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树莲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渗透于现代教育活动之中。小学是学生打牢基础、素质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筑牢道德根基的“黄金期”,但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大多数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忽视其内在素养的发展和德育教育的培养工作,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对当前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渗透;有效渗透
德育是一个人认知成长过程中积极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正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完善,对外界的事物认知处于迷茫状态,其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准的概念还未确立,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认知阶段培养其正确、有效的德育,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发展中,部分教师在德育环节的组织和方法运用上存在问题,影响其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环境建设、家校教育、德育互动、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加强德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成长氛围
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提高学生的思德素养。同时,在德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认知基础,合理创设德育环境,加强班级教室的环境渗透,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在教室文化环境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开设好人好事的宣传栏,树立文明小标兵等称号,激励学生的发展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墙壁上挂设一些德育宣传动画,以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图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的认知方向,提高學生的思德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影片观看,丰富学生的文化氛围。
二、注重家校教育机制,落实学生发展基础
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因缺少相应的教育手段和育儿方式,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其德育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家长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教育和在家情况,进而有针对性采取教育策略,保证其德育活动的有效渗透。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QQ、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以此达到信息的上传下达,落实学生的发展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家长个体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家长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和行为方向,可以利用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传授家长科学、有效的育儿经验,也可以组织家长进行教育分享,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其学生内在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组织德育活动,提高学生思想内涵
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内在认知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特性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和主体发展,科学组织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主体参与,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如组织学生以“我为父母做件事”“孝敬长辈我先行”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德育实践的活动中,逐渐形成感恩父母、关怀他人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如在重阳节的时候,组织学生去养老院进行义务劳动,慰问长辈,了解更多的故事与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内涵。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展开扫墓活动,培养其爱国情怀。
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认知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其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心理建设。因此,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行为品德,不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其积极、热情的教育态度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榜样作用,保持友善、和谐的精神促使学生的内在发展,主动去关怀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科学疏导学生的发展问题,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一样,学生喜爱教师,也逐渐去学习教师、接受其指导,这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和分享,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讲座或培训活动,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更具实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德育环境的建设、家校教育的开展、德育活动的组织、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成长得到良好的环境支持,还使学生的思德品质和行为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促进其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结,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德品质,保证其德育发展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小磊.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5):70-70.
[2]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