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科视域下对支架式教学特色的研究

2020-09-10 07:22李海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特色

李海平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搭建支架是为了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不能以支架之名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学生的自由思考,以致影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文章通过剖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例,总结支架式教学的关键特色。

关键词:信息学科 支架式教学 特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模仿是一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简单模仿属于浅层学习,一旦出现新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建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

对于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支架式教学来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相关理论。“最近发展区”被定义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找到适宜的契入点,而最近发展区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时空。支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与学。“学”是在一种支架的支撑下,力图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教”则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攀升,逐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二、分析实例,总结支架式教学的关键特色

1.真问题,实操作,内化知识

支架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教师以一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入情境。到分析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在最近发展区中搭建支架,来支持学生不断地进行构建,完成学习。最后,独立解决问题及评价,逐渐撤回支架后,也能完成具体任务,达到内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目的。

实例一:通过表格布局网页。最大的支架就是教师提供了一个“半成品”的网页,包括一张表格和一组图片。这其实已经给出了方案,也基本解决了问题。学生只需观察这组图片,想出一个主题名称,并选出三幅符合这个主题的图片放进上面的表格,自然会有不同的呈现和布局。这其实称不上是“支架”,因为支架是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而不是教师直接帮忙完成。这给人一种为了讲表格而用表格的感觉。没有情境,就没有问题导向的学习,学生无法体会到这是用表格布局网页及布局的意义。还有,支架最终是要渐撤的,由学生真实操作,独立完成,实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和问题的解決者。据此进行修改:第一,比较两个内容相同的网页,一个内容简单堆砌而成,另一个用表格进行了布局,你喜欢哪一个?如何实现?学生很容易看出使用了表格的网页更好,同时也体会到了表格布局网页的意义。第二,联系Word中表格的操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任务。第三,根据所给资料,布局网页,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2.开放式问题,开放型支架,激发思考

开放式问题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思考答案。另外,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经常使用。

实例二:计算近视人数。只要有一只眼睛的视力低于4.8,即为近视。学生平时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错误率很高,或很难独立完成。常常会进行两次自动筛选,选出的结果是两眼视力均低于4.8的学生,不符题意。给出支架后(三个问题:分析正常视力的条件;正常视力的人数;近视的人数),学生一般都可以完成操作。如果只是理解自动筛选,这样做倒也未尝不可。这是逆向思维,但通过透露解题思路的方式来支持学习,就像剧透,让人索然无味。同时,开放式问题不再开放,将会束缚学生思考的自由,也就很难有意外的惊喜。这样的支架不宜直接给出,可以先让学生挑战一下,只给出开放性提示:如数据处理有公式、函数、排序、筛选等;解题可以正向思考,也可以逆向突破。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合理探究学习后,能给出方案最好,不行再使用上面的支架也不晚。以下内容是意外收获:第一,近视可表示为,两眼视力中的最小值低于4.8即为近视。通过函数min求出最小值,再通过自动筛选或countif()函数求出近视人数。第二,通过信息检索多条件筛选,学习高级筛选。

3.最近发展区内搭建适宜的支架,指明方向

支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任务中,只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就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完成任务,不可以包办代替、灌输,走所谓的“捷径”,也不可以提前剧透,急于告诉学生。应鼓励学生挑战,充分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实在无法独立完成的,教师应该给予帮助,认清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搭建支架,让学生逐步攀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能敏锐地察觉学生当前学习需求的能力及合理评价的能力,去发现、挖掘可能的教育价值。

而在面对复杂的任务时,应该进行合理分解,各层次任务呈现逐层深入的趋势,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有梯度的支架。同时,支架也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减少学生许多无谓的努力,使学生能以最适宜的速度,有目的地正向发展。

实例三:统计各组的各学科的整体水平(整体水平一般以平均分表示)。

这是一份比较复杂的数据,统计的方式多样。为了灵活、准确、高效地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师生研讨,给出了第一个支架——平均数和新的统计表格,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在研讨的同时也构建了概念框架,一种平均分的求解方式,模式为sumif()/countif()。再通过进阶活动内化知识(主要是掌握新函数sumif()和countif()),还附以思考问题,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帮助(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数据的引用等),跨越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独立完成任务的目标。

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和其关键特征,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组织教学,避免进入一些形式主义的误区。目的在于让教师了解支架式教学,促使教师实践、总结、反思,并有意识地将支架式教学的思想渗透在教育活动中,探索具有个性又符合实情的支架式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40-143.

[2]吴良根.化学支架式教学中搭建“脚手架”的策略研究[ J ].江苏教育研究,2009(31):36-38.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特色
时代特色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