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财务管理

2020-09-10 07:22崔艳红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措施国有企业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物质载体,承载着国家和政府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有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强,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有经济核心竞争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途径。混合所有制下财务体系是多种不同企业性质财务融合,强化财务管理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成败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存在的部分财务管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管理;解决措施

一、混合所有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吸收投资、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资本融合进行改制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解决了企业资金匮乏和流动性差等问题,国有资本的功能和效力得到显著提升;另外通过企业体制、经营方式、公司决策、员工激励、利益分配等全方位改革,盘活了企业机制体制,实现资本、技术、管理机制等合理配置。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机制体制的改变,需要强大的财务管理制度予以保障,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加强财务管控对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做优做强至关重要。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部分国有企業账实不符,混合所有制下企业估值难

对于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区县级次的国有企业,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多次更迭,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企业账务存在大量呆死账及不实资产未处理、未核销情况;有的国有企业拥有诸如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或者无法入账及无法计入评估价值的商誉和资质,这部分资产无法入账或者合理估值入账, 这些均导致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企业价值很难合理估值。估值过低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估值过高又会造成其他资本不愿意介入,影响改革进程。以区属某国有企业为例:某石油化工设计院拥有工程设计专业甲级资质,吸引很多民营企业想与之合资、合作经营,但由于该国有企业存在大量呆死往来账,优质资质无法计价,加之全国各地设立的挂名分公司太多,不能按照中介机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等原因,企业资产无法核实,审计公司最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评估公司无法合理估值,使企业不断错失良机,最终没有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

(二)混合所有制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体,其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理念存在巨大差异

多年以来,国有企业属于“体制内”, 企业负责人大部分为组织任命,企业经营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追求的财务目标更多的是社会贡献及完成上级国资部门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实行的是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要求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制度比较规范,但创新性不足。而非国有资本企业主要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资金流动性比较大,调拨方便,多数在财务决策上讲求灵活高效,勇于创新,财务制度相对松散,打政策“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风险过大。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要求与非国有资本企业灵活机动的基础工作程序有时会出现冲突、无法相容共存现象。

(三)混合所有制下员工持股实践处于探索与“试错”阶段,相关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尚不健全

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引入员工持股制度,能够使企业员工获得企业增值收益,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对提升工作效率、留住优秀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但能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尚在探索与实践验证阶段。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员工持股,也并不是员工持股就一定能成功。由于员工持股过程复杂、风险系数高,加之受制于现行会计准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规定宽泛笼统、模糊不清的影响,以及已面市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和股票来源五花八门、错综繁复,对于持股计划资金来源问题、持股期限以及信息披露等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不小难题,不当的操作与会计处理能直接拉低股权激励制度的预期效用,同时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内部不公平甚至引发股权纷争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下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加强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确保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有的放矢

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由财务部门、资产部门等多部门联合,在企业负责人统一领导下认真开展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定价、股权托管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清查出的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问题,要查明原因,否则将会掩盖企业资产与财务的真实状况,将会导致企业评估价值无法准确计量,影响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于清查出的不良资产是企业多年来无法解决的历史包袱,要通过多种方式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如整体打包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进行收购、委托给专门成立的不良资产托管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或报国资监管部门按程序进行损溢认定与资金核实。不良资产的剥离,使企业能轻装上阵,既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促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完成。此外出资的非货币资产要依法评估作价,产权、版权、技术等与投资入股有关联的无形资产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认定和评估,并通过公平公开议价后,可作为出资资产。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披露,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内部人员控制、利益输送等行为的发生,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便于公开择优确定投资人。

(二)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控,保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转变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转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多元股东的制衡机制,形成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行管理机制的企业文化。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针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经济在财务管理上的差异,按照先易后难原则,统一制度,加快财务融合,取长补短,通过资本的有效配置与使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一是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实现关注资产管理向关注资本管理转变,以投资回报率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考核目标,最大程度协调不同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引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适应现代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将业务、资金、资源等进行重新整合,以适应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盈利要求,平衡各方利益,使各方都在预算框架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互利共赢。既防止国有股一股独大,又避免国有股股东被架空。三是建立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坚持“服务战略、创造价值、防范风险、规范流程”四位一体的管理定位。加强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和服务职能,构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配套的动态平衡财务管控模式;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控制债务风险;通过现金流量指标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对资金收支以及长期财务指标的监控,有效规避经营风险,获得持久的经营效益。四是建立健全经营考核机制。结合全年预算指标,对量化的经济指标定期考核,纳入全员绩效考核目标;合理增加企业领导人员的市场化选聘比例,对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完善以契约化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体系。

(三)本着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财务管控,稳妥推进员工持股

经营者持股有利于建立长期激励,减少道德风险;员工持股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一些国企员工持股案例,员工持股应综合考虑九个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授予价格、时间周期、股份来源、出资方式、持股方式、管理模式和退出机制。在九个要素全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员工持股才能激励员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企业应聘请咨询顾问协助制定持股方案,对持股员工资格条件、持股人数、持股数量或比例、持股价格、出资方式、持股方式、股权分红、股权管理、股权流转、锁定期和解锁期及员工岗位变动调整股权等事项进行约定。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持股方案拟定股权激励计划,包括参与原则、参与比例、资金来源、产权问题、股份来源、持股期限、风险防范、员工持股信息披露等内容,做好股份支付确认和计量等专业工作,才能确保员工持股工作顺利实施。以上内容由于篇幅有限,不再逐一赘述。

四、结束语

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发展,要与时俱进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效能,促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场行为下规范运行并得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奚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13):53.

[2]鲁旭红.浅析国有企业混改中财务负责人应关注的问题[J].财会学习,2018(30):64-65.

[3]叶涛.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创新[J].会计师,2018(02):16-17.

作者简介:

崔艳红,沈阳市大东区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措施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混合所有制促进企业资本优化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股权结构变革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