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超
“书为心画”是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汉代文学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此处所谓“书”,原指书籍,而非书法。后来宋代的朱长文将扬雄“书为心画”的理论用在书法品评上,他称赞颜真卿书法:“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将“书为心画”转换为一种书法美学观,既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有关。孟子“知人论世”的文艺观就是把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做全面的观照,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扬雄受孟子影响很大,甚至自比孟子,他的“书为心画”论传承了孟子的文艺观,直接影响了后世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
书是可视的,心是内藏的。在书写过程中,书是外化,心为主导。元人郝经云:“书法即心法也”,清初宋曹也说:“学书之法,在乎一心”。书法是与心灵相通的。人的心灵包括情感、想象、感知等。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强调了书法是人的情感的艺术,他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窮、忧悲、愉佚、怨恨、思慕、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韩愈认为,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内驱力,艺术是情感的外观。蔡邕《笔论》亦有名句:“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也强调了性情、情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书法是心灵的艺术,是作者情感的外化。
中国古代那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书法家当时内心丰富感情的流露。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生发的人生慨叹。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在政治上遭受到巨大迫害。从《黄州寒食诗帖》里的小屋、渔舟、空庖、寒菜、破灶、湿苇、坟墓、死灰等一连串的词,即可深切地体会到他被贬黄州期间受尽折磨,一方面在生活上穷困潦倒,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也十分失落。作为往日一位风度翩翩、影响卓著的当朝士大夫,而今落到“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报国无门、有家难归的死灰一般的境地。在这样一种生活与精神的双重迫压下,苏轼通过书写来倾吐内心无比的悲痛,寄托自己的情怀。作品起伏跌宕,纵横捭阖,诗人宣泄的情感在其书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学作品记录的是艺术家的思想轨迹,而书法作为抽象的情感表达,则溢于文字之表,即张怀瓘所谓“四海尺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因此,只有倾注感情的书法作品,其点画才有生命,才能传神,才能架起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感情桥梁。美学家邓以蛰先生说:“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感情是意境的灵魂。”而我要说,书法是心灵的艺术,感情是书法的灵魂。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教育书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