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优秀民俗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

2020-09-10 07:22刘亲荣
今古文创 2020年31期
关键词:壮族民俗文化育人

【摘要】 壮族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充分挖掘壮族优秀民俗文化的育人功能,并通过家族、学校及政府等多方育人的方式,真正实现民俗文化育人及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壮族;民俗文化;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91-03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壮族优秀民俗文化育人功能研究”(2019YB32),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态文化研究”(2019KY1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他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 壮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壮族的先民在岭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时形成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的血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壮族优秀民俗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多渠道育人的方式,将壮族优秀的民俗文化贯穿到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中,既传承和保护了地方优秀民俗文化,又达到了文化育人目的。

一、壮族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育人功能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2]壮族优秀民俗文化是壮族人长期积淀的成果,体现了他们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是壮族人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德育教育功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也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3]。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壮族优秀民俗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学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

1.忠贞不屈的爱国思想

中国古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朱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仁人志士的伟大抱负佳句。因此,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在壮族的发展历程中,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守护着祖国岭南这片热土,壮族人民以口口相传的文学形式歌颂着他们心中的民族英雄。如,《长奶夫人》《槟榔关》《请缨》《官塘》《济贫》《除暴》等传说歌颂了明代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传奇人生;《大战南关》《老將出马》《衣锦还乡》《关前抗敌》等传说则歌颂了清代冯子材在抗法战争中杀敌报国的爱国英勇事迹;在壮族民间传说中,以歌颂民族英雄为题材的还有许多,如《虎仔驱豹子》《智取三炮台》《刘二打番鬼》等等。这些优秀的作品已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

2.仁爱友善的和谐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就倡导“仁爱、友善”的和谐思想观。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正如《礼记·中庸》中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张“和为贵”;而对待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礼记·礼运》中则强调“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理念。在和谐思想的教育理念上,壮族著名的哲理长诗《传扬歌》有着与他们相同的教育理念,被壮族人誉为本民族的“道德经”。如歌中主张“儿女当有礼,客来勤款待”“朋友惹是非,灭火不添柴”“莫为鸡争吵,莫为猪相斗”的人际和谐友善观。[4]在处理人与自然的观念上,壮族人同样有着非常朴素的和谐思想,如壮族《布洛陀》《姆洛甲出世》等开天辟地的起源神话中,认为 “人与万物诞育”,彰显了壮族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反映的是一种极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在壮族“人与动物”为主题的传说中也能得到体现,如《达汪》中达汪爱鸟、护鸟的和谐主题思想。

3.言而有信的诚信思想

中国有句古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亦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可见,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壮族的民俗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教育理念,如壮族谚语有“开船舵要正,做人心要直。心善朋友多,心黑人骂多。清澈不过泉水,诚实不比小孩。”[5]之说;壮族伦理长诗《传扬歌》中有 “专靠抢靠偷,一生不到头。骗些不义财,宝贵何处有?”“劝诫年轻人,行为要端正。勤劳无价宝,做贼人憎恨。无粮吃野菜,偷赌难安生。”[6]壮族人的这些规范做人的主张从正面告诫人们为人修养应诚实、正直、本分,有利于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智育教育功能

“个人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有丰富的陈述知识,在专门领域的熟练的技能以及一般的策略知识。这三者就构成人们所说的习得的智力”。[7]少数民族在长期无文字的时代依靠人们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传播知识技能的智育教育过程。一是口传心授生活、劳动知识。壮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为方便记忆和掌握,他们用山歌或谚语的形式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如,“打铁看火候,种田看农时……春天不插田,夏天谷箩空。雨水种瓜,惊蛰播豆……”“八月跟来九月天,田峒稻谷应开镰”等等。[8]二是传授民族传统技艺。壮族有许多民间技艺,如织锦、舞龙舞狮、铸铜、戏曲等等。壮族人从小耳濡目染,参与这些民族活动,在家族的传授中掌握本民族的技艺,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技艺是壮族智育教育成功的典范,尤其是壮锦,无论是植物染料的萃取,还是服饰造型的设计,都有一套非常规范的操作准则,彰显了壮族人民勤劳聪慧的优良传统美德。

