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摘要】 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以抒写底层人物见长,他的电影中多以底层人物的个体叙事为主,擅长运用长焦镜头与抒写时代符号的特征这一艺术手法,来对人物的存在与命运进行揭示,真切地体现了贾樟柯电影所蕴含的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特点。
【关键词】 叙事伦理;个体叙事;纪实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59-02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以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对边缘人物的生存透视而闻名。他的代表性作品《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已是大众所熟悉的电影,也许是因为贾导本人所特有的山西乡土背景以及独特的地域情怀,因此他的电影多是以山西边缘小城镇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底层人物作为电影的主人公,在贾樟柯的电影创作观念里,他抛弃了第五代导演常用的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通过透视时代变迁下微观小人物的边缘化呈现,来表达对生活底层的生命个体的独特感悟。他的电影善于追求生活现象的还原,真实刻画小人物底层生活的本真状态,形象地展示出一种震撼的艺术力量。通过对平淡生活的真实复制,在真切的故事中,让个体重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舞台上,来讲述他们眼中的时代的变迁,用纪实的手法来抒写边缘小人物所体验的残酷的社会现实与艰难的生存状态,讲述被时代遗弃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他的电影深刻体现了纪实美学的内涵。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塑造,电影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与空间,让人重新找回生命的感觉,彰显了叙事的功能与魅力。电影叙事将具体生动的画面向大家阐释了最形象的艺术,贾导电影所展示的独特的个体叙事,让观者感受到了一种独到的人文情怀。
贾导的电影创作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故乡,独特的山西乡村生活经历给他的电影创作带来了灵感,因此他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都是扎根于自己故乡热土的心灵之作。贾樟柯的电影,包含着一种平淡的个体叙事,充满着个人的独特体验,也蕴含着深刻的叙事伦理思想。现代叙事伦理的其中一种就是个体叙事,通过对底层人物的塑造,来描写日常世俗生活,将最普通大众的生活小事、生活困境展现出来,在这些平凡人物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理想与困境、情感与人性,都被生动刻画出来。贾樟柯的电影背景一直对小城镇唯有独钟,电影中的主人公更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在他的电影镜头下,小城镇里有太多普通故事的发生,小偷、失业青年、小混混等都是他电影故事的主角。他在作品中刻画了一批被时代淹没的小人物,善于捕捉普通人的生存情状,始终如一的底层视角的关注,使他的电影充满着温暖的人情味。
在对都市崇高的消解中,展现了城镇小人物的生活和经历,在对平凡生命的个体叙事中,主要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体现在长焦镜头的运用上,深刻地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凝视、焦虑、默然的情景震撼,展现了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支离破碎;二是在影片中抒写象征时代特征的记忆。象征时代特征符号的出现,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一下子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它凝聚着我们对历史与时代的记忆,既是生命流逝的参照标,又是生命流淌的缩影。
首先在纪实长焦镜头的运用方面,它是贾樟柯电影的一大特色,它同时见证着历史与时代的变迁。长焦镜头原指景深镜头,主要强调它的刻意性、聚焦性。在他的电影里,经常出现这种长镜头。这些长焦镜头看似重复乏味,但是有突出的优势,可以无限展示真实的社会生活,还原真实的时空关系,如《三峡好人》开篇,就用了一个长达4分钟的镜头,细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三峡库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营造了一种置身三峡的氛围,突出了对三峡历史变迁的流逝与迷茫之感。另外,在韩三明从一堆废墟中救出小马哥之后,影片里也有一个长达4分钟的描写他们吃饭、聊天的情境,重在突出底层人面对生活的困难。在电影《小武》中有一个长达6分钟的镜头,小武去看梅梅,两人在宿舍床上聊天,长时间的沉默都被记录下来,展示了小武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与苦闷。在《站台》中也有这样的镜头:崔明亮和他的恋人站在老城墙的顶镜头持续了3分半钟,描述两人走过城墙,城墙占了镜头的一半,两个人物交替地来回走动,镜头一直到他们离开时才结束。还有《山河故人》中,在电影开场,就用长达30秒来描述主演和其他演员一起跳舞,并且将镜头慢慢对准了电影的三个主演——沈涛、晋生和梁子,通过长镜头来表现每个人心中的开心快乐,为后续故事做好铺垫。在《天注定》中,王宏伟饰演的村干部用钱摔打、侮辱小玉,镜头反复多次,其目的在于激发电影主人赵涛饰演的小玉她公内心的反抗与斗争。长镜头可以拉近读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的思想更加开阔,不受制于导演,对电影的剧情与发展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另外,在长焦镜头下,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能更好地把时代的特点与个人命运完整地表现出来。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如此频繁地使用长镜头,一方面是为了完整地表现一件事從发生到结束,真实再现生活的细节,重在描写人物和烘托气氛,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在欣赏电影中有时间去思考电影的魅力,当然长焦镜头的使用,也凝聚着深刻的美学意义。贾导执着于长镜头的运用,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营造一种独特的优势,以达到纪实美学的追求。他曾讲过:“长镜头可以让观众在缓慢的时光流逝中,感受每个平淡生命的沉重”。他用镜头语言展示了对“人”的发现,表现了对个体存在的独特发现和深度聚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电影独特的个体叙事特点。
