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了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学生的书写也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若要有效提升学生的书写技能,丰厚学生的素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整体建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依托语文教材,运用多种策略来指导书写,以高效达成学生将硬笔书法写规范、写传神的目标。
【关键词】书法教学;语文教材;现象分析;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1-0029-04
【作者简介】窦翠玲,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124)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连云港市“新333工程”教学能手、连云港市“领雁教师”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连云港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书法教育要从孩童抓起,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写好字不仅是为了达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还是让学生正心性、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云:“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小学语文课程表中,每周只有一节书法课,旨在教学学生的软笔书法。硬笔书法教学则遇到了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探索书法教育的崭新途径。那么,该如何来指导学生的硬笔书法呢?时间只有落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因而,要用好语文课堂的四十分钟,巧妙地、科学地利用好语文课本,穿插硬笔书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写好字的能力,才能让书法教育更上一层楼。
语文课堂教学,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写”,还包括写字和作文。因而,硬笔书法指导,只是众多目标中的一个小目标,时常被放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在教学方法的预设上,没有精心设计;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做不到科学合理;在时机的呈现上,没有巧妙设置。
(一)笔画教学忽视求同存异
书法教学有名言曰:“意居笔先,形随法立。”关于每个字的书写指导,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框,方法先行。以教学生字“镀”为例,在指导书写时,教师只是着重强调了左右两个部件的安排,却忽视了本字中的三个撇画的书写。如果能够着眼这三个撇画,让学生掌握这三个撇画的不同写法,那么这个字的指导就高效了。
(二)结构教学不够科学合理
生字的间架结构安排,都是有章可循的。以左右结构的字为例,有的教师在课堂指导上,左牵黄右擎苍,想起一点说一点,学生的目光跟着老师游弋,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其实,正确的指导观察顺序是: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笔画,四看位置。如果授课教师强调清楚这些,相信学生再遇到这种结构的字,就能够举一反三,知道正确的观察顺序。
(三)部首教学没有统筹安排
很多语文教师,每节课的写字指导扎扎实实,总是将生字写法事无巨细地教给学生。将一学期的所有硬笔训练联系起来看,很多重复的、低效的现象发生。以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为例,教师在第二课教学“绪”时,着重强调了绞丝旁的写法;到了第七课遇到“绘”这个字,又事无巨细地讲解了绞丝旁的结构安排;第九课中還有一个带绞丝旁的“约”字,不用说,教师还在指导绞丝旁的写法。虽然温故而知新,但是课堂时间宝贵,这样烫剩饭式的教学,高耗而低效。由此可见,在新学期伊始语文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教师就没有做好统筹安排。
(四)字形教学淡忘演变历程
教学资源的选择需要教师善于思考,慧心选择。在指导书写“丰”这个字时,有的教师一味比较三个横画的长短,让学生尽量写美观,没有相机出示这个字的演变历程。如果教师用课件将“丰”的甲骨文的写法和小篆的写法呈现出来,学生明白这个字在古代指植树,蕴含草木茂盛的意思,那么水到渠成地,这个字横画的安排学生自然就了然于心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分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硬笔书写楷体,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这些都是硬笔书法培养的基础目标。提升书写技能、养成专注的习惯、陶冶美的情操、丰厚各项素养,此乃硬笔书法训练之愿景。
(一)技能在迁移中提升
事必有法,然后成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点拨汉字的书写要点,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结构相同的字的书写规律。在方法的累积中,在勤于练习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将未曾练习过的字书写得美观大方。王羲之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当深谙书写要领之后,才能将本来写得笨拙呆板的字灵动地表达出来。
(二)习惯在专注中养成
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明确指出:“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屏声静息,凝神敛气,这是练字时的首要条件。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全部的专注力都在自己的笔尖和纸张上,聚精会神地完成作品。久而久之,才能够在书写中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好习惯受益终生,好的书写习惯自带光芒,所以好习惯要坚持养成。
(三)审美在书写中陶冶
汉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拐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临摹汉字,仿写汉字,本就是在美的领域里散步。而探索写字技巧,将横竖撇捺一招一式组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就更成了美的象征。因而,持之以恒地练习硬笔书法,把握好间架结构,做到行款融洽,才能将每个笔画传神地写出来。久而久之,美的情愫会流进心田,情操的陶冶也会水到渠成。
(四)素养在积淀中丰厚
“学书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六要俱备,方能成家”。(摘自清代朱履贞的《学书捷要》)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书法家,需要很深的素养。反之,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伴随着汉字意思的解读、间架结构的审美、演变过程的再现和临摹仿写的品鉴,各项素养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积淀。
