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成 黄华莉 李艳丽
[摘 要]基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兴趣社团以及当前信息时代下信息传递的高速便捷,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并且随着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社会需求日益多样,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也日益多元。在此背景下,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不仅需要高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及相关在籍注册的正式社团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发挥广大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协同创新作用。本文以治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如何规范发展高校非正式组织,因势利导如何创新发挥其协同功能,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开展。
[关键词]治理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20)06-0046-05
[收稿日期]2020-1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治理视野下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019VI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1.任天成,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2.黄华莉,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3.李艳丽,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缘起于美国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著名的“霍桑实验”,通过实验,梅奥发现在企业中存在着一种不同于传统以目标为导向的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情感为理论支柱的一种社会群体形式。[1]具体表现为在同一社会环境下,不同群体成员因其自身相近的兴趣、爱好、习惯、社会价值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没有等级观念、没有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结构的组织,它的出现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发端于企业研究中的非正式组织理论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同样适用,与企业员工一样,高校大学生的非正式组织也多表现为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和社会价值等而自发成立、内部成员没有严格等级划分、并且没有正式在学校登记或备案的学生群体组织,呈现出自发性、功能性和开放性等特点。[3]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仍存在着诸如主体参与意识较弱、纪律制度不够健全、组织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于此,促进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良性发展,对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缓解正式组织的机械化矛盾进而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建设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背景
关于治理(governance)的定义,俞可平指出,全球治理委员会关于治理的定义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其在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非常精准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俞可平指出,治理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治理是一种过程,既不是规则,也不属于活动的范畴;二是治理是一个协调的过程,而不是以控制为基础;三是治理不仅包含公共部门,同时也包含私人部门;四是治理是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4]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符合治理理论的核心特征,它的发展是一个贯彻始终的过程,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的过程;它不仅包含高校各类职能部门的管理,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它并沒有在学校登记或备案,也不属于一种正式的制度,是作为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而存在的。因此,以治理理论指导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良性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政策指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要求。[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6]。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治理能力,逐渐成为其重点关注问题之一。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以类似社会组织的角色,在“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总体框架下,以“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为政策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为方针指引,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发展模式,协同参与高校多维体系管理,凭借其自主参与、功能多样、开放灵活等特点,弥补了高校管理中正式组织种类单一、层级固定、信息滞后等不足,有力推动了高校管理思维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二)实践推动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互联网及附属于互联网的各项智能工具日益先进、信息传播媒介日益增多。一方面,这使得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数量、种类和规模不断增加,大学生展示自我和寻求发展的平台更加广阔;另一方面,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全成熟、知识体系尚未健全、社会实践较少,他们对五花八门的平台信息和种类丰富的非正式组织的辨别能力仍有待提高。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正式组织为平台而进行,非正式组织尚不能够有效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为保证平台信息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组织发展符合高校管理要求,需要在统一规范管理下加强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从而促进其规范发展。
(三)理论意义
基于社会治理的宏观政策背景和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高校学生多元个性需求、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治理理论在高校非正式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嵌入,不仅为适应这一转型提供了高校管理的新理论新视角,即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础之上,适当促进决策或主体的多样化,通过自主参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治理理论在高校中的实践,也为丰富高校管理模式、扩大高校治理主体提供了事实依据,依托“多元治理”“民主协商”等思想指导的治理理论,高校民主实践中也呈现出治理主体逐渐扩大的趋势,通过组建社团联合会、学生组织联合会等,最大限度听取并采纳各有关主体的建议,有助于营造民主、自由、活跃、平等的高校氛围,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的社会化进程。
二、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特征及其功能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因其自身特点,具有自身特色,呈现出与正式组织迥异的发展特征,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一)自发形成,满足主体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多样化的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成长成熟,对社团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面对社会环境和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带有较重行政色彩的大学生正式组织由于层级信息传递滞后、领导模式较固定等原因,高校大学生正式组织无法及时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基于上述背景,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应运而生,高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和社会价值等而自发成立制度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非正式组织,满足了高校大学生情感功能自发形成的特性,能够灵活多元地依据学生需求成立并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展示平台。[8]可以说,非正式组织具有自发形成、自主建立的特点,旨在满足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二)需求为主,发挥多元功能
基于情感、兴趣和爱好等需要而成立的非正式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以尽可能满足成员需求为目标而开展各项活动。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有学者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将高校非正式组织划分为工具型和情感型两个功能维度,工具型主要指成员借助组织内的人际关系来获取自身所需的学习资料、工作机会等资源,情感型则是指成员之间在共同爱好的活动参与下获得心理共鸣并加深感情。[9]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将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划分为求知型、文体型、邻近型和对抗型四大类[10],求知型主要是满足成员提升学术水平和能力的需求;文体型则是以成员相同兴趣为基础,为了满足成员精神生活而形成的;邻近型一般以同一寝室、相邻寝室或者家境、成长经历相似的且有共同境遇和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彼此信任的关系;对抗型则是那些自认为受到共同的不公正待遇而对某一组织或行为具有相同抵触情绪的非正式组织。总之,在不同需求背景下成立的非正式组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而保障学生的多元互动。
