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蓉蓉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出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写话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经常存在无话可写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语言贫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写话教学,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写话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写话教学,即是让学生用书面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却不是简单的将口头语言进行书面化。因此,写话教学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也被成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特点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思维表达出来,让思维具体化。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提出,随后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则是借助图画中的关键词,将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清晰地展示出来,明确事物的逻辑关系,成为突破学生写话障碍的重要工具。首先在小学写话中,可以尝试将中心词、关键词找出来,并用连接线将二者之间关系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先后顺序表示出来,捋顺事物之间关系,迅速建立起写作框架。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时,仅仅需要借助简单的纸笔,不仅没有加重学生的写作负担,反而在图画的配合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利于写作质量的提升。再次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升了学生的写话效率。在传统写话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写作内容、逻辑都是大致相同,缺少创新性。原因在于学生对图画简单观察后进入写话,难免出现雷同。而在思维导图应用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图画内容,建立图画与自己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写话潜能,促进学生写话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侧重引导学生寻找图画中的关键词,建立逻辑顺序之后,掌握全篇的写作结构,即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引导,奠定写话的基础之后完善细节,通过丰富词汇来让事物更加具体。写话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展示写作图画,引导学生观察 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出示图片之后,通过一定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关注力,激发学生思考,进而带动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如图,教师可以根据写话需要和学生认知情况,让学生思考图画中的内容,人物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启示。在这个逻辑中,简要向学生介绍写话需要的要素,然后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寻找中心词与关键词。如图的中心词可以是“帮助残疾人”,关键词是“上学路上”“搀扶”“盲人”“过马路”“雷锋”等。目的通过层层的关键词,将故事连续起来,让写话有血有肉。
根据图画绘制思维导图,找准逻辑顺序 在教师引导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思考绘制思维导图,找出图画中人物关系、事物顺序。当然逻辑顺序构建中,既可以将时间作为逻辑顺序,又可以将人物关系作为写作的逻辑顺序。例如,如果以时间为逻辑顺序,可以将“放学后”“过马路时”“过马路后”来進行写话。以人物关系为逻辑顺序时,则为“小明”搀扶“盲人”过马路,大家称赞小明为“活雷锋”等。以时间顺序为例,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
通过简单的思维导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且了解了其逻辑顺序。这对于学生后续写作,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或者无话可写。
进行写话,丰富故事内容 中心词与关键词之间可通过词汇进行填充,这是提高写话充实度的重要方法。思维导图只是简单建立关键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如在事件中“小明搀扶盲人过马路”这一短语,在写话中需要进行扩充,运用学生的语言对事件过程进行描述,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水平,以提升写话内容的“生活感”。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写话教学中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路或者图画内容的逻辑结构展示出来,让学生写话有章可循,有效解决学生写话中无话可写、逻辑不清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写话效率、写话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乔小芬.低年级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J].才智,2020(18).
[2]徐栋.探寻儿童写话教学的真实秘密[J].教学与管理,202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朝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