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核心素养的抛锚式教学研究

2020-09-10 07:22马芳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政治生活核心素养

马芳芳

摘要: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真实地感受、解决问题,恰好满足2017版新课标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切实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落实。文章围绕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为例,探讨了抛锚式教学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抛锚式教学渗透,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政治生活》 核心素养 抛锚式教学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通过开展以“真实”情境或者问题为基础的抛锚式教学,能够推动“求真”的落实。尤其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今天,如何让抛锚式教学结合思想政治学科,在培养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热点话题。《政治生活》作为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相契合。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生活》自身蕴藏的“真实生活”为开展抛锚式教学提供了扎实又有效的保障。鉴于此,《政治生活》何以开展抛锚式教学,已然成为现阶段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推动2017版新课标落实的极佳途径。

一、 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

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部分组成,它对《政治生活》抛锚式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一是帮助高中生树立中国社会主义理想的信念,促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

二是提高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时事”的融合,加强课堂内容的时代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展现个性化才能。

三是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拥护者,尤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是帮助他们深刻地体会公共道德,不知不觉地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且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由此可见,培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最佳途径,而且,明确指出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要求教师依托真实的问题或者情境开展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具有时代性、鲜活性的政治。

二、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抛锚式教学的课堂实践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是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的内容,它于高中《政治生活》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有助于指导学生今后参与、关注政治生活。为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提出“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抛锚式教学的实践“三步曲”:定“锚”—抛“锚”—落“锚”。

1.定“锚”:利用城市宣传片,创设真实情境

“锚”是抛锚式教学的“心脏”,也是真实情境的“关键”,更是“知识”与“情境”的契合点。因此,构建有效的抛锚式教学的关键就是定“锚”。定“锚”时,教师要认真做好甄选“锚”资源,并立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水平,设定难易适中、螺旋上升的“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锚”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点,确保抛出的“锚”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而促使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得到培养。

分析《民主决策:做好最佳选择》内容后,教师选定用北京的城市宣传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水泄不通,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北京的城市宣传片,精准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展示北京交通的现状材料,让水泄不通的“交通”浮现于脑海内,衍生出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通过思考、探索,水到渠成地引出课堂的主题——“怎样才能向政府传达出我们的声音?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使得公民能参与决策?”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定“锚”,在保障“锚”切合认知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2. 抛“锚”:运用教学艺术,活跃政治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重组织、开展创造性、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角色扮演等,提升政治课堂的参与度与活跃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政治理论”,走进“核心素养”,促成核心素养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

面对“怎样才能向政府传达出我们的声音”这一“锚”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探索,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思考、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并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梳理向政府传达声音的途径,如图1所示。此时,教师重点介绍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介绍了相关的互动专栏,并以此展开对于“民意反映制度”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公民有主动向决策机关提出相关建议的权利。而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养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

3.落“锚”:用多元评价,落实素养培育

从某种角度来讲,“锚”是开展抛锚式教学的关键所在,落“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念下,教师要认识“评价”的作用与价值,更要针对实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知、审视自我,做到“查漏补缺,及时改正”,避免学生在“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教学评价要杜绝将“结果”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重视“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及时改正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思想政治的关键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的课堂评价环节,教师要抓住抛锚式教学与班级学生的特征,制定评价衡量表,从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出发,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而教师的评价则应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榜样”。通过评价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效地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方向。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抛锚式教学现身思政政治课堂,顺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也能满足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将抛锚式教学与政治学科知识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抛锚式教学,能保障核心素养“扎进”政治课堂,真切地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抛锚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以“兴趣点”定锚,以“疑惑点”抛锚,以“生长点”落锚,促使学生依托真实的生活或者情境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实现“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俞露.抛锚式教学的校本实践——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节为例[J ]. 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2013(12):53-55.

[2]李仙鸿.培养核心素养的四个基本抓手——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4) :30-32.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政治生活核心素养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