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晖
摘要:此文通过具体的实例详细分析了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工民建;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机遇与挑战并行,在工民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者已广泛地将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但目前从反馈的实际效果来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由主楼与附属楼两部分构成,其中,主楼1栋,附属楼2栋,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74万m2,总建筑高度为49.8m,设1层地下室,其建筑面积约1500m2[1]。
二、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对图纸进行认真的熟悉与了解,加强图纸会审。(2)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使其领会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详细内容。(3)切实做好施工测量放样与定位,在基坑边坡的顶部设置沉降和位移的实时观测点。(4)对场地范围内的地下障碍物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好相应的定位标志。
(二)现场准备
(1)在深基坑开挖施工前办理特批批文,包括土方开挖、地下水降水、边坡支护等。(2)取得场地周围居民的理解,做好防扰民相关工作。(3)确定渣土消纳场地,与工地相距3km的距离,同时规划土方的运输路线。
三、施工技术
(一)土方开挖
(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相配合的方式实施深基坑土方开挖,对于第一层土方,按照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进行开挖,形成一个标高为-1.5m的平台,然后打设锚杆,同时喷射一层混凝土。(2)对于第二层土方,从西北开挖至东南,形成平稳平整的作业平台,之后设置土钉和挂设稳定钢筋网,完成以上操作后用混凝土实施喷射。(3)土方开挖时,不能和支护体系产生直接碰撞,基底保留约300mm由施工人员清底,以免超挖。(4)将基坑开挖至要求的深度以后,及时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并将其振捣密实。在承台部位,要用人工来开挖施工[2]。
(二)混凝土喷射
将作业面修平以后,于放坡的位置进行混凝土喷射,于喷锚的位置要先进行钢筋网的铺设再对混凝土实施喷射。喷射时,混凝土配合比按水泥:砂:石=1:2:2严格控制,其中,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而粗骨料以碎(卵)石为宜,强度不低于C20,水灰比选择为0.4。喷射方法为干喷,将空压机的风量设定为9m3/min,防止堵管,喷头部位压力不能小于0.15MPa。为加快凝结速度,可添加一定量的速凝剂。结束了喷射,同时终凝的时间超过2h后,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一直处在湿润的状态,养护持续时间必须达到5-7d。在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后,開始对下一层实施开挖与支护。
(三)喷锚支护施工
按照分层分段的原则对钢筋网进行铺设,钢筋网需要和边壁之间牢固的固定,位于边壁处的钢筋网,需要延伸到地面,长度按0.5m控制。在搭接钢筋网时应采用绑扎的方法,上段和下段钢筋网之间的搭接长度需达到300mm以上,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应搭接20倍钢筋直径[3]。
(四)土钉墙施工
1.施工工序
按照从西到东的方向开挖深度为1.5m的基槽,然后设置第一排土钉,再按照从西到东的顺序继续开挖,设置第二排土钉,之后即可进行大面积的开挖施工。
2.施工流程
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并保证均衡,具体的施工流程为:(1)将首层土方挖好后,由西至北对基槽进行开挖,槽宽6.5m,开挖时安排施工人员随时修坡,并进行混凝土的喷射,之后打设锚管和混凝土喷射。对于次层土方,一样由西至北对基槽进行开挖,槽宽6.5m,将锚喷落实好后,大面积挖方,以此确保自卸车可以行驶到挖掘机的旁边进行装载和运输。(2)在分段开挖施工过程中,需采用跳槽开挖的方法。对下一层土方进行开挖前,应确认上层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要求;当采用挖土机进行开挖时,需安排专人在旁边检查和监督。(3)将基坑挖至要求的深度后,浇筑垫层,并将其振捣密实,对于承台部位,要用人工来开挖,开挖时产生的所有土方都要使用塔吊运输走。(4)完成土方开挖施工后,立即开始排水与清污,使基层保持平整,满足设计要求。对于电梯井等面积较大的承台,其土方需分层与分次开挖,开挖的坡度可适当的放陡,布置好砂袋后利用钢管桩予以锚固,对于砖胎膜之后的空隙,可使用砂将其填实。
3.锚管支护
锚管使用直径为48mm的钢管,其壁厚为3mm,将端部设置成圆锥形。在锚管的管壁应按照30cm的间隔距离开出8-10mm的孔眼。将锚管加工好后,利用冲击锤将其打设到土层当中,钻孔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钻孔之间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00mm,倾角的允许偏差为5°[4]。
4.注浆
在锚管注浆之前,先用清水对管体进行清洗,到管中流出的水达到清澈。注浆的方法为底压注浆,浆材为水泥净浆。为加快凝固的速度,可掺加一定量的早强剂,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35-0.50MPa范围内。
(五)排水施工
(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截水与排水,进行截水沟的开挖施工,于基底与各边均按20m进行集水井的布置,并设置污水泵进行抽水。(2)因基坑开挖进入淤泥层,所以必须加强基坑降水,确保水位降低至承台以下0.5m的位置。管井实际深度不可过大,并在喷锚时保证支护结构位于地下水位以上。(3)为使施工在雨期仍能顺利进行,在雨期施工中应做好防水、排水和挡水。进入雨期之前,准备好所需的所有材料与设施;做好场地路面硬化,在基坑的周围开挖排水沟;现场的机械设备存放处应搭设防雨棚;在施工开始前,准备一定数量的潜水泵,在降雨后立即进行抽水,以免积水长时间浸泡基坑底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顺利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基坑及其边坡都保持安全稳定,说明以上开挖和支护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许业勇.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安徽建筑,2019,26(01):132-133.
[2]熊国强,朱久荣.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0-21.
[3]于稽温.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06):76-77.
[4]赵泳钢.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探微[J].山西建筑,2017 ,43(3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