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运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020-09-10 07:22金凯
体育时空 2020年9期
关键词:运动干预健康中国健康

金凯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23-03

摘  要  青少年的健康关系到我国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虽然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已正在成为社会共识,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借助国外的一些理论或者方法来评价我国青少年的运动行为,没有对我国青少年运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尝试系统归纳出影响青少年运动行为的因素及研究范式的演进。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行为  健康  运动干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为促进我国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的独特作用,需要各地方政府和体育部门的积极执行计划要求,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保障,我国青少年运动行为与健康促进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更是表达了我国对青少年体质的关注。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对比与研究范式的演进,归纳出影响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普遍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青少年运动行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中英文有关青少年体育锻炼、运动行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献。中文文献的收集将使用“中国知网”的期刊和博硕士论文数据库,英文文献的收集將通过美国研究性大学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Dissertation & Theses数据库。

(二)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青少年运动行为与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科学训练与运动干预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形成共识,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运动行为对健康作用的发生、发展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效应、干预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体育锻炼科学方法和作用的研究,关注的是体育锻炼的功能和效果,如国外学者LaironD.和PukkalaE等通过实验证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可降低人群患病危险因素。长期的体育锻炼在认知表现上比短期的体育锻炼有更大的效应,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通过提高知觉和运动总体速度来提高精神运动的速度(Spirduso)[1]。国内学者王龙兵等(2014)综述了有氧锻炼、力量锻炼和呼吸锻炼对稳定期COPD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2]。结果显示COPD康复的三种运动锻炼方法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对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管理和干预的研究,关注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动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体育锻炼坚持机制。例如:Sallis等(2000)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得出与儿童及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的48个变量[3]; Kohl等(2006)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对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4]。

2.体育锻炼与生活方式

针对青少年群体,面对因运动不足所导致的健康问题(如肥胖、体质下降等),学者们更多关注以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如姚大林(2009)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造成目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调节学校、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的关系,使其更加和谐地互动[5]。关于对青少年健康促进干预的研究,在我国主要依据是借助国外学者提出的理论,如健康信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健康行为过程理论、跨理论模型和社会认知理论等,来干预和解释青少年的运动行为,提出干预方案。如颜昶(2007)等研究了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包括诊断和评价等6部分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我国学者还还做了大量研究综述,介绍国外成功范例来开阔研究者视野,拓宽研究思路[6]。如汪晓赞(2014)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国外的“健康公民计划”、“动起来”、“总统挑战杯”、“体育振兴基本计划”、“5-2-1-0”、“体育创新计划”等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7]。

3.运动行为内在驱动机制

然而体育运动是人的行为方式之一,我们在考虑个人的情感、认知、技能、态度等内在因素的同时,不能忽略个体所处的环境因素。当我们把个人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文化背景考量进来时,则国外的研究理论不一定能准确地解释我国青少年的运动行为。其方式方法也不一定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产生良好的效应。例如,张惠红(2011)曾对中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内驱动力做过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美国的孩子善于将塑造身体的完美形象作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的学生则以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争优达标作为主要锻炼目的,可见社会环境、文化差异的不同,锻炼行为的价值观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借鉴外国研究成果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分析和实验验证[8]。

(二)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缺陷

综合当前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就青少年运动行为及影响因素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通过文献整理与分析得知:根据科学研究范式的传播与交流,国内外学者研究方向趋于一致,特别是在影响青少年运动行为及健康干预的研究趋向多学科交叉研究,多涉及医学、生理学等方面内容,为探析影响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浩繁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窥视相关研究的演进过程与发展方向,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内外学者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的研究,无论是在干预的方式上,还是在健身理论的研究上,缺乏比较研究,即使在研究方法上趋于相似,但是不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科学进行本土化实践。

2.我国多偏向理论借用,或借助国外量表进行测量或者修正,但是并非所有的理论与量表都适用于青少年体育行为研究,而这些理论的功能、分类和作用未能做出系统性的研究。我们要尝试借助科学的测量与分析工具,创新青少年体育行为与健康研究新方法,不仅能够运用体育行为对健康进行干预,也能够通过青少年对自身体质的预警,督促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加强。

3.体育行为是青少年健康促进与自我完善的教育手段,对于其影响因素研究缺乏系统性,其理论、方法、内涵、手段及目标达成均有待加强针对性研究,特别是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不仅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而且也需要对青少年个体在其体育行为内驱机制上深度挖掘,努力在把握青少年体育行为普遍规律下,明晰个体之间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

参考文献:

[1]MarcosA.(Madrid) MartínezJ.A.(Pamplona) GilA.(Granada) FarréR.(Madrid) LaironD.(Marseille). 11th European Nutrition Conference (FENS)[J]. 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11,58(Suppl.3).

[2]王龙兵,吴卫兵,刘晓丹,王振伟.不同运动锻炼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04):364-369.

[3] SALLIS, James F . Age-related decline in physical activity: a synthesis of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J]. Medicine & 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0:1598-1600.

[4]  Jörg Köhl, Ralf Baelder, Ian P Lewkowich,等. Kohl, J. et al. A regulatory role for the C5a anaphylatoxin in type 2 immunity in asthma. J. Clin. Invest. 116, 783-796[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6, 116(3):783-796.

[5]姚大林.我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学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01):68-71.

[6]颜昶,徐丽平.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534-1536.

[7]汪晓赞,郭强,金燕,李有强,吴红权,季浏.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4,03:3-14.

[8]张惠红,赖勤,李晓智,赵衡.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成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3):86-89.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体育系

猜你喜欢
运动干预健康中国健康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