(三)自主活动,全面开放参与
在自发产生和多功能性的特征支持下,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参与也具有自主多元、渠道开放的特点[1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多个非正式组织活动,成为多个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而一个非正式组织也可以跨班级、年级、专业或院系甚至校际组建,全面开放,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组建,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愉悦感,而且还可以避免正式组织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矛盾。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角色,都有足够的机会去与价值观或者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得相应的归属感。
三、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纪律要求,而且具有松散化的特点,从而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兴趣为主,主体参与意识较弱
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高校学生参与治理以协商为形式,呈现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良好形势。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必须基于各参与主体较高的参与意识,然而,以兴趣、爱好、习惯和社会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多注重组织内成员的兴趣交流和个人成长,在参与学校治理方面缺乏相应的主动意识。此外,以满足兴趣为主的组织发展目标,对参与外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视度也稍显不足。因此,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主体参与意识较弱、参与能力也稍显不足。
(二)流动性强,纪律制度不够健全
基于情感共鸣组建的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更多依靠骨干成员的个人魅力和成员对组织的热情而非刚性制度加以维系,若组织内关键人物离开组织或组织内成员有所疏离,组织则难以维系。另外,由于存在毕业离校人员流动因素,组织能否顺利传承较大程度由组织领袖和组织成员是否有统一的组织理念所决定,持续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若组织成员对骨干成员足够信服和认同其所坚持的组织理念,那么,组织则可以有效地传承下去;若存在疑议,传承的阻力则有所加大。同时,在其他旧有组织成员的支持下,新的组织负责人的创新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资源倾斜,组织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因为资源倾斜力度不同,导致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大多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临时聚集,由于一些大學生在正式组织中的某些诉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由于对正式组织的强烈不满,这类非正式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以削弱或抵触正式组织为目标,因而也会遭到学校管理中的排斥,组织资源受到严重削弱,导致其与正式组织的冲突加剧,最终影响高校大学生组织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高校出于打造特色品牌的角度出发,会在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中分配资源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倾斜。比如,注重发展文化艺术类的高校则会较重视整合校内艺术小组类非正式组织的力量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或经费方面的支持,注重科技竞赛的高校则更多重视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团队。非学校重点扶持的非正式组织则缺少相应的支持,从而导致发展受限,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因为高校管理策略的不同而存在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四、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规范发展的措施
基于治理理论,笔者认为,为促进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良好运转,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切实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管理,以党团思想教育引领发展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领导,并贯穿于其发展的全过程,以引领和指导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和完善。首先,要坚持德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党团组织作为影响力最大的高校正式组织,要加强对非正式组织发展全过程的引导和规范,做好表率作用,带动非正式组织成员积极学习,提高参与意识,提升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治理水平。
(二)加强协调,推进非正式组织融合发展
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协调管理是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规范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多主体治理的机制保障,为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提供有效依据。首先,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内部的协调管理,通过情感支持、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组织培训等全方位支持,为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价值塑造和组织培训,引领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其次,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协调管理。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将平等对待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意识贯穿始终,鼓励非正式组织健康发展。最后,要对非正式组织之间的沟通进行协调管理。通过宣传健康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加强沟通,完善非正式组织领导机制
治理理论就是要充分发挥沟通功能,进一步完善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率。首先,发挥模范作用,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踏实教学,通过支持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基地,深入推进教学研一体化改革,丰富各项资源配置,保证教师指导作用的良好发挥,帮助学生更加平等地获得教育资源。其次,健全高校学生社团的统一管理体系。建立组织沟通机制,通过各组织的日常交流和思想学习,确保对非正式组织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把握。最后,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要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教学内容和课业考试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投入时间比例,培养多读书、勤思考、善实践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文体特长等促进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非正式组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四)有序发展,促进非正式组织可持续互动
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为规范和引导非正式组织的健康长远发展,健全多层次、可持续性考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一是细化非正式组织的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标准。不仅要制定分门别类的非正式组织考核指标体系,使非正式组织增强内部建设意识,还要制度化考核周期、考核部门、达标要求,通过评分制反馈考核结果,全方位激励非正式组织的规范发展。二是联合组织考核和个人考核。除了针对组织进行考核评比外,对非正式组织中表现优异、对学校或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也可给予适当表彰。三是疏通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对非正式组织中表现突出的成员可推荐至正式组织中进行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正式组织中的骨干或核心人物也可获得非正式组织内的相关身份,促进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有效沟通,推动非正式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治理理论包含部门协调、互动的持续性过程,通过过程管理、协调管理、部门沟通的方式,形成非正式组织可持续的互动过程,健全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治理体系,凸显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美]乔治·梅奥.陆小斌译.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美]乔治·埃尔顿·梅奥,张爱民,唐晓华.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3]蔡斯偉.非正式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1).
[4]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09).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人民出版社, 2019.
[7]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8]魏彤儒,郭孝锋.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04).
[9]刘敬连.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J].文教资料,2010,(01).
[10]王建武.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4).
[11]潘从义.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识别的实证研究——基于4省21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
责任编辑:肖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