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创意“朋友圈”,培育健康“小蓓蕾”

2020-09-10 12:35王晓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7期
关键词:朋友圈

王晓茹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德育建设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怎样才能不陷入僵化的道德教条中,这种研究显得尤为有意义。笔者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找寻到一种“学科德育”的新方式——手绘创意“朋友圈”,有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让道德之树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使“小蓓蕾”茁壮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学科德育;手绘创意“朋友圈”;茁壮健康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德育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仅依托班会课,把德育变成僵化的教条与戒律,这有违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如果把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建设和学科课程联结起来,这将会是不错的选择。笔者作为一线班主任,在所授小学语文学科中用“学科德育”的方法可以渗透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爱其所爱,学科德育大有可为

马克思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儿童就是爱手机网络上的应用,如果教育工作者还一味呼天喊地,把“这是垮掉的一代”挂在嘴边,把玩手机的学生批评地蔫头耷脑,使学生看到老师就有“屏蔽老师”的情绪,那就是我们自己把德育走到绝境。既然学生爱,那何不投其所好呢?

(一)教师改变心态,顺应时代形势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要敢于接受新形势。放眼四周,我们的学科教材都开始改版了,如果教师的思想还是僵化的,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因循守旧的,那么,我们对学生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作为教师,也要有双“慧眼”,这双慧眼能看到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创新,我们才能以时代为依托,挖掘出更多新颖的育人素材,进而发展成育人课程。

(二)体会学生心理,投学生之喜好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理论,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聊天,可以抛出几个问题:“你最喜欢手机中的什么游戏?”“你最常用的手机软件是什么?”“你喜欢玩它的原因。”收到学生的反馈后,老师只要回答“我和你一样呢!”学生听后肯定会觉得反常,“老师居然不批评我”“哦!原来老师在下班的时候也会玩呢”,当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调查”到他们的所爱及所爱的原因,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有了个很好的开始。

(三)采用创新方式,制新奇的外衣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动员班里的学生聚焦“微信”,讨论微信的核心社交功能——朋友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说自己最了解微信的功能.通过一番彻底的讨论,所有学生都明确了“朋友圈”可以畅所欲言,可单发文字,也可图文并茂。趁着学生们讨论的热情高涨,笔者又引导他们关注社会上很流行的“手绘”一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单行本手绘一个“朋友圈”,越逼真越好。在这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好多惊喜:

1.封皮多样,仿真效果好

笔者在课堂上教学生用白纸“包书皮”,经过“打底”,学生则开始用笔在封面上创意绘图了。有的学生在封面画了个手机屏幕(屏幕上还画了Home键),在背面画了个手机品牌标志,个别特别细心的学生还在侧边画了开/关机键和调节音量键。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学生能完全画出一些手机APP的图标,仿真效果一流。高德地图、美团、微信、腾讯视频等图标,在学生的一双巧手下,全都活灵活现地“绽放”在封面上。个别学生在封面上还不走寻常路,画了个开启微信的“首页图”,即一个小人站在偌大的地球上。这些精彩纷呈的创意激发了学生们书写“朋友圈”的兴趣。

2.纸质“圈圈”,疏离手机妙

学生制作纸质“朋友圈”,极大满足了把“手机”时刻带在身边的心理,而且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款手机软件哦。虽说这“朋友圈”不能滑来滑去,但那是创意绘制,谁也不能取代。

经过替代,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盯着手机的时间也少了。另外,笔者还开发其他“课程”:假如你去哪里吃到好吃的,可以在下面写上定位;假如你觉得这件事情配图形象,你可以自己画个图解释;假如你在一些废旧本子上看到好看的花边和艺术字,可以剪下来贴到自己的朋友圈里,这就是时下流行的“手账”;假如过一段时间你对自己取的微信名和画的微信头像不感兴趣了,可以根据心情更换……这一套流程下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插图设计能力等,妥妥地让他们安排好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3.言由心生,探寻动态巧

每天一条朋友圈,是笔者和学生们的共同约定,笔者甚至给了他们特权,每周七天中可以有两天“今日并无头条”的权利。因为个别学生缺乏老师的启发,他就完全不知道发什么朋友圈。这样轻松的要求,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笔者把写朋友圈当成学生的“成长史”,那里面记录了学生很多真实的想法,他们把写朋友圈当成是表达自我的渠道,在一条条的翻看过程中,笔者能够探寻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怎么进行思想教育,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到他们真实的思想动态,因此“无的放矢”。

二、策略多多,“朋友圈”里育“小蓓蕾”

(一)培养品质,养成习惯

1.启发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写朋友圈,先启发学生从班级生活写起。在傍晚放学前,老师和学生一起用小标题总结下今天可以写的事儿。慢慢地,老师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自己要写的内容。让学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想法,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寫朋友圈既是在师生互动,又是在生生互动、思维和思维的碰撞让德育走上新高度。

2.鼓勵坚持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就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老师告诉学生们,一个人坚持写几天朋友圈不难,坚持写一年、写两年,甚至写一辈子则非常难。然后,教师带学生们畅想:亲爱的同学们,小学毕业后,你们把自己写的朋友圈都交给老师,我们用一个大防潮箱把它装好,老师替你们保存,等到10年后,当你们开同学会时,我们再一起打开它,这朋友圈就是你们的自传,就是你们的童年时光。教师深情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树立为未来而写的劲头,学生则会把坚持写朋友圈,当成一件能证明个人毅力和自律的事来做,这就是在“道德长跑”。

(二)重视评论,点赞“美好”

1.尊重隐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手绘的朋友圈,功能也很全。教师要求学生写完朋友圈的内容后,在下面要写上“点赞”和“评论”,而且要留有充足的点赞、评论空间。所有学生的朋友圈,老师是都能看到的,老师可以“点赞”和“评论”;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漂流自己的朋友圈,如若不想分享,教师要完全尊重学生,保护他的隐私,不让他的朋友圈被其他同学看到。

2.点亮评论

教师在每日“阅圈”评论时,要着重观察之前的朋友圈学生间互相评论的状况,以便观察学生们对哪些事情有共鸣,对哪些问题看法一致,对哪些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经过比较,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条朋友圈,并询问创作者的意见,再在全班分享。这样可以让一些精华评论被全班熟知,并能够培养一些“意见领袖”,这样能都建设好良好的班风。

3.重点播报

每周五利用班会课,评选出一周以来热评最高的朋友圈,并邀请创作者进行播报,这既是总结一周的班务,又是在梳理一周来学生遇到的一些繁事琐情。通过播报,大家一起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修正自己与人相处时的小毛病。除了播报热评最高的朋友圈,还可以播报最受人喜爱的配图、贴图设计,这也是在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4.汇编成书

为鼓励学生的创作欲望,每学年结束后,笔者都把学生写完的朋友圈拿去装订成册,然后让学生在封面上题字,有的学生写“11岁的妙人妙事”,有的则是简单的“这就是五年级的我”,有的还会写上“本书作者:某某某”。这种做法,直接点燃了学生的发表意识,经学生同意后,家长会上,笔者邀请家长一起看这份“德育材料”,让家长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并不需要诉说多么艰深的道理。手绘创意“朋友圈”,以爱心,以陪伴,以倾听,以耐心,以赏识,以创新,就能培育出健康的“小蓓蕾”。而且,请你不要停下脚步,朝着未来看呀,这条宽阔的德育之路上蓓蕾们定会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6.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6.

猜你喜欢
朋友圈
中国的南海“朋友圈”决不比美国的小
亚投行“朋友圈”超出预想
亚投行“朋友圈”越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