对自然山体原始状态的破坏而产生其他后果。再如《园冶 · 相地 · 郊野地》中讲“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此语意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郊野风光和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不可破坏自然形成的山林野趣和清幽意境。计成用自己对大自然的充分尊重,降低了人类在环境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仅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而打破平衡,反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然生态的自身完整性,正是中国古代生态美学中生态节制观的最佳体现。
(四)“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生态设计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⑥,自上世纪下半页以来,人类提出诸多例如“海绵城市”的生态设计理念,城市环境与城郊环境设计开始往生态化、自然化、恢复性的方向发展,生态设计观正在深入人心。
然而,虽然早已将此定义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设计过程中仍然经常出现为片面追求视觉效果以达到“设计”目的的情况,导致过度设计的产生,歪曲了生态设计的本质。
正如《園冶 · 兴造论》所讲“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巧妙的因地制宜,借助周边可以利用的景色,结合园林中大小合适、相得益彰的元素布置,共同构成园林景观。借景手法素来是中国古典园林高超的造景手法之一,极目远眺,步未移而美景至,园林本身反而暂时被忘却,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巧妙之处。
同时,造景在精不在多,设计在合宜而不在盲目堆砌,巧于因借而精在体宜,如此可避免过度设计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避免过度设计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万物,为自然万物的生长栖息留下余地。“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出自《园冶 · 相地》,是说当原有树木影响建筑的建造时,如果重新考虑房屋位置即可保留老树,或者简单除掉部分枝叶不影响房屋封顶即可。百年成一树何其难,数日建一屋何其易,况且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好设计元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有时不必专门设计营造,应该有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发现美的能力。“景到随机”“意随人活”,需要做的不是一定要多么丰富的美学理论和设计手法,有时平心静气置身自然就是一种最为原始的美,自然可以达到中国古人所言“天人合一”的境地。即使有必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也要做到“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未可拘率”(《园冶 · 兴造论》),根据现实条件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任何人工活动都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如此也符合“生态节制观”的要求。
三、《园冶》对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意义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审美剥夺”理论,认为“人是具有巨大力量的动物,在先进的文明社会里滥用权势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破坏植物自然生长的园艺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为了炫耀权势而滥施暴力的另一种方式” ⑦。西方园艺学追求人工美的创造,用数学原理和几何关系塑造园林风景和人居环境,借以表现西方园艺美学的理性关系。美本无对错,但是这种为追求美而将自身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肆意枉加修饰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即段义孚先生所言之“审美剥夺”。
反观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将一切审美建立在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原貌的基础上,通过将人类自身融入生态环境而达到“境由心生”的目的。“红衣新浴;碧玉轻敲。看竹溪湾,观鱼濠上。山容霭霭,形云故落凭栏;水面鳞鳞,爽气觉来欹枕” ⑧(《园冶 · 借景》)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美的理解,这种美绝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迎合自然,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审美。生态文明首先应该建立在“文明”的基础上,即要对共生的世间万物以最起码的尊重,而不是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难以自拔。“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并深信自己无所不能……而自然生态美的不断灭失就是对人类此种行为的极大讽刺。” ⑨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脱离“人类中心主义”而转向“生态人文主义”,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园林美学思想、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不懈追求,“尝试着将生态美学建构为关怀全人类命运、关怀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关怀美学,也就是一种强调‘生态人文精神’与‘生态人文关怀’的美学。” ⑩
四、结语
当代生态美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其跨学科的特点、繁杂的内容、辩证的哲学关系决定了其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生态文明时代已经逐步步入正轨的当下,生态美学对改变人类因受工业发展红利而逐步僵化固守的审美观有重大意义。
《园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极尽山林野趣与自然意境之能事,虽然通篇所讲皆为造园,却为当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生态城市的塑造、宜居环境的创设提供非常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而且其中蕴含的关于人居环境之美的辩证思考实属生态美学研究的宝藏,应该更为深入的研读和理解,方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注释:
①张岐:《儒家“和合之美”之于现代设计》,《缤纷》,2016年第11期,第60-61页。
②刘彦顺:《生态美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③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16页。
④刘心恬:《〈园冶〉园林生态智慧探微》,《山东大学》,2010年第8页。
⑤刘心恬:《论明清园林设计理念的生态节制观》,《大众文艺》,2012年第20期,第53-54頁。
⑥张广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逻辑》,《理论建设》2020年第4期,第78-84页。
⑦宋秀葵:《段义孚的审美剥夺论》,《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123-127页。
⑧(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336页。
⑨张子程:《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确立自然生态美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8期,第9-14页。
⑩程相占:《构建生态人文主义新型美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12):
53-58.
作者简介:
张岐,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