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教育报》2020年5月15日02版报道: 日前,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互联网对于未成年人的渗透范围进一步扩大、渗透能力持续增强。这一趋势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出更高要求。家长的作用重在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科学、自律的网络使用习惯。一方面,家长尽量缩短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长,特别是学前、小学阶段的儿童,可以增加户外活动、阅读、家庭闲聊和社會交往时间,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提供给孩子的网络终端的界面、外部光照、视距的长度等都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需求。再者,事先与孩子沟通好网络使用的具体时间段、上网时长,以及内容选择。控制网络游戏时长,尽量用面对面交往替代网络聊天。抓住初中关键时期,督促孩子掌握网络防沉迷知识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学校的作用重在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内容识别能力,增强上网技能。调查显示,未成年网民主要通过“自己摸索”来学习上网技能,占比65.6%;而通过学校学习比例仅为25.7%,比前者低了近40个百分点。而同时,以“学习”为上网活动内容的比例达到了89.6%,位居未成年人上网活动的第一位,具体包括做作业、复习学过的知识、在线答疑等,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这说明学校的网络教育空间还很大。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优质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的遴选,而且需要精心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特别是以线上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过程。不同学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别大,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大大减弱了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约束力,需要更加详细地设计学习模块、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同时,也要控制直播课的时长,减少录播,在非应急情况下多运用线下的教学互动,尽量避免学生因应对“课程学习”而直视屏幕的时间过长等。社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网络内容提供商则须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丰富和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保护手段、机制。除了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置青少年模式外,更需要在内容控制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识别与保护,加大对色情、暴力以及背离社会伦理和社会规范的内容的筛选力度。整体上,还需要新闻媒体、影视等行业,以正面引导、积极宣传为主调,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