另一方面,象征时代特征的符号见证了存在的瞬间、时代的印记。贾樟柯曾在书中写到,他希望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总是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审视当前的社会问题和小人物的时代命运,贾樟柯电影中关于声音符号的运用,最常见的就是广播电视里播放的即时声响,如《站台》中广播传出刘少奇平反的新闻,《任逍遥》中播放关于法轮功罪行的新闻、流行歌曲《任逍遥》的随处穿插等,这些新闻和流行音乐,一方面是表达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整个民族心理的坐标,流行音乐就是“流”的音乐,终将会流过去。可这些时代的符号,对于观众来说,它们的出现,也是一种内心美好怀念的象征,一种对逝去的追忆。以歌曲为例来说,《小武》中的《霸王别姬》《心雨》两首经典歌曲的出现,恰当时体现了小武内心的感伤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一方面交代了电影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表明那是一个逝去的纯真时代,我们弱小人物只能在匆匆的岁月流逝中来感受真实的生活,平凡的命运。
《站台》中大街小巷播放的80年代的流行音乐、熙熙攘攘的人群、火车驶向远方的汽笛声、广播新闻等这些时代符号充斥在电影画面之中,有种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三峡好人》这部电影中,所出现的烟、酒、糖、茶都是导演专门制作的特写细节。当然,最大的参照物就是三峡大坝,通过三峡工程的移民与搬迁来,来描绘正处于变化之中的三峡库区小镇的世俗图景,只是原来意义上的三峡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一切的流逝,就像人的命运一样,有时是那样的难以把握。这些特殊的符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永远留存于记忆之中。贾樟柯刻意对时光流逝情怀的抒写,暗含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在时代已逝的背后,真实地展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体验,恰恰在长镜头的可以描摹中,我们目睹到了时代潮流的变更之下,那些平凡的个体在时代的火光里他们所经历的生存困境,贾樟柯这些题材的电影,都具有深刻的写实主义与审美追求。
贾导擅长用长焦镜头和时代记忆的符号见证来揭示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让故事的矛盾性突显出来,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去记录生活环境。巴赞曾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贾导电影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善于运用长镜头等手法真实地去刻画生活,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叙事的功能,还原真实的时空关系。在底层小人物的集体抒写中,看到了底层平凡的个体在时代的洗礼下,他们往往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底层苦苦挣扎,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给感到痛苦与迷茫,也看到了在那样的岁月里,普通人的激情与奋进,但是平凡的弱势群体,游荡在社会的边缘,历经百态,依然存在与虚无中无法找到出路。如电影《小武》中,小武不幸被时代所淘汰,他所坚持的江湖道义在时代的飞速急变中,被人们所遗忘、抛弃,电影着重刻画小武在给曾经的好朋友小勇送结婚礼金时,因两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小勇成为了暴发户,因身份的变化,小勇急于摆脱小武,给自己洗白,他无情了绝望了小武的礼金,让曾经的承诺变得一文不值,两人曾经的友谊此刻已经变质,整个电影的镜头和对话,让观众的有了真实强烈的感受。小武的个人悲惨際遇,从各方面来看,他有种说不出的难言之隐,他渴望获得尊重,电影突出了底层人物需要有尊严地生活着。但究其原因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时代大潮的转变下,导致社会地位的分化,整个社会阶层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金钱所造就的亲情、爱情、友情的异化。电影真切了揭露社会的伤疤,对边缘个体人物的关注,能够引起人们对真实社会的思考,具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姿态。长焦镜头与时代的符号特征的抒写,都体现了个体叙事的特点,长焦镜头更能突显人物命运与时代的交织,也是纪实美学的内涵体现。
总之,观看贾樟柯的电影有一种无法释怀的叹息,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小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揭示小人物的人生百态,感叹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底层人物生存的艰辛,都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贾樟柯的电影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热衷于讲述平凡个体的生活,贾樟柯的平民意识和乡愁情结,始终都凝结着对历史意识的深思,对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对存在当下的关怀,展现了淋漓尽致的纪实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安德烈 · 巴赞.电影是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周扬.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贾樟柯电影叙事美学识小[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