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峰
摘要: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更加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小学阶段的管理工作涉及的事项繁杂且难度较高,因此,小学管理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理念,为解决小学管理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文章将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等待人,讲究多元;重视民主,无为而治三个方面,阐述小学管理中的“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小学管理 管理理念 无为而无不为 策略研究
传统的小学管理方式过于死板,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僵化,学校的办学质量一直止步不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其中“无為”的意思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做有违常理、道德、法律的事情,引申到管理中就是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在小学阶段的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强调榜样的力量和情感的渗透,让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学生尚处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对于身边的很多事物有好奇心,不知不觉中会进行模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道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充分说明了管理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被管理者,就能实现好的管理。在学校,教师和校长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管理者,应当具备优秀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应该统一于“做法”,这就启发管理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让学生看到好习惯的真正做法是什么。例如,每天傍晚,学校的垃圾桶旁边都会有很多垃圾,有些学生是希望将垃圾扔在垃圾桶里的,但由于垃圾桶满了,垃圾便会溢出。校长经过垃圾桶时,可以将溢出的垃圾打扫干净。其他学生目睹校长的做法后,感到非常震惊,然后就将垃圾捡起来了。这就是管理者的力量。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当学生犯错时,首先要问自己是否自己做到了,并且给学生做了应有的示范。一味批评的结果只会是盲目的反抗,管理的艺术和无为而治就体现在这里。
二、平等待人,讲究多元
第一,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教师与校长似乎就应该保持威严的模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治住”学生,让学生听话。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胆小的学生感到害怕,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这会使学校形成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创新想法。因此,校长及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样子,而应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样子,让学生受到感染,整个学校就会呈现积极向上的局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学校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积极踊跃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建设有特色的学校。
第二,校长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教师在生活上或教学上遇到困难,寻求校方帮助时,校长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这样会使管理更加人性化,教师会更加努力地教学,在校长的影响下也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在教学中会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生活方面会帮助学生成为更加懂事、负责的人。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领导者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教育效果,这关系到学生以后如何待人处事。有时善意就像是接力棒,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干部,班长、课代表等班级干部也会帮助其他学生,将善意一直传递下去。
第三,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除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评价以外,要让各级领导、教师、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进行评价;同级之间也要形成一定的评价;对于学校的整体工作,要形成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考评时要赋予一定的权重。这种多元化的结果会更加公平,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学校各方对此提出意见,最后经过评估,选择出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三、重视民主,无为而治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实现自主管理。要想实现无为而治,就必须将传统管理中的“集权”转变成“民主”,这需要管理者从思想上实现重大转变,彻底扭转管理思维,就学校相关重大决策听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政府的意见,做出更加妥善和顾全大局的决定。校长不能存有任何私心,在学校的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要坚决做出符合学校利益的决定。如果校长一人可以做出所有决策,那么难免会由于私人原因而做出错误选择。民主的管理不仅可以创办更加活跃、有特色的学校,还能及时发现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学校取得巨大进步。校长在与人沟通时要用商量的口吻,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样对方才会给出更加优质的建议。此外,教师与学校要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正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此处提出三种相对可行的方法:
第一是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在交流时有意识地询问学生关于教师讲课方式或学校管理方式的意见。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要耐心地告诉学生为什么错了,讲求说话的艺术。第二是问卷小调查。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做出针对性强的问卷,对问卷进行发放,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90%以上。学校可以与第三方一起商讨问卷的设计,让第三方去做问卷的发放、收集以及事后的数据处理,最后根据相关的系数去掉问卷题目。第三是在教室、校门口等地设置意见箱,如果家长、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或教学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将其写在纸上,然后投到意见箱里。学校要重视意见箱中的意见,不要将其作为摆设,因为最基层的意见才是最为真实可靠的。领导者身在其中,往往看不到最本质的问题,这导致事情不仅得不到解决,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意见却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领导要格外重视。民主不仅要校长民主,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也要民主,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四、结语
实现小学管理的无为而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将各种具体措施坚持下去,一以贯之,在潜移默化中让学校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自我约束力的优秀团队。本文提到的三种方式仅给各位管理者提出一点意见和参考,具体措施的推行要根据学校情况做出相应改变。
参考文献
[1]林文智. 无为而治,激扬生命发展——谈班级教育管理的策略[J]. 现代教育论丛,2010(2):86-87.
[2]宋振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论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J].考试周刊,2017(29).
[3]周慧.浅谈“无为而治”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19(4):27-29.
[4]闵海艳.老子的“无为而治”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