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线条文化,书法,是核心中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书法是根本和基础。书法教学,特别是硬笔书法教学,必须伴随着语文课文的学习来进行,单纯地让学生练习书法,在教学中是没有时间和空间支撑的。依“书”之本,张“法”之效,在语文课堂中,据课本来指导书写,是捷径,也是方法。
(一)“时”不我待:呈现的时机要精准
随文识字要灵活把握,因课而异,随文写字指导更是如此。课堂教学内容是迥异的,因而指导书写生字的时间也是灵动的。如果课题中蕴含生字,那么顺水推舟,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是最恰当的指导书写时机。如教学《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时,当精读到描写喜鹊的一段时,教师在出示喜鹊的课件后,在喜鹊的图案旁边出示米字格,然后动画演示“鹊”的写法,给学生一目了然的直观感受,这个字的书写要点会印入学生的脑海。
(二)“字”强不息:书写的意志要坚定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难折。在每节语文课上,教师都要精心选择要指导书写的生字,不可疏漏,不能一曝十寒。每节课上都要有所突出,让学生在生字练写方面学有所获。在教师课堂点拨与重点指导的基础上,学生除却用课堂上极短的时间来知晓生字的写法要点之外,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来进行硬笔书法练习。
(三)“评”头论足:品鉴的环节要重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主要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对学生书法作品的及时有效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在学生的作品完成后,哪怕是一个字的临写,教师和其他同学及时提出意见,说出优点和缺点,对于学生的书写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只要及时做好评价工作,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评价者必须开动脑筋,实事求是说看法,而被评价者,也不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四)“法”力无边:点拨的方法要多样
在书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文而异,因字而异,采用不同的点拨方法,让学生快速而高效地掌握写字技巧。在这样的理念下,就需要教师深挖地广积粮,多阅读书法教学的书籍,多积淀课堂教学的经验,多潜心会文掌握生字的情况,然后厚积薄发,采用量身定做的方法,给生字的书写要点做全面的呈现。“法”力无边,对文张“法”,方能让书写指导事半功倍。
1.在“旧知”中承古启新。
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旧知的巩固和新知的摄入,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寻找旧知和新知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同构,有效迁移,能够让新授的知识降低难度,易于接受。如指导生字“唯”时,教师先不急于点拨书写的注意点,而是让学生回忆“哺”这个字的书写要点。然后再仔细观察“唯”字,学生经过链接旧知,比较两者,能够恍然大悟,明白写“唯”时也要左高右低保持字形端正,并且“唯”字左边的“口”更要左竖低右竖高,以达到呼应右边的目的。
2.在“繪画”中整体架构。
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对于书法的入门者而言,必须先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如“衡”字是左中右结构,在书写时左边和中间部分居左上,左边的双人旁写窄,中间的部分写宽一些;右边的部分起笔较低,整体居右下。如果苍白地讲述,连篇累牍地叙述,学生不易接受。让学生拿出铅笔和尺子,直接在书上楷体的“衡”上动手画一画,将每一部分用方框标示出来。这样,该字的三部分所占的比例和所居的位置,就大白于学生的视野中了。用此种“绘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不失为一种良策。
3.在“故事”中比物假事。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画画如此,写字也是这样。欲下笔书写,须先明白字的间架结构与笔画力度。故事永远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如果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将生字的书写要点融入到课文中,编一个相关联的故事,那么对学生来说,会情不自禁记住书写要领。如“册”这个字出自《给家乡孩子的信》,作者是巴金。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册”的各个竖画等距均匀,整个字要匀称。可以叙述这样的一个故事:巴金爷爷学富五车,一生著书无数。他用千万字点亮读者灵魂的灯塔,多少人酷爱他的书籍,将他的书册排列在书柜里,整整齐齐。“册”就是排列整齐的书籍,所以各个竖画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在“顺口溜”中回味无穷。
诗歌的最大魅力是朗朗上口,押韵的句子,常常让人忍不住多读几遍。唐诗宋词之所以流传千古,除却其内容的魅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形式的精美,对称的句式,押韵的尾字,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如学写“拜”时,为了让学生铭记写法要点,可以将要点编成押韵的顺口溜:“起笔左低右高,横笔等距均匀。笔笔平行排好,长横伸伸懒腰。”在朗读中记诵回味,余味悠长。
5.在“动画”中入情入境。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授课的内容如果能够贴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呈现,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非常好。在给学生呈现新授的生字时,可以先将运笔特点做成动画,然后配上声音来播放给学生,学生在音画组合里,能够清楚地看到字的书写要领。如“影”的书写,右边的三撇,每一撇的笔势都与下一笔的笔意相连。如果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若借助课件,在动画完成第一撇以后,以虚线的形式,巧妙连接到下一撇的起笔,那么什么是笔意相连,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教师在有效利用文本资源来提高书写技能的路上,需要坚持不懈。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依托语文教材,精选合适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将硬笔书法写规范、写入体、写传神,是书法教学必由之路。
[1]项穆.书法雅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陈振濂.书法美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