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企业融资风险原因及其解决策略

2020-09-10 07:22独家骏
环球市场 2020年9期
关键词:企业融资评估方法解决策略

独家骏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融资客观上存在融资风险,如何控制和防范融资风险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企业融资风险评估方法,对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融资;风险;评估方法;原因;解决策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获取更多利润,企业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融资活动变得非常重要。为了保障融资的有效性,以下就企业融资风险原因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企业融资风险评估方法的分析

1.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的主观层面的概括、归纳、评价,这一评估方法更多依赖于评估者的经验积累、知识储备。比较常见的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有专家意见征询法、头脑风暴法等。定性评估更多是从整体层面对融资风险进行把握,给出的结论往往是“风险很大”“风险较小”等不太明确的评估意见。

2.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对识别出来的融资风险,利用定量模型进行的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大小。定量评估依赖于一系列的量化评估指标,企业在融资风险定量评估方面,一定要确保指标选择科学合理,能够量化的指标固然需要量化,不能够量化的指标也要尽量量化。举例来说,负债率、还款额度、利息备付率等是量化指标,而还款压力、资金压力等则需要通过其他的量化指标进行衡量。

二、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

1.企业外部原因。(1)利率以及外汇汇率的波动。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实际利率即代表了企业使用该笔债务资金的成本,因而利率的波动会使得企业的融资风险发生变化。比如,企业在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的时候,通常会根据当前相同期限的债券的市场利率来确定其发行债券的实际利率。这样企业就面临着市场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带来的风险。市场利率上升,而企业又是发行的短期债券,那么就失去了降低融资成本的机会,从而带来风险。(2)法律法規的调整。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与企业融资相关的法规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等等。这些法律规定企业进行某种融资方式应该达到的条件,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另外一个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便是税法,而且几年来“营改增”全面推开,不少法律法规仍然在试行阶段,所以相应的调整也比较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原因。

2.企业内部原因。(1)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整个资金来源中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所占的比例,权益资本相对于债务资本来讲风险更小,但成本也更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对于企业融资风险的评价也主要是采用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其财务风险也更高。较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较大,会减少企业的税后收益进而影响企业所有者的收益。并且财务杠杆具有放大企业息税前利润波动的效应,也就意味着一旦企业息税前利润利润较少,股东的每股收益将以更大的幅度减少,从而使得股东的回报极不稳定。因此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首要因素。(2)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不匹配。债务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但是不同还本付息的期限有所不同。前面谈到,短期债务风险较高,但成本很低;而长期债务资金的风险较低,但成本很高。理想的情况是,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完全实现匹配,即长期资金满足长期投资的资金需要;短期资金来源满足企业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但现实情况是,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资金运用并不能实现完全的匹配。这就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企业的短期资金还需要满足企业长期资产的资金需求;一种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比重过大,部分还投入到了短期资金项目。而第一种情况的出现就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这些资金是需要在一年进行支付的,而长期资产的变现通常超过一年,这就可能使得企业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还债。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临时取得银行借款的中小企业,这一风险将得到放大。

三、企业融资风险的解决策略

1.做好风险预警工作。融资风险预警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一些潜在风险进行识别预警,及时采取风险预防、分散等措施,在风险尚未发生的时候进行有效干预,将相关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直接规避融资风险。企业融资风险预警工作的重心在于构建具有敏感性的预警指标体系,选择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分析,来进行有效预警。融资风险预警工作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处理。

2.严格控制融资成本。虽然融资可以解决企业资金危机,但是也会因此而承担融资成本,如果无法较好地控制成本,一旦融资成本大于融资收益,融资活动本身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从这一角度来说,企业在融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融资成本,尽量多选择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同时在融资过程中注意节省各项费用支出,努力实现融资成本的降低。举例来说,企业可以在利率较低的节点进行举债,同时可以锁定利率,这样可以避免利率攀升导致融资成本上升。

3.合理筹划融资结构。合理的融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融资结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不同融资方式的有效结合,例如灵活搭配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外部融资、内部融资等不同方式;另一个层面就是合理设计融资期限,长期融资与短期融资相结合,避免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当然在融资结构筹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风险,需要对自身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价,避免出现融资风险过高的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企业融资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不易控制。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避免企业融资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和.企业投融资管理风险及应对研究[J].经营者,2019(17).

[2]李燕.企业融资风险及应对方法[J].财会学习, 2019(17).

[3]王文涛.企业融资风险及应对方案探析[J].现代商业,2019(16).

猜你喜欢
企业融资评估方法解决策略
浅析电网规划中的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化解途径
烂尾楼资产证券化及定价方法的探讨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