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数学”教学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2020-09-10 12:35吕倩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吕倩华

【摘要】近几年很多的专家与学者都提出——“生活化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它也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很大的启发。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入实际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活跃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小到身边的数字,大到宇宙万物移动的轨迹计算。如果学生可以从生活信息中抽象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畏惧感就会慢慢消失,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生活教学”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引起教师的重视,而往往忽视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存在的联系。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但不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出现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不能对接,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也就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使得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有乐趣,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成就感,激励其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突破。正因为这样,“生活教学”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的讲授,把书本上现成的内容教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就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在课堂上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使得数学思维活跃度也渐渐降低了。经过长期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质疑性和创造性便被磨蚀得越来越少,慢慢地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对自已缺乏信心

信心是推动一个人进行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创新最大的敌人便是缺乏自信。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往往会使想象力和独创精神被磨灭,质疑能力被削弱。现在很多的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怕失败、怕犯错、怕自己的表现很糟,怕被别人嘲笑,从而不敢尝试、不敢冒险。这让他们只会一味地盲从,从而失去思维上的个性特征。

三、如何运用“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计贴合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正在使用的是数学教科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第4版。本套教科书一直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特别设计了多样化的情境,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另外,教科书安排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关注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以落实教育改革的精神,更能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熟悉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再创造。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周密地、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一个活动带有科学性、多样性、有趣性。同时,所组织的活动不能仅限于教科书所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更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结合本校的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一节“在我们身边找数”的活动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100以内的数说说身边的事物。(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图书角有几本书?我身上穿的鞋子多少元……)数字在生活中都有什么用处?我家的门牌号是多少?我见过的人民币金额有哪些……学生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每个同学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数学,才会让孩子有亲切感,也才能感到学习乐趣。

(二)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人的大脑往往对所做过的事情记忆最深。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自己感受过的,才有想继续了解它的愿望。在数学的课上,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其实就是模拟生活的场景,使教学更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加大,更好地激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内容都可以模拟成生活的场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人民币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个“逛书店”的生活场景,把教室变成一个小书店,课前先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几本课外书拿回来,标上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再让学生把相同价格的书本放在一堆,挑选几位销售员,便可以让学生动手购买书本了。

在此过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买两本5元的书,应该付多少元?”“我付了10元,买了一本4元的书,应找回多少元?”当然了,销售员还可以进行轮换,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角色带来的乐趣。由于之前都没有在课堂上购物的经历,同学们个个都兴致满满,尽情地享受快乐。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书店”的旁边设立“小银行”,让顾客们可以自由去取钱和换钱。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问题。

(三)回归学生的生活空间

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如,我们在教学“长度单位——米”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长度的单位,对“米”没有概念。那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或者走廊上进行实地的观察与测量。首先,笔者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让同学们利用自己手头上的工具进行测量,有的用尺子,有的用书本,有的用铅笔……接着我们再汇报学生测量的结果,得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再引出我们的测量工具“米尺”和测量单位“米”。这时候,学生对“米”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再跟学生说,我们双臂伸开的长度差不多就是“1米”。接着,让一个个学生伸开双臂手拉手站在教室的墙壁前,看看需要几个同学拉起来。经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对“米”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晰了。再让同学拿着米尺,进行准确的测量,得出教室的长,最后,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测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来学习数学知识,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回实际生活中,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使教与学很好地相结合。

(四)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让学生从抽象的数学问题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数学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并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如,在教授《整理房间》这一课时,我们先出示整理前与整理后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再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方法整理好房间?这时候,有不少的同学会根据自己整理房间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经过几个同学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要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整洁、美观的要求。接着,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去整理自己的书包,看看大家都有什么方案。最后,布置回家整理房间的任务。这样的练习,能够让学生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激发,并能较好地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萌.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儿童大世界,2019(4):159.

[2]齐丽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19(5):175.

[3]张作栋.引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J].西北职教,2008(12):52.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