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岭
摘要:物理教育理念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人”的三种本位转移,传统的物理教学与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相呼应,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及理论做题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初中学生本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和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如今的“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实施和“科教兴国”理念当道的时代显得脱节。对此,文章针对物理开放性实验在初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品质的产生和推动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开放性实验 品质培养
伴随教材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物理教材和教学要求中,开放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重增加,其印证的便是教育体制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理念在思维层面的拓展,是现如今的物理课堂中亟须增加的部分,即接受开放性,改变封闭性。对此,专注培养初中学生的对科学的追求和渴望,借此形成理性思考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的品质,需要加强物理开放性实验在课堂的比重和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一、思维品质和开放性内涵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正处在形成的重要階段,思维品质本身更加具有抽象性,属于智力范围的一部分,但在个体表现时会呈现五个维度:深刻、灵活、批判、独创、敏捷,五位一体,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其中,影响初中生的创新、发散等多种品质思维的形成和培优方面的众多因素里,物理开放性实验便是之一。
开放性,是根据教育家杰罗斯的一句话衍生而来——“教育应当创造自由的,更适合个体发展的,更满足个性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是实现以人为本,通过简单的初中物理课堂能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培养人格。
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1.学校层面
在基础硬件上,实验教室不足,教室内器材短缺,开放和使用频率比较低,同时对于器材的维护和修缮缺乏常规性和及时性。在教学设计上,涉及的实验大都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呈现,或者以“PPT”的方式给学生上课展示。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几乎不关注,整体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动手能力、创新和开拓思维缺乏引导。
2.资金层面
掌握资本的一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放性实验的关注度不足,社会捐赠注资大都流向高等教育或者研究所,教育部批驳下来的资金对于实验相关的使用方面明显缺乏。
3.区域层面
落实开放性实验的城市分化性比较严重。在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很多初中院校能够接受到初中物理开放性实验带来的思维裨益,但是在二三线以及县城和农村地区,不论性硬件还是软件,都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三、初中开放性实验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做合一。”正如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具体操作=知行合一,三者需要相互结合,不可脱离,否则就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的局面。但是,很多教师在对于开放性实验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只要教师做着,学生看着,物理开放性实验就完成了的偏差性认知。在偏差性认知中,物理课堂仍旧以教师为中心,而正确的塑造品质思维的方式恰恰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来打造。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实验分组的模式。
分组开放性实验需要学生先独立自主思考,根据想到的内容提出实验假设,进而敲定实验的设计,再根据实验设计展开实验,最后通过结果的产生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探讨,得到实验总结。
第一,“一观”。学生在整个分组实验始终,观察每一处细节,思考整体,由小见大,注意整体和局部。通过观察,学生逐步养成勤思考,多观察,注意细节以及关注整体的多种思维品质。
第二,“二问”。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融会贯通自己的所学知识、所知规律和所想假设以及和组员之间的探讨,做出合理的物理假设。在此过程中,学生遇见问题,提出问题,多角度思,寻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再加以假设。这个过程使学生思维越来越开阔,发散性思维逐步形成。
第三,“三交流”。方案设计时必然需要和组员沟通,不能独断专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方案,彼此聆听,互相讨论,制订出实验方案设计。这种思维碰撞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为日后进一步求学,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学生借此学会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如何实现共赢的合作思维。
第四,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阶段的开放性实验,使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真理。这个过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优化初中物理开放性实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养成
软硬件升级,奠定开放性实验基础。要想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物理开放性实验的手段,达到形成不同的、优质的初中生品质思维的最终目的,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硬件过硬,奠基开放性实验
加强实验器材与需求度的匹配度。从资金注入,政策倾斜,教师实验能力加强培训和提升等多个方面打造符合标准,符合实际需求的开放性物理实验环境。教育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利用有效性;线上线下宣传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放性实验的裨益,鼓励社会各界捐赠不拘泥于高校,可放眼于初中实验设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师的准入门槛,将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作为一项衡量标准。同时,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师分配,可以设置实验层面专职教师,保证实验的安全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定期维护。
2.软实力共举,形成内生品质
软实力是丰富课堂内涵和物理开放性实验能够真正落地的重要保证,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教育评级体系上,将开放性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成果表现纳入最终的评分体系中,可以以一定的分数比重,如20%、30%等形式,计算在期末成绩中或者初升高成绩中。打破唯分数论的固有模式,加强社会对于开放性实验的重视度,在家长、学校和学生心中先打下“理工需实验”的理念思想基础,为初中物理推行开放性实验奠定思想基础,为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做铺垫。
(2)教学方式的因式而制,随势而变。一方面需要初中物理教师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长期加强学习,实现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保证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控整体课堂,独立带领学生完成开放性实验,以及向学生不断提供一些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方式,接受新式的、先进的各种物理教学方法,不拘泥和局限于一种实验方式和方法,用于探索,乐于实施,在教学中创新,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
(3)开放性实验课堂适宜、适度。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或者课堂都能够或者需要采用开放性的方式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政策的改变,以及教材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更新细化,需要教师制定合理比例范围和适量的开放性实验课堂和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周维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刘智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