(三)美育教育功能

“民间艺术美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欣赏,集体保存。人民群众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自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 [9] 壮族的服饰既充分地体现了壮族人的审美情趣,又是人类从物质文明走向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如服饰,那坡、龙州等地的壮族服饰颜色以黑或蓝为主色调,其他地区的壮族服饰颜色更趋于现代流行的红、白、黄等流行色。款式上,从原来的百褶衣裙逐渐向宽脚衣裤转变。一些服饰在图案、色彩的搭配上技艺更是精湛,有花草、鸟兽、人物等精美图案;头饰,有包黑布头巾的,也有银饰帽的;妇女还爱佩戴银簪、银针、银圈等银饰物。这些独具民族特色且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民族服饰包含着壮族人民的民族情感,是壮族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具有美育功能。此外,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崖画艺术、铜鼓文化艺术以及由《刘三姐》《百鸟衣》《妈勒访天边》等民间文学作品改编成的舞剧等也都具有美育教育功能。

二、在壮族聚居地依托壮族优秀民俗文化实施育人的路径分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文化”,壮族优秀民俗文化植根于壮族这片土地,是壮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在壮族聚居地通过家族、学校以及地方政府将这些文化代代传承,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是目前实现民俗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家族教育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中国人的家族观念非常强,特别是少数民族,因少数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故在他们的观念中,同宗同族即为“本家”,情谊非常深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优秀民俗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通过口传心授传承的,它们之所以能在历经沧桑岁月后传承至今,其重要的原因是家族的代代传承。因此,家族教育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些起源于早期宗教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壮族的蚂舞、舞狮舞龙、祭祀布洛陀等,这些文化被认为家族的“珍宝”,传承对象一般仅限于本家族男性成员。因此,一些本村或本屯特有的民俗文化即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是家族中的长辈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个文化传承人。时至今日,这些文化依然是激励后人、凝聚家族情感的文化纽带。

(二)学校教育

在当下,民俗文化被一些年轻人视为没文化的“下里巴人”自娱自乐的文化,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虽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了固定的传承人,但由于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而年轻人又多离乡务工,故文化的传承方面出现了断层现象。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文件,学校是有义务将这些受法律保护的民俗文化列入学校的培养计划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1.让民俗文化进教材、进课堂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学校设置相关课程,如在高校体育专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或选修课,传承舞龙舞狮、竹竿舞、踢毽子等民族体育项目;在艺术类高校开设戏曲、歌舞等民间艺术项目;在中医高校开设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传统医技,等等。为能系统的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学校还可能通过教师、传承人及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共同编写相关校本教材,并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学生中推广。

2.让民俗文化进社团

学校社团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可利用社团这个学生交流的平台成立民俗文化相关社团组织,如,壮族山歌、舞龙舞狮、民族舞等社团。为提高社团品质及育人能力,学校还可以聘请传承人到学校担任社团指导老师,给社团的学生上课,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社团“导师带学徒”的方式既能培养年轻人在民俗文化方面的兴趣,又能将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活态传承。

(三)地方政府教育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民俗文化生存的环境已改变,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使之在新时代创新发展,这是各地方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迎合现代年轻人休闲娱乐的喜好,结合当地的文化,开发 “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研學线路和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并在旅游地建立民俗文化体验馆。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融通多媒体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表达方式,如,创作动漫、纪录片、电影等可借助移动工具展现的电子作品,在壮族重要节庆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并在线上直播。政府通过多措并举,不仅能激活地方经济,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民俗文化,让年轻人在娱乐中增进民族情感,认同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

总之,壮族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弘扬和保护这些文化,将这些文化贯穿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念峰.党的十九大报告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29.

[2]陈华文.民间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9.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讲话[EB/OL].(2016-12-09).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4]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385.

[5]陈金文,陈丽琴等.壮族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271.

[6]单益强.《传扬歌》民俗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5:11.

[7]皮连生.智育概论——一种新的智育理论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3):32.

[8]陈金文,陈丽琴等.壮族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193.

[9]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

作者简介:

刘亲荣,女,广西灵川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

猜你喜欢
壮族民俗文化